一零五章 承负大道(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樵急纵遁光,须臾跨过千馀里,已到潼关外。  

正见关前杀气征云起,金锣鼓又鸣。  

幡幢遮瑞日,剑戟鬼神惊。平空生雾彩,遍地长愁云。  

四下里,数千官兵,密密层层排列,捻弓搭箭,另一厢,几千家将呐喊助威。  

刘樵并不着急出手,拨开云雾,细细一看。  

关前两员大将,一场好斗,闪翻银叶甲,拨转皂雕弓,枪来戟当,哐哐铛铛,杀气冲霄汉。  

“使画杆戟的是潼关守将陈桐,好一员千古难有的勇将。”刘樵称赞道。  

怎见得此将勇猛:  

凤翅盔,黄金重;柳叶甲红袍控。束腰八宝紫金厢,绒绳双叩梅花镜。  

打将仙标如火尾,百炼戟起寒云迸,斩将刀举似秋霜,马走临崖当取胜。  

大红幡上树威名,坐镇潼关将陈桐。  

刘樵啧啧称赞,又看向另一波与官兵相持的人马。  

为首的,亦是勇将一员,束发金冠,九龙袍,腰扎狮燮带,使一杆大枪,坐骑一头五色神牛,奔逐如电,扭蹄踏云。  

端得也是威风凛凛英才汉,相貌堂堂忠义隆。  

“那骑五色神牛的,不必多说,定是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刘樵一眼就知道根底。  

来之前,心有所感,有与自己有关的事正在发生。  

用元神感应,得出三个结果。  

一,继续紧闭洞府,但一些恩情会越久越难还,还不上,以后就有大麻烦。  

二,出来相助,有可能会了结恩情,也有可能身死,且出山后,就不是自己想退就能退了。  

三,直接把自己欠恩情的人打杀,但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只是冥冥中的感应,其实并没有这么详细,但刘樵推测大概就是这三个方向。  

恩情,能让自己感到亏欠的不多。  

只有姜尚的师恩,生夷的法恩,以及救过自己好几次的道德真君了。  

但是元神只能大致感应,并不能清晰知道原委。  

不过加上蹩脚的卦术一掐算,配合元神感应,就已知道,武成王黄飞虎,在潼关有身死之厄。  

过来一看,果然准确。  

同时也明白,原来之前不是自己卦术蹩脚,而是所有神仙卦术都很一般。  

但蹩脚卦术,配合元神感应使用,那就很准确了,如同开卷答题一般。  

像姜尚、文王这种凡人之身,全凭卦术算尽天机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十二仙没有法力,也不一定能做到。  

“如今一看,果然不出所料,飞虎有身死之愆。”刘樵依旧不着急动手,只隐于暗中观察。  

那骑五色神牛的勇将,虽然略占上风,但眉心一团黑气,是横死之象,刘樵相术一般不会看错。  

之所以不急着插手,主要不能确定。  

自己要了结与道德真君之间的恩情,和这黄飞虎,能有什么关联刚想到此,元神微动,配合后世记忆。  

心中恍然明悟:“黄飞虎不该于此身死,至少不该在现在死,若真死了,与我阐教计划相背,一样有大麻烦!”  

这一次的元神感应,不比之前的冥冥本能,而好似有人用手拨了一根弦,刘樵元神立生感应。  

不用说,阐教大能在颠倒阴阳,但不是要蒙蔽自己。  

而是在指引自己,无论如何,不能让飞虎死了。  

至于拨动天机,使自己元神感应的大能,是教主,还是十二仙,刘樵不得而知。  

就在天象变动的同一时间,不止刘樵,中原附近的阐教中人,元神皆有感应。  

青峰山,道德真君正在洞中静坐,忽而心血来潮,连忙掐指一算,随后却沉吟不语。  

暗道:“本想让天化立即赶去的,但既然这小子不想拖欠…同属一门,贫道也没必要为难他…”  

想了想,又怕不保险,还是唤来黄天化,道德真君一番密语交代。  

黄天化立即取了花篮,宝剑,带仙丹一丸,亦朝潼关赶来。  

不过有师父特意嘱咐,却把遁光架得甚是悠闲,走走停停,不急不缓。  

附近的乾元山,太乙真人亦有感应,唤来哪吒,亦是一番嘱咐秘传。  

不多时,哪吒持火尖枪,踏风火轮,出乾元山,但却是朝汜水关而去。  

“明白,不论如何,不能让黄飞虎死了,这是大佬们的决定!”刘樵心里吐槽道。  

搞不清楚,但既然公司高层亲自拨动天象,指引自己、或其他附近的阐教弟子过来。  

那没什么好说的,那怕是死劫,也得钻上一钻。  

心下这般想着,刘樵愈发凝神,仔细盯着关前相斗的二员大将,打算一有情况,就立马出手相助。  

黄飞虎催五色牛,枪似出闸龙,左右戳,穿,拍,带起恶风阵阵,他勇冠三军,常人被他大枪一拍,得当场脑浆迸裂。  

不过陈桐可不是一般人,幼访三山五岳名师,得三十六洞的旁门散仙秘传武艺,炉中炼就玄通。  

虽无炼就法力之根性,但仙家念其诚心,遂秘传法器,武艺,着他下山为朝廷效力,享个人间富贵。  

所以仙家武艺,一时间也能勉强跟黄飞虎打得有来有回。  

不过数十回合后,陈桐到底不比飞虎天生圣神,逐渐招架不住,左右支应,眼看就要落败。  

“呔!”陈桐一声大喝,把戟竖起,特意中门大开,卖个破绽。  

但黄飞虎久经杀场,经验何等丰富,不仅根本不上当,反而勒住五色神牛,收枪凝神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