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蚩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想到了这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可避免的对大禹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毋庸置疑,轩辕黄帝乃是人族实质上的人文始祖,可是同样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大禹对他的引导,那么他就一定不会起到带领人族的作用,人族自然也就无法走上这条兴盛的道路。  

如果这便是事情最原本的模样,那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大禹便不会有后世越来越兴盛的人族,即便天意注定人族当兴,那这之中所需要的也会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时间。  

“禹帝之所以会不遗余力的教导轩辕,甚至将轩辕之国中的实验体赠与轩辕作为臂助,其实也不是没有企图的,只不过这番企图并没有对任何人造成损害。”  

在我们这一番思考之后,烛龙再度开口,他似乎在有意控制着自己讲述的节奏,话语间说说停停,其目的就是为我们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吸收他话语中的真相。  

“你们也都知道,禹帝乃是奉女娲娘娘的法旨守护神州,所以禹帝的所做所为无不是为了能让神州安宁,既然天意注定无论如何人族都会成为这片天地的主角,那禹帝自然也要有所准备。”  

“既然人族注定会成为天地的主角,那禹帝当然会担心人族是否会走上歧路,正因如此,所以禹帝才会着重培养轩辕,对其传授农耕畜牧之术以及四海统一之策,其目的正是为了让轩辕能够明辨是非,带领人族走上正确的道路。”  

“而轩辕也没有辜负禹帝的期望,对于禹帝的所有教导他拳都虚心的接受,见状禹帝自然极为满意,等到轩辕重返神州之时,禹帝最终决定顺水推舟,让那些实验体随他一同重返,帮助人族尽快的登上这方天地的舞台。”  

讲到这里,烛龙的口中再度停顿,我们知道,他在等待着我们理清整个故事。  

“前辈,若是如您所说的这般,那把传说中的圣道之剑到底又有何意义?”  

而就在这时,我们身旁的凌轩似乎对此事依旧有着几分不解,只见他面带疑惑的对烛龙认真问道。  

“您刚才说过,那些大禹所搜集到的实验体,无不是天赋异禀,潜力惊人之辈,再加上轩辕之国中那远超于外界的天地灵气,这些实验体的修为甚至已经不弱于那些洪荒妖神。”  

“既是如此,那么轩辕黄帝为何还要打造那一把轩辕剑,有了这些修为惊人的实验体帮助,那这把剑的存在不就变得可有可无了么?”  

说着说着,凌轩转过了身,他面向我们身前那面古老的画壁,一面用手指向这面画壁,一面在口中继续对烛龙询问道。  

“而且前辈,晚辈还有一事不解,那便是传说中的那把圣道轩辕剑,为何要被铸造成与眼前这面画壁相同的模样,难道在这面画壁上的内容之中,还有着什么惊人的秘密么?”  

“轩辕剑的出现其实是一个偶然,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想想,它的出现或许也是一种必然。”  

听到凌轩的询问后,烛龙表情一变,语气更是意味深长。  

“你们若是想要知道轩辕剑为何会被铸造而出,那么你们首先要知道,轩辕当初铸造这把剑的时候,到底是想要对抗什么?”  

轩辕帝当初到底想要对抗什么?  

闻听此言,众人再度陷入了思索。  

众所周知,剑乃是一种兵器,正所谓剑开双刃身直头尖,横竖皆可伤人,击刺可透甲,凶险异常,生而为杀。  

尽管后人将剑美称为百兵之君,可是毋庸置疑,无论在什么时代,所谓的宝剑其实都是为了杀戮而存在的兵器。  

既然如此,那也就意味着轩辕帝当初铸造这把圣道之剑,最原始的目的便是为了以此抵抗自己的敌人。  

而只要能够想到这里,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已经极为明显了。  

“蚩尤!是蚩尤!”  

而正当我想到这里,想要开口对烛龙进行试探的时候,我的耳中便传来了沈浪激动的声音。  

“轩辕黄帝当初想要对抗的敌人,一定就是传说中的兵主蚩尤!”  

尽管我们目前并不知道这个答案到底是否正确,但是看到沈浪这般激动的模样,众人的脸上还是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管他口中的答案正确与否,只要他能够跟上我们思考的进度,这一点便已经足以让我们感到惊喜。  

但是凌轩却与我们不同,在沈浪发表了自己的刊发之后,他的表情中不但没有露出笑意,反而转过身对沈浪严肃的问道。  

“沈浪,何出此言?”  

不过,出于众人对凌轩的了解,大家还是不难看出,尽管此刻他有意板着脸对沈浪提出询问,但是在他的语气中还是透露出了一丝隐隐的赞赏。  

“你既然说轩辕帝的敌人便是蚩尤,那么对于蚩尤,你又有着几分了解?”  

“师父,既然您有兴趣,那么我就大胆的说一下我对于蚩尤的了解。”  

沈浪虽然平日憨傻,但是那只是他的性格使然,并不代表他真的缺心眼,对于凌轩如今的模样他同样心中有数,在知道凌轩的心中其实对他这样的结论比较满意后,他便放心的开口说道。  

“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传闻他乃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是牛图腾与鸟图腾两个氏族的首领,相传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分别代表八十一个氏族部落,每个人都本领非凡,骁勇善战。”  

“在传闻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