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述圣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们看着这座充满岁月沉淀的城池久久不语。  

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眼前这座城池仿佛活了过来,对我们无声地描述着唐朝那二百余年间的岁月变迁。  

陈工终于停止了与牛轲廉的互相寒暄,他发现我们半天没有开口,这才回过头想知道我们发现了什么,回头之后同我们一样满眼的沉醉。  

而牛轲廉却并不像我们这般震惊,他仿佛对这一切早有预料,安静的在一旁看着我们一言不发。  

见状,我们如何不知道他清楚这里的一切,于是亓芷连忙开口对他询问。  

“牛哥哥,这是什么地方!?”  

牛轲廉望向眼前的城池,话语中虽然没有震惊,却同样满是感慨。  

“这里当然是万象神宫,只不过不只是单纯的万象神宫。”  

或许是因为他这一脉有过记载,所以对此处有过一定的了解,看向我缓缓开口。  

“魁首,此处是由万象神宫、天堂、乾陵三处融合而建造,从你们落下之处一直到万象神宫正门,全部都是按照乾陵所布置,而乾陵完善了昭陵的形制,其陵园便是仿照当时长安城的格局所建造,也就是说,我们眼前便是当年长安城的缩影。  

此处分为万象神宫、宫城和外郭城,有城垣两重,其中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只有走进内城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万象神宫,我们现在其实只算是在外围而已。”  

听完牛轲廉的解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我们会有如此错觉,因为现在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那最原汁原味,让人沉醉让人向往的盛唐风貌!  

之前曾在古籍上见过有关记载,据说乾陵是唐代帝陵中唯一有双重城垣的墓葬,内城象征京城长安的皇城,外城相当于官员和土民居住的郭城,之前还有所怀疑,如今一见才知果然如此。  

沈浪听牛轲廉说这里只是外城之后,他双眼发光,想象着内城又该是如何让人神往,于是他看向牛轲廉,耐不住性子的开始催促道。  

“柯廉,既然你这么淡定,想来一定知道我们要怎么到达内城,事不宜迟,我们快点动身吧!”  

牛轲廉却摇了摇头,看起来并没有直接去往内城的打算。  

“莫慌,在去内城之前我们要先去往另外一处。”  

说着,他淡淡一笑,然后将目光转向我,说起了他口中我们所要去的地方。  

“魁首,您当年在乾陵内放置了一样东西,终归有一天你需要进入乾陵将其取出,而开启乾陵的钥匙便在这外城之中,我们现在便是要去取这把钥匙。”  

听见牛轲廉的话,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他刚才便说过,他这一脉虽然奉命守护万象神宫,不过实际上守护的却是那打开乾陵的钥匙以及事关神州安危的睚眦雕像,所以才自称守陵之人,而这钥匙若是在外城,我们定然没有不将其取走的道理。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用右手摩挲着左手上所携带的山海环,同时看向牛轲廉,面露好奇。  

“那钥匙在何处?”  

牛轲廉在原地四处张望,似乎是辨认了一下方向,随后开口,语气确定的的对我们说道。  

“诸位请随我来,打开乾陵的唯一钥匙便在那述圣碑之中,除此之外,外城便再无需要我们留意的地方。”  

说完,他便向他认准的方向开始了前行,我们连忙跟在身后,想要一探究竟。  

而凌轩听见他所说面色诧异,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  

“万万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述圣碑,关山前辈竟然真的把乾陵搬到了这里!”  

亓芷见凌轩神情中的激动,好奇的开口问道。  

“凌轩哥哥,你们说的述圣碑又是什么东西,是一座石碑么?”  

我不自觉的牵过了亓芷的小手,在跟随牛轲廉前行的同时,对亓芷解释起了凌轩口中的述圣纪碑“没错,述圣碑正是一块记叙用的石碑,不过与被毁掉的万象神宫不同,述圣碑直到今日依然立于乾陵。”  

所谓的述圣碑现在依然矗立于乾陵司马道西侧,是由武则天亲撰、中宗李显书丹,为唐高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  

述圣碑记述高宗文治武功,开创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既不树碑墓内也不放墓志铭,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因此述圣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我正在兴致勃勃的为亓芷介绍述圣碑的详情,没注意前边的牛轲廉已经停下了脚步,结果我便直直的撞到了他的身上,我不由得歉意的开口问道。  

“柯廉,怎么停下了?”  

牛轲廉伸手指向前方,淡淡的说。  

“魁首,我们到了。”  

我这才抬起头看向他手指的方向,述圣碑果然就在我们前方。  

我们走了上去左右观察,发现此碑为方形,高曰七米宽约两米,碑顶为庑殿式建筑,檐角被匠人精心的刻下四个护法力士,檐雕斗拱中为五节碑身,由五块完整的青石榫卯相接而成,下为碑座,同样以榫卯相连,在碑座刻有獬豸纹与海石榴纹。  

全碑由七部分构成,其中碑首象征太阳,碑座象征月亮,中间五节分别象征五行,由于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部分所组成,所以述圣碑又有七节碑之称。  

其中七节取七曜之意,这七节碑寓意着高宗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