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五个项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前有对阮正业他们提过,让他们有事没事的时候想想基金会的慈善项目,这方面主要是考虑到群策群力。  

赵启明对慈善项目是有刚性需求的,预想中的福利院项目是在太漫长,即便是现在就有地皮了,修建福利院还要一段时间,而医院这边受限于手续相对繁琐,可能还需要一两个礼拜才能走上连续、持续的签字活动。  

所以,赵启明目前缺少具有突发性、短平快的慈善项目,尽量不浪费最近几周的时间。  

项目最好是不需要育德慈善自己去做背景审核,但问题是这样的慈善项目并不多见。  

“咱们基金会的业务很广泛,慈善事业的话,我觉得可以着手向偏远贫困地区的困难家庭、教育系统倾斜。”阮正业之前是做这方面的,自然也知道这方面存在的困境。  

一个小学只有一两个老师去教导所有孩子的所有课程,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部都混在一个班级里上课,冬天窗子漏风、夏天顶棚漏雨,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完成扫盲任务。  

阮正业见过太多基层教育的困境,也见过基层教育的缺失,所以他的目光放在了这上面。  

“嗯,这块我有考虑过,不过稍稍押后,这个东西需要一定的人力,咱们现在人手不足,后续人员招募这块别落下了。”赵启明掏出笔记本,记下阮正业的点子。  

看到赵启明写完抬头,刘伟宏左右看了看,说:“我想到了点东西,就是对军队的捐款,其实我是个军迷,咱们国家虽然是全球顶尖行列,但在军费支出同比其他国家而言并不多,所以我觉得对军队捐款也是可以的,我有查过是可以捐的,好像是去民政局双拥办那边弄,再具体的我就不了解了。”  

黑人刘伟宏憨笑着挠挠头,露出一口锃亮的大白牙。  

老实讲,听着这么流利的汉语和内容,赵启明实在是很难联想到这居然是一个黑人说出来的话,内心里还真有点奇怪和不适应。  

主要是这言语和表现来看,这刘伟宏黑奸当得太彻底了…  

“…好想法,很高兴你能提出这样的建议。”赵启明笑眯眯地带头鼓掌,其余人也很给面子地鼓掌。  

可能是察觉到赵启明意犹未尽之意,刘伟宏倒是挺胸抬头,一脸理所当然地神情说:“那必须的啊,好歹我也是中国人,对吧。”  

阮正业忍不住拍了拍这个黑人肩膀,笑着说:“不错嘛,觉悟很高啊~”  

“那是那是~”刘伟宏自鸣得意起来。  

‘或许在他心中,他真就把自己当成少数民族来看了。’  

看到这一幕,赵启明忍不住想起当初面试刘伟宏的情景了。  

“小年轻的思想比不了,看来我的思想都是保守了点。”等到大家掌声退去后,文杨柳笑眯眯地调侃一句。  

从年龄上而言,40多岁的文杨柳叫24岁的黑人刘伟宏为小年轻也不为过。  

打趣一句后,文杨柳开口道:“我之前负责医疗救助这块,所以我想的是见义勇为受捐助问题,全国各地民政局对于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都有文件落实,我的想法是和民政局沟通一下,要到这份名单,然后对其中家境普通的人进行资金援助,不过考虑到不同性质的见义勇为,这份名单可能会删减许多。”  

听到文杨柳的话,赵启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一份名单,再用几天时间去找到当事人,然后再去捐助,完全符合赵启明的短平快要求!  

至于说名单删减这一块很正常,远的不提,就说宁玉燕的父亲吧,因缉毒而离世,妥妥的烈士家庭,但这种家庭背景还真不能、也不方便公开,否则容易被打击报复了。  

推而广之,也未必没有那些热心群众在缉毒方面做个见义勇为的人。  

上辈子,让号子里够拍监狱风云的朝阳群众,那不也是个代号么,真要说具体到某个人是谁谁谁,那就开玩笑了。  

“提议非常好,这件事你去落实,是你本周的工作重点,医院的事情酌情放一放也没关系,对了,军队捐款方面,刘伟宏你先整理出个文档,回头个我看看。”赵启明下达指令。  

刘伟宏和文杨柳齐齐地点头表示知道了。  

不同于刘伟勇的小激动,在文杨柳心中,她觉得两件事同步进行也未尝不可,毕竟医院方面对于慈善用的医疗救助金还是很看重、很看好的,而民政局那边可能要稍微麻烦点,毕竟之前没有太多接触,临时去咨询操作的话,按照进度而言,这属于前期工作。  

“王顺,该你了。”心情好好的赵启明,也不吝啬自己的笑容,轻松写意地依靠在椅子上,最起码本周的‘参与度’有望了。  

“呃…我想到的是…是捐献一批公共设施,比如说新的垃圾桶等等。”王顺吞吞吐吐地说着。  

赵启明笑容未变,但嘴角却不自觉地下拉,忍不住回头看了眼伫立在自己身后的余山彤。  

提议上没毛病,但明显不够细致。  

捐赠公共设施没问题,但对口的政府单位是哪家?  

完全没进行调查就开口,不免让赵启明产生联想。  

比如说这段时间,赵启明就有知道王顺有追求余山彤的动作,明显是馋人家身子了!  

下…下流!  

27的会计喜欢一个19岁小姑娘,虽然不能说啥坏话,但或多或少也会存在点非议。  

不过好在王顺的骚扰也只是正常范畴内,赵启明对此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