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玉佛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灵儿抱着小团子在地上休息,萧离在旁边轻摇羽扇。  

李逍遥与阿奴相遇的事,萧离已经观察到了,不过没有声张。  

片刻之后,就见李逍遥带着一个满脸大胡子的女孩走了过来。  

阿奴的样子确实有些唬人,林月如,刘晋元初见时都被吓了一跳。  

阿奴看到赵灵儿后,顿时兴高采烈。  

“公主,我终于找到公主了。”  

赵灵儿看着阿奴,开心又疑惑:“你是阿奴?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说到这个,阿奴一些就垮着脸:“都是圣姑师父啦,她对我施了法,不准我随便用仙法便东西吃,可是人家饿嘛,所以…”  

赵灵儿知道阿奴从小就嘴馋,笑了笑。  

阿奴这才发现赵灵儿与萧离靠得很近,双手叉腰,问道:“你是谁啊,干嘛跟公主靠那么近?”  

“灵儿是公主,我自然就是驸马咯。”萧离笑道。  

“驸马?”  

阿奴惊呼一声,拦着赵灵儿的手:“公主,你跟他成亲啦?”  

“嗯。”  

赵灵儿的脸红了红,有些娇羞的低头。  

阿奴笑道:“真想不到,公主你都成亲啦,看驸马也是一表人才,恭喜公主。”  

萧离闻言,笑了笑:“算你会说话。”  

话语落下,一道青光拂袖而出,瞬间解除了阿奴身上的术法。  

转眼间,阿奴的大胡子和一字眉消失,变成了原本清秀俊俏的模样。  

“咦,不见啦,太好啦。”  

阿奴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变化,摸了摸脸,接着惊喜的叫着,就像是一只开心的小麻雀,接着对萧离道谢:“谢谢驸马爷,你好厉害呀,居然能接触圣姑师傅的法术。”  

“小手段而已。”  

姥姥笑看着阿奴,感叹道:“阿奴,想不到你已经长这么大了!”  

“姥姥,阿奴好想你。”  

阿奴看到姥姥,直接热情的上前拥抱。  

姥姥笑道:“我看你是想姥姥做的燕窝粥,你个小馋猫。”  

“嘿嘿。”  

阿奴憨笑着。  

随着阿奴的加入,萧离一些人的队伍又壮大了。  

继续前进,日落十分,一些人进过一处寺庙。  

李逍遥看着寺庙,张望了一会儿,似有发觉,说道:“师父,我觉得这间寺庙之中,似乎有股妖气?”  

萧离点点头,看着寺庙上的牌匾上写着‘玉佛寺’三字,说道:“逍遥的进步不小嘛,这里面的确有妖气,进去看看!”  

说完,牵着赵灵儿的手就率先跨入了寺内。  

林月如、李逍遥、姥姥等人也随着走进寺庙。  

他们都不会怀疑萧离说的话,其实赵灵儿也感知到了寺庙之中存在妖气,但她能感觉出这股妖气并不邪恶。  

几人刚刚走进去,就看见几个灰衣和尚在院里争吵,有的嚷嚷着要喝酒,有的叫喊着要吃肉。  

林月如疑惑道:“这些和尚这么看上去怪怪的?”  

李逍遥双手抱肩:“这些出家人六根不净,我看没准是个招摇撞骗的贼窝。”  

萧离则想起了原剧情中,关于玉佛寺的事情。  

佛法薰陶近千年,敬拜如来志向虔。  

错解经文诸真义,难归西方成金仙。  

这玉佛寺的主持,真身为达摩佛祖所持的玉佛珠,日夜受佛法薰陶,化为人形落入人间,一副得道高僧的样子,欲渡化世间众生,因对佛法误解,迟迟不能修成正果。  

这寺庙之中的僧人,大多数都是强渡入门,自然六根不净。  

这时,一名灰衣小和尚迎了过来。  

“阿弥陀佛,几位施主有何贵干?”  

“我们是来捉妖的。”  

阿奴心直口快,直接说出目的。  

小和尚听后,面色一变,双手合十:“佛门清净之地,怎会有妖物,罪过罪过。”  

见阿奴已经把话说开了,李逍遥言道:“有没有妖物,看看才知道,带我们去见你们的主持。”  

“这....好吧,几位施主请随小僧来。”  

小和尚犹豫一下,还是将萧离等人带到了一间禅修房前。  

禅修大门紧闭,小和尚道:“方丈,有几位俗客求见。”  

“请他们进来吧。”  

得到里面的回应,萧离带头推门而入。  

只见空寂的禅房中,端坐着一位白须长眉的老和尚。  

老和尚身穿住持袈裟,但身上的妖气却瞒不过萧离、赵灵儿和李逍遥。  

李逍遥大大咧咧道:“师父,这妖怪是什么成精?”  

“啊!”  

阿奴惊讶道,“你是说,这方丈就是妖怪?”  

“阿弥陀佛!”  

房中的老方丈开口:“佛门净地,几位施主怎能胡言乱语,我看三位男施主也是有慧根之人,不如就留在此地出家,潜心修行佛法,将来定能修成正果!”  

“出家,你开什么玩笑。”  

李逍遥不屑一笑。  

林月如怒道:“哪有这样的,我看你是欠揍。”  

刘晋元比较斯文,没有说什么。  

萧离言道:“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还不显出原形。”  

话语之间,一个强悍威压直接降临在老方丈身上,让其动弹不得。  

老方丈脸色大变,感觉自己随时都会形神俱灭一般,知道遇到了高人,当即害怕起来,身形瞬间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和尚,哭哭啼啼的求饶:“饶…饶命,不要杀我。”  

赵灵儿问道:“你为何要假扮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