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武魂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萧离在内天地中吸收魂环,因为海神与修罗神的能量极为庞大,尤其是修罗神,要完全吸收,需要不短的时间。  

而外界已经闹翻了天。  

之前萧离、古月娜与修罗神、海神的战斗余波,使得整个斗罗星天地变色,无数魂兽与魂兽感受到毁灭般的气息,都惊骇无比的遥望着海域的方向。  

一些实力弱小的,何时跪在地上都不自知。  

即便强如千道流、波赛西这样的近神斗罗都呆愣在当场,尤其是波赛西,因为她在海神岛居住,距离战场比较近,虽然没有看见修罗神如何被击杀,但却亲眼见到海神被杀的一幕。  

这完全颠覆了波赛西三观与信念,因为这实在太令人震撼了!  

波赛西作为海神的代言人,世间三大绝世斗罗之一,号称海洋无敌。  

已经达到九十九级巅峰魂力,通过海神八考后,成为海神岛大祭司,与七大圣柱守护者一起守护海神岛,至今守护海神殿已有数十年。  

从血脉上来说,海神波塞冬算是波赛西的先祖,也是波赛西的信仰。  

可她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会亲眼见证海神的陨落。  

“这就是神级的战斗吗?那人是谁?竟然能斩杀海神!”  

波赛西的目光落在了远处萧离消失的方向,一时间手足无措,对未来感到一阵迷茫。  

先祖被杀,照理来说,波塞西应该想方设法为波塞冬复仇。  

可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因为无法通过海神九考,波塞西此生无望成神,哪怕九十九级绝世斗罗,在神级强者面前,也和蝼蚁没有太大差别。  

海神都被轻易击杀,她又何来自信报仇?  

心中苦闷凄楚,溢于言表,呢喃道:“唐晨,你在哪儿啊!”  

人生在世,你永远不知道一句再见,可能就是再也不见。  

夜深人静之时,波塞西偶尔也会后悔当初不该和唐晨赌气,以至于好好的一段姻缘,平白蹉跎了数十年的岁月,也不知今生是否还有缘相见?  

同一时间,斗罗大陆之中,很多魂师强者也议论纷纷。  

“刚才的天地异象是怎么回事?”  

“如此恐怖的能量波动,即便相隔如此远的距离,也让我不由自主的颤抖!”  

“难道是传说中的封号斗罗?”  

“无知,这能力波动,即便是封号斗罗擦着一点边也得玩完,或许高高在上的神祇才有如此威能!”  

“神?这个世界真的有神祇存在吗?!”  

带到战斗结束,能量冲击波渐渐消散,一部分未平息的冲击波带动怒涛,给沿海地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灾难,若非萧离与古月娜当时控制了大部分能量暴走,估计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了。  

待风平浪静过后,那些被神级强者威压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与魂兽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发出一阵险死环生后的欢呼。  

武魂殿。  

一个身影静静地凝立在华丽的宫殿前,望着恢复如初的天空,嘴角微微一抿,声音嘶哑低沉:“到底是什么神祇降临人间?”  

此人是武魂殿大供奉,世间三大绝世斗罗之一的天使斗罗千道流,号称空中无敌。  

当年千道流与唐晨一起前往海神岛,同时喜欢上了波塞西,但千道流被波赛西拒绝,并且实力上一直被唐晨压制,因此心怀怨恨。  

自从海神岛回归之后,因为唐晨被困杀戮之都,千道流大力发展武魂殿,并暗中消灭天下一切对武魂殿构成威胁的高手。  

以至于武魂殿发展迅猛,已经有了一家独大之势,即便是上三宗,和几大帝国对武魂殿也是敢怒不敢言。  

自从感受到恐怖的能量波动后,有好几次,千道流都忍不住想要前往一观,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  

他知道这种程度的战斗,自己去了就是白给,要是一不注意扫到台风尾,武魂殿没了他坐镇,其他宗门难保不会有什么想法。  

“你来了!”  

千道流幽幽一叹,身影慢慢从宫殿的阴影下走出。  

一头灰白色长发披散在身后,后背挺得笔直,一身白色圣装镶嵌着金色花纹,透露出神圣祥和的气息,虽然面容苍老,但任谁都可以感觉出他整个身体都在散发着强烈旺盛的生命力。  

而对面长廊走来的是一个的华丽装束的中年男子,此人正是千道流之子,武魂殿的现任教皇千寻疾。  

同时也是比比东的师傅,如今五十二岁,看上去也就三十岁的模样,武魂六翼天使,九十四级封号斗罗,在斗罗大陆之上,少有人能敌。  

“父亲。”  

千寻疾看着千道流,恭敬的叫了一声。  

“你是因为天象异变而来吧,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千道流语气略带复杂。  

“难道是…”  

千寻疾眼中流露出一丝骇然,千道流如此凝重的神情,千寻疾从来未见过。  

千道流道:“那是诸神之战,好在没有对人间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接下来让武魂殿的人低调行事。”  

千寻疾点点头,父子二人又聊了几句,谈论到千寻疾的弟子比比东身上,就在这时,一个黑袍魂斗罗匆匆跑了过来。  

“教皇大人,不好了。”那个魂斗罗急匆匆的说道。  

“发生了什么事情?”千寻疾眉头微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们之前捕获的三个魂斗罗,趁乱逃了。”那个魂斗罗拱手说道。  

千寻疾看向千道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