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六合鸡步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是想,把源顺镖局六合拳的龙虎壮元汤配方破解出来,然后自己买药来配?”  

张坤一听就明白了,李小宛在打着什么主意。  

这种对习武之人用处极大的药汤,镖局并不是做慈善的,肯定卖很贵。  

如果是自己破解配制的话,就会便宜许多。  

甚至,还可以增减药材份量,做到私人定制,对习武者个人有极大帮助。  

“是啊,其实不难的。我对各类药材也已经认全了,去年就过了辨药和问症关。  

爹爹也说过,我就是在开方的君臣佐使方面,考量不太周全…单论基本功,已经很扎实。”  

说到这里,李小宛眼里就有光。  

“安仁堂的杨大夫医术精深,开的方子定然有独到之处。到时我在旁边偷偷学着,积累一段时间。分辩出龙虎壮元汤的药材,再来配药,应该是有些把握。”  

你还有这等本事?  

张坤发现自己小看了这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放在后世,那是真正的天才医学生啊。  

中医能达到独自开方的地步,不说一些疑难杂症。  

普通病症,那是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望、闻、问、切的水平,自然也是过硬的。  

否则,她那当御医的父亲,也不可能认可她的基本功。  

“以后,有空了你教我医术吧。”  

张坤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龙虎壮元汤这东西,有当然更好,能够增进修练速度。  

没有的话,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有着足够龙气点,那就比最好的补身药物都要强。  

但是,龙气点的来源,却是一个问题。  

李小宛贡献了两点,不能做为依据。  

当初讨饭那会,颇有一点相濡以沫的感觉…说不清是佩服还是信任依赖,就看她把自己当家人一样的看待,就知道这种牵绊到底有多深了。  

她给的龙气点多一些,也是理所当然。  

一般情况下,想要得到龙气点,还是很难的。  

在烧香民居里面,就算是救命兼报仇大恩。五個小孩里,也只有两个小孩给了自己一点龙气,其他三个并没有。  

可想而知,得到龙气点到底有多难…不只是要有作为,并且,还得看运气。  

就像游戏里的好感度,不说点满,至少也得有个七八十那么高。才能有希望得到龙气点吧。  

天天救人,碰运气去得到别人爱戴信任,这事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但是,如果是学医治病呢?  

是不是也算一条捷径。  

救的人多了,总有那么一些个会感恩戴德。  

以量变达到质变…  

“当然可以,就怕你学不会。”  

李小宛抿嘴轻笑。  

第二天,两人匆匆用过朝食,就各奔前程。  

张坤要去源顺镖局点卯,去这么早,主要是想着能够学拳,心里有着期待。  

也不好让王静雅久候。  

李小宛也想早点去安仁堂,她担心学徒的工作,被别人先抢了。  

毕竟,已经过去两天了。  

本来,张坤还担心李小宛出门遇到熟人就不太好…  

等他发现小丫头穿着一身男式布衣,并且,把头发盘起来,塞在圆顶小帽里面之后,就发现不用太过担心。  

眼前出现的是一个俊秀小生…  

至少,第一眼看过去,会被她蒙骗过去。  

毕竟,还没有彻底长开啊。  

改了装扮,男生女生也没太多区别。  

“你怎么才来?”  

张坤到了源顺镖局,刚刚进去前院,就看到一个硕大身影,在那里呼呼打拳。  

大姐头王静雅显然起得更早,上半身已经染成深色,湿透了。  

见着张坤,就兴冲冲的迎了上来。  

‘竟然比我还积极,难道是第一次教授学徒吗?’  

张坤心里隐隐感觉不妙。  

“师姐今天教我六合拳势吗?”  

“早得很,还没学走,就想跑吗?首先得练桩功,桩功不固,拳法稀松,这个顺序绝不能错了。”  

王静雅眉毛一立,颇有几分不怒自威的味道。  

她背着手踱步,上上下下打量张坤几眼,“看你身形步态,本来是练武的好苗子,可惜年纪大了点啊,被耽误了啊。  

换做其他教拳师傅,肯定懒得在伱身上多费功夫。  

不过,那是他们没眼光,依我看来,你这体魄,只要勤苦修练,还有得救。”  

一股牛逼的气息扑面而来。  

“来,跟我学。”  

王静雅干起正事来,一板一眼,生怕嘻皮笑脸的,张坤不够重视。  

她身形微动,双腿一前一后,半屈站立,沉腰坐胯,肩部放松…  

右掌前探,左拳护胸,直如不老苍松,看着就稳固强悍。  

“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松内紧…力量发于脚、撑于腿、冲于胯、拧于腰、送于肩,开于手称为六合。  

这一点,从鸡步桩做起,并不是只站一个桩形而已,力量贯通,不能断。”  

进入老师的状态之后,王静雅一丝不苟,摆出了架势,让张坤看得清楚,然后又道:“六合门外三合说难也难,说易也容易。  

只要知道方法,长年累月的练下去,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做到。  

至于内三合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暂时不作要求。  

等拳法练到高深处,才可探寻心意贯通的事…  

你首先要做的是动作准确,架子稳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