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八章:影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是一些陈腔旧调,什么正在多方筹措,让他早日建功云云。  

这让他在叫苦不迭、暗骂连连的同时,也深深地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不过无论上官仪怎样想,眼下严峻的情况,都不可能随着他的想法而改变。  

去岁,豫州陡发大战,战后重建江州灾情严重,而后更是叛乱频生今岁初,徐州、扬州,已经脱离了朝廷的掌控现在,整个魏国,无论如何也是再难以承受这种噩耗了。  

大司农崔文良算过一笔账,魏国逐年下降的赋税,去岁大概在七百六十万两左右,加上漕运、盐铁等官营收入,共计不过一千四百万两,而去岁全国所耗之银,却高达两千三百万两。  

这意味着,国库的亏空,竟至九百余万两!  

一笔笔烂账算下来,直算他是毛骨悚然、敢怒不敢言。  

可尚书省议事,一干朝廷重臣却是你推我诿,议来议去也得不出个结果。  

到了最后,互相指责的重臣们动了火,竟配合各派系的领头者,不顾仪态的开始各自攻讦自家的政敌,就连崔家也没能避免。  

哪怕崔文浩身为尚书令,但依然是身不由己,因为一旦他退让,身后那些追随者,肯定是要背他离去,转投他派。  

吵闹持续了整整半个时辰后,最终还是赵元突然打破了氛围,建议朝廷在原定的赋税基础上,加征两成,并在江州多办桑田,开源增涨国库收入。  

赋税增加两成,表面看起来不多,可实际上对底层的穷苦百姓来,这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即便是多上一百几十钱,也足能够让他们不堪重负了。  

而鼓励改农为桑这一点,在略知一二治下民情的崔文良看来,简直就是愚蠢。  

即使江州此时已经重建好了十之六七,且雨季也彻底解决了那里的灾旱。可一旦多置桑田,江州百姓吃的粮食,要从哪里调来?  

现今各地特殊粮仓的粮食价格涨得飞起,倘若朝廷增加赋税,百姓们岂不是更加地雪上加霜?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主要是桑田和农田的赋税不一样,前者更高。而田产大多都掌握在世家手里,他们没有看到好处,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施行得了?  

虽他崔文良自己也属于世家门阀其中的一员,但就事论事、事实就是如此,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  

然而,在奏文送抵在甘露殿内养病的皇帝手中后,这项提议,竟然得勾朱批,通过了!  

于是,一道让各地百姓在原本的基础上、更加怨声载道的国令,只待补葺完毕后,就要准备开始颁布施行了。  

M.3Qdu最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