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承德过往(1/3)
张承德直接在门前摆了一张桌案,桌上放着一些纸张以及几支毛笔,手上拿着一本书。
“来跟着我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谋始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步泽履,君子以辨民安志艮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
“这不是《象传》嘛,陈子云腹诽了下但还是跟着朗诵了起来”
如此反复十遍后“写出来给我看。”在张承德的手把手教导下,陈子云一一写了下来。
这个时期的字类似于南北朝时的楷书。
陈子云前世书法不是很好,但是在这几岁小孩子身上不是问题张承德以前能出远门时,偶尔去夷道县城,带一些书和纸笔回来。
不得不说的是。
这个时代在燕朝时便有了纸张,到了魏这一代,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虽然在陈子云眼里还很是粗糙。
接着张承德,就跟陈子云解释这些字的意思,和前世没什么不同。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陈子云上午跟着张承德读书写字,下午则是继续过来看书。
张承德在有多余的时间就给他灌输着外面世界的精彩。
慢慢地…
陈子云写出的字越来越好,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没有再像以前一样和别的小孩子玩耍,
而村子的人似乎对读书认字也不是很在乎。
以前他们不需要,读书人不会到这里来,他们也基本不出去外面。
至于现在仅剩的老弱妇孺更谈不上了。
但陈子云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每一分机会都得要牢牢把握,直至彻底融入它。
在这样的时代,一时的平静不代表以后也会持续。
张承德对陈子云这段时间的性情大变,没有太多的疑虑,反而感到欣慰。
他一直想要培养陈子云读书习字,而不是像其他小孩子一样。
仿佛一出生,就注定了命运。
他想把陈子云培养成自己的延续,也有那么…一点私心。
他的仇,在那个庞然大物面前,今生无望!
这一天的清晨,陈子云再次来到张承德家门前,他没有继续上一次的课程。
而是开口问道:“子云,你想不想去外面的世界,长大了成就一番事业,甚至出将入相?”
陈子云被这突然的一问懵了一下。
他其实有想过,但是没得出结果,也曾想过封侯拜相,甚至那人主…
但随后他不再幻想,无奈…自己有什么呢,一个小屁孩。
而且长大后的事情又怎么知道呢?
自己一无钱财二无人脉,就算会读书写字又能怎样,朱门酒肉臭,往来无白丁。
在这个阶级比前世更加固化的社会,再多的理想规划也是无用。
还不如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下去,自己成长的越好,未来面对事情的时候就有更多的办法和选择。
而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活着,好好孝顺自己这一世的奶奶。
“张爷爷,我也不知道,我只想让奶奶过上好日子,吃好的,穿好的,不再辛苦,家里吃的不多,奶奶总是要出去下地干活、种菜,我去帮她就凶我,我知道这几年她为了把我养大很辛苦,所以我想快点长大孝顺奶奶!”
这是陈子云的回答。
“糊涂,虽然你这样孝顺的想法很好,但是你要知道,一辈子窝在石头村,像我这把老骨头这样,有心无力,只能自怨自艾,这样对得起你奶奶吗?她让你过来这里,就是希望有一天你能出人头地,闯出一番大事业,你要时刻记着,吃下苦中苦,方是人上人!”
“再说了,以后你在外面有所成就,照样能接你去外面奶奶享清福!”
“嗯,还有张爷爷,王爷爷和杨婆婆。”
陈子云附和道。
“算了,你有这份心就好。今天先不做功课了,你先回去,老头子我想一个人静静。”
“好的,那爷爷我回去了。”
陈子云觉得张承德今天怪怪的,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从没见过他心情那么低落,只能带着满腹疑问而去。
张承德回到房间,在墙角里刨出了一个坑,挖出了一个小木箱。
这是他仅存的,最为宝贵的一切。
里面只有三样东西…十两黄金,一本兵书和半块玉佩!
他先拿出了兵书摸了一下又放下。
又拿起玉佩,看着这半块玉佩,张承德陷入了回忆的漩涡…
一座坞壁堡里。
张承德回到他的家族。
只见父母的头颅被挂在门楼上。
睁大着双眼,死不瞑目。
他悲伤地哭着,收好父母的头颅,寻找着父母的遗体。
堡内到处都是尸体,鲜红的血液染红了张承德眼前的土地,
看着那满地的残肢断骸,他所有亲人族人、家丁仆役,满门老少五百余口人无一幸免。
这一切只因为刘氏贪得无厌。
竟然丧心病狂的干起了倒卖羽箭给羌人的勾当,他们觉得羌人对他们构不成太大的威胁,越来越变本加厉。
而自己的老父亲因为看不惯,在上朝时参了刘氏放到台面的嫡三子刘耀一本,示警皇帝不可放任。
但皇帝忌惮刘氏,只罚了刘耀降官三级便不了了之。
此时刘氏怀恨在心,
后来找到机会竟
“来跟着我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谋始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步泽履,君子以辨民安志艮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
“这不是《象传》嘛,陈子云腹诽了下但还是跟着朗诵了起来”
如此反复十遍后“写出来给我看。”在张承德的手把手教导下,陈子云一一写了下来。
这个时期的字类似于南北朝时的楷书。
陈子云前世书法不是很好,但是在这几岁小孩子身上不是问题张承德以前能出远门时,偶尔去夷道县城,带一些书和纸笔回来。
不得不说的是。
这个时代在燕朝时便有了纸张,到了魏这一代,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虽然在陈子云眼里还很是粗糙。
接着张承德,就跟陈子云解释这些字的意思,和前世没什么不同。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陈子云上午跟着张承德读书写字,下午则是继续过来看书。
张承德在有多余的时间就给他灌输着外面世界的精彩。
慢慢地…
陈子云写出的字越来越好,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没有再像以前一样和别的小孩子玩耍,
而村子的人似乎对读书认字也不是很在乎。
以前他们不需要,读书人不会到这里来,他们也基本不出去外面。
至于现在仅剩的老弱妇孺更谈不上了。
但陈子云知道,自己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每一分机会都得要牢牢把握,直至彻底融入它。
在这样的时代,一时的平静不代表以后也会持续。
张承德对陈子云这段时间的性情大变,没有太多的疑虑,反而感到欣慰。
他一直想要培养陈子云读书习字,而不是像其他小孩子一样。
仿佛一出生,就注定了命运。
他想把陈子云培养成自己的延续,也有那么…一点私心。
他的仇,在那个庞然大物面前,今生无望!
这一天的清晨,陈子云再次来到张承德家门前,他没有继续上一次的课程。
而是开口问道:“子云,你想不想去外面的世界,长大了成就一番事业,甚至出将入相?”
陈子云被这突然的一问懵了一下。
他其实有想过,但是没得出结果,也曾想过封侯拜相,甚至那人主…
但随后他不再幻想,无奈…自己有什么呢,一个小屁孩。
而且长大后的事情又怎么知道呢?
自己一无钱财二无人脉,就算会读书写字又能怎样,朱门酒肉臭,往来无白丁。
在这个阶级比前世更加固化的社会,再多的理想规划也是无用。
还不如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下去,自己成长的越好,未来面对事情的时候就有更多的办法和选择。
而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活着,好好孝顺自己这一世的奶奶。
“张爷爷,我也不知道,我只想让奶奶过上好日子,吃好的,穿好的,不再辛苦,家里吃的不多,奶奶总是要出去下地干活、种菜,我去帮她就凶我,我知道这几年她为了把我养大很辛苦,所以我想快点长大孝顺奶奶!”
这是陈子云的回答。
“糊涂,虽然你这样孝顺的想法很好,但是你要知道,一辈子窝在石头村,像我这把老骨头这样,有心无力,只能自怨自艾,这样对得起你奶奶吗?她让你过来这里,就是希望有一天你能出人头地,闯出一番大事业,你要时刻记着,吃下苦中苦,方是人上人!”
“再说了,以后你在外面有所成就,照样能接你去外面奶奶享清福!”
“嗯,还有张爷爷,王爷爷和杨婆婆。”
陈子云附和道。
“算了,你有这份心就好。今天先不做功课了,你先回去,老头子我想一个人静静。”
“好的,那爷爷我回去了。”
陈子云觉得张承德今天怪怪的,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从没见过他心情那么低落,只能带着满腹疑问而去。
张承德回到房间,在墙角里刨出了一个坑,挖出了一个小木箱。
这是他仅存的,最为宝贵的一切。
里面只有三样东西…十两黄金,一本兵书和半块玉佩!
他先拿出了兵书摸了一下又放下。
又拿起玉佩,看着这半块玉佩,张承德陷入了回忆的漩涡…
一座坞壁堡里。
张承德回到他的家族。
只见父母的头颅被挂在门楼上。
睁大着双眼,死不瞑目。
他悲伤地哭着,收好父母的头颅,寻找着父母的遗体。
堡内到处都是尸体,鲜红的血液染红了张承德眼前的土地,
看着那满地的残肢断骸,他所有亲人族人、家丁仆役,满门老少五百余口人无一幸免。
这一切只因为刘氏贪得无厌。
竟然丧心病狂的干起了倒卖羽箭给羌人的勾当,他们觉得羌人对他们构不成太大的威胁,越来越变本加厉。
而自己的老父亲因为看不惯,在上朝时参了刘氏放到台面的嫡三子刘耀一本,示警皇帝不可放任。
但皇帝忌惮刘氏,只罚了刘耀降官三级便不了了之。
此时刘氏怀恨在心,
后来找到机会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