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录制新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行程很紧,录完一期“我们恋爱吧”,还需要去马桶台第一次彩排,为跨年演唱会做准备。  

这次马桶台价码不低,两首歌500w,一首合唱,一首独唱。  

合唱那首歌,自然是“我老妈会仙法”的主题曲忘记时间,而独唱的是七里香。  

七里香还没在大型的公开场合唱过这首歌,像之前商演确实唱过。  

但像这这种全国直播的,还真没有。  

而这段时间,他的专辑发酵得厉害,不仅仅是在线上站稳脚跟,就是在线下也有不错的传唱率。  

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他的好几首歌,几乎能到耳熟能详。  

光是听,都听得能唱的地步。  

而有些学生,在学校里还不屑谈论skr栎,可随着越来越多同学听他的歌,再不喜欢那也得融入群体吧?  

总不能,学着在网上的论调,在学校里高谈阔论一番,“难道就我以为……”  

这种人是容易被孤立的。  

赵颖:沉默着走了有多遥远抬起头蓦然间才发现张栎:一直倒退倒退到原点倔强坚持对抗时间赵颖:说好了的永远断了线期许了不变的却都已改变彩排效果不错,这些天颖儿姐一直在练这首歌,唱得还算可以。  

和颖儿姐简单打了个招呼,张栎又登上台,他则要彩排另一首七里香。  

马桶台的彩排结束,张栎立刻坐飞机回到了公司,和赵颖叙旧的机会都没有,跟别说一起喝酒了。  

这段时间公司没有给他借其它新的业务,工作不多只有三份。  

但这三份工作都重要且占时间,一个是跨年演唱会,一个是春晚歌曲录制,另一个是录制“我们恋爱吧”  

当然,比起以前,算得上很轻松了。  

离过年还不足俩月,这段时间内做完歌是不成问题。  

歌曲在海南拍“我们恋爱吧”时,就写好了。  

依旧是由谭静川来监制,上一次合作都给双方留下深刻地印象。  

谭静川觉得张栎很有才华,而张栎则觉得谭静川很专业,能指出自己不少小问题。  

依然是在录音室,  

“谭老师,又见到您了。”  

这算是和谭进川第二次合作了,虽然语句间还是很恭敬,但彼此熟悉不少,有种熟人见面的感觉了。  

谭进川拉着他,热情地说:“什么您不您的,叫我老谭就好,上次还是你给介绍的医生,不然我老婆的腿可没这么快好。”  

对的,上次谭进川老婆被车撞了,据说是以后没办法站起来。  

张栎知道后做了个送水人情,替他联系好上海最好的外科医生。  

现在虽然还在做复健,走起路非常费劲,但起码已经能下地了不是。  

所以谭静川对张栎还是很感激的,要不是自己的的女儿才十几岁,不然得介绍给他认识。  

“嗨,说这些干嘛,就是举手之劳而已。”  

“你的举手之劳可帮了大忙,你可不知道……”  

一番攀谈交心后,张栎和老谭聊起新歌。  

“你这次的歌可比之前又好上不少,而且中国风一直是很热门的歌曲,拿到春晚上去绝对会受欢迎。”  

谭进川可没说假话,歌词相比较起之前张栎上张专辑,这首青花瓷显然进步良多。  

宛然勾勒出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其中对某些词句的运用,他都自愧不如,例如里面的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瞬间描绘出唯美的意境。  

“借您吉言,只是能不能上春晚还俩说呢,咱们还是先录歌吧。”  

虽然接到了春晚邀请,可真不一定代表能稳上春晚,随时都有可能被刷下来……  

这种情况,以前又不是没出现过。  

有句话,谭静川没和张栎讲。  

他只是对歌词满意,不代表对这曲谱也很满意,虽然词写的不错,但却不能掩盖作曲的不足。  

青花瓷这首歌,从和弦角度讲,主歌副歌两段的和弦采用的其实就是司空见惯的标准流行歌进行:1645/13625(主歌)4536251(副歌)  

这里的数字说的是和弦级数,不是旋律。这种和弦进行可以说,不光被很多很多很多流行曲用烂了。  

事实上和声教材里也是最最最基本的和弦进行。因为被流行商业曲用的太多,于是俗称“万能和弦”。  

所以,和弦进行上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段落的安排上,青花瓷本身的段落安排其实也是标准流行歌式的安排,无非就是主歌副歌然后再重复一次,最后副歌来个升调,结束。  

旋律呢。。  

作为一首中国风的曲子,硬伤当然没有,动机发展合理,只是这样的旋律之平淡,甚至可以用平凡两字来形容。  

不像梁祝,哪怕是只哼旋律,也能有很多值得仔细品味的地方。  

当然,要张栎这年纪就作出梁祝这种曲子,他第一个不信。  

因此词倒不错,曲还差了点。  

这些话,他自然只能埋在心里,不能和张栎讲。  

毕竟年少得志,纵使表面礼貌有礼,心里肯定会是骄傲的,容不得别人反驳他的作品。  

他也有这年纪的时候,他懂。  

二人之前合作过一次的了,自然有了一定的默契。  

谭进川对着麦克风说道:“老规矩,还是先走一遍,找找感觉。”  

录音室內,张栎戴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