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不尽流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燕国耸翠的重山之中,从山上蜿蜒往下的涓流小溪,翠绿的树木与天空中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难得一见的美景。  

真是好一个人间仙境。  

“真想去隐居,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个世界太危险了。”  

你见过能在天上飞的木鸟吗?  

这里有!  

你见过木头做的白虎,能一跃数十米高吗?  

这里有!  

一个与历史记载有差异且玄幻的世界。  

这里的人聪明得连传信的木头鸟都能造得像直升机一样,垂直降落,还有什么不可能。  

光怪陆离的世界,  

在这里,牛顿不会被苹果砸到,还能跃起一脚踢倒整棵苹果树。  

别问为什么,问了就是设定。  

如果没有适当的生存技巧,可能连一天都坚持不了,我是贝尔..咳,串戏了。  

马车顶上的青衫少年双手枕着后脑感叹道,  

顶替谁不好偏顶替,信陵君魏无忌之孙魏无羡。  

无羡无羡,纵然身处低谷,也无需羡慕王公权贵,  

李白曾赞叹: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原以为能学学苏三州,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做一个靠祖上荫庇的纨绔子弟,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这多好?  

没想到信陵君已经挂了好些年,封地也被新魏王收了回去。  

现在,不过是一个落魄的名门子弟,  

还剩下信陵君的几分薄面,加十几竹卷魏公子兵法。  

真是寒碜的可怜。  

想想当初,信陵君在世,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多么显赫,到现在,说多了都是泪,  

别说了,祖上都阔过。  

虽说只剩名字,但信陵君的名头,在魏赵两地至今,都还有难以想象的声望。  

不然,魏无羡早就饿死了。  

光喝西北风,填饱个屁肚子。  

不过话说回来,人都死了好些年,还有那么高声望,  

也难怪老魏王防他,跟防贼没什么两样。  

日防夜防,家贼最难防,  

连年过七旬的糟老头侯嬴都知道,  

魏王身边最得宠的如姬,对魏无忌有异样情愫。  

能让她死都不怕,为他偷兵符。  

什么样的魅力,能使一国之主,身边最受宠的女人,甘愿为外人做出,足以诛三族的事情。  

各国史书记载以来,没有第二例,  

太招人恨了。  

前面那条街是我的人,  

后面那条街也是我的人,  

你的人里还是我的人,  

“公子乃王孙贵族,无忌公子之后,怎自甘堕落,放弃身份与国家责任?”驾车大汉道。  

在战国最后的时间,就算学吴王阖闾复位成功,做了污点魏王,  

也挡不住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吞并天下呀,  

除非我是著名魔法师,刘秀2.0版,能召唤面积更大的陨石,把秦国百万大军砸没了。”  

少年侧过身,无奈想道。  

想要复兴也不是现在,得等到二世元年七月,  

山东六国勾心斗角,怎么可能是强秦的对手,  

齐王按兵不动,冷眼旁观诸国被灭,  

秦军兵临城下后,不战而降,饿死松柏间。  

六国树根的腐烂,非一人之力能改,只有在砍掉腐烂树木之后,  

重新培养种植新的树苗,才能荫庇万民。  

裱糊匠能粉饰一时,但终究是破的。  

“阿庆,路上不太平,车放慢点;别颠着了,我还想好好的睡一觉。”一阵懒散的声音从马车内传出,魏无羡不知何时,从车顶回到了车内。  

没过多久,  

轻微的呼噜声就送到耳边。  

急促的车轴慢慢地缓和下来,摩擦声音也减轻了许多,  

唯一不变的是呼噜声,还有磨牙声…  

是夜,山里显得几分寒冷,明亮的月色笼罩着远处的树木山林,显得若隐若现,  

阵阵凉风掺杂着山林里野兽的嚎叫声似狼似虎。  

一堆篝火旁,少年和大汉围绕而坐,目不转睛的盯着火堆下的小土包,  

土包裂缝间似乎有一些香味飘然而出,勾起二人肚中的馋虫。  

咕嘟一声,  

壮汉强忍不住问道:“公子,这叫花鸡还没好吗?我都快忍不住了。”  

魏无羡没好气:“就一顿不吃,你就忍不住了。那跟在我们身后的那位朋友,不早就饿死了?”  

什么!有人!?  

壮汉眼神危险光芒大盛,  

快速抓过放横在地上的两把利斧,将魏无羡护在身后,眼神死死地盯着树林中,  

林间的风声虫鸣,仿佛也在这时安停下来,  

“安了,安了!来者不一定是敌,万一是友呢?”  

魏无羡风轻云淡道,  

不留痕迹地垫脚拍了拍壮汉的肩膀。  

嘶,手酸。  

回首望过去,“不知哪路朋友,跟了我一路也是辛苦,不如坐过来吃点东西,  

在下的马车内,还有几坛梁地酿造的上好美酒,  

不妨下来痛饮几杯,如何?”  

半晌无声,  

二晌无声,  

三晌过后依旧是悄然无息。  

有的只是丛林间轻轻划过的风声,除此之外别无动静。  

典庆见状,不由得紧紧的握住利斧横在面前,双目不停地打量四周。  

公子无忌对他有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