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滔滔天下,试问知己有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因为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下了旨,张鲸准备准备就得出发了,以司礼监头号秉笔太监兼监军的身份前往辽东。  

战事要紧,朝臣倒也没啥异议,反正旨意上说得很清楚,即便取得辽东大捷,对张鲸也得“再行发落不迟”。  

唯独只有冯保清楚,这是朱翊镠以隐蔽的方式救张鲸这个徒弟。  

只是朱翊镠没有写信给他,而是直接写信给李太后。而且信上只说到辽东战事,对其它只字不提。  

在去往辽东之前,张鲸又友好主动地见了冯保一面。  

见面时,张鲸直截了当地问:“潞王爷写信给冯公公了?”  

他以为是朱翊镠给冯保写了信,然后冯保与李太后交涉的结果。  

冯保摇头道:“没有。”  

他确实没有收到朱翊镠的信,像张鲸一样,他原本也以为是有的。  

张鲸诧异:“那…”  

冯保如实地解释道:“潞王爷给太后娘娘写了信,是潞王爷救了你,建议你去辽东监军的。”  

“哦,师父就是高啊!”张鲸听了,情不自禁地感慨一声。  

冯保警惕地说道:“你也不要得意太早,潞王爷可不止一次说过辽东形势复杂,这次李成梁攻击的只是古勒寨,而潞王爷的意思是要取得辽东大捷,也就是要将辽东那边的蒙古、女真打得服服帖帖完全臣服于我大明王朝,这样才算辽东大捷,所以路还长着呢。”  

“嘿,那也比驱逐到南京皇陵种菜强啊!至少我还是司礼监头号秉笔。”张鲸脸上得意的神情不减。  

“那是,”冯保却酸溜溜地说道,“要知道,能拜潞王爷为师,那是你祖上积德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张鲸回之一笑,拿这件事来说,他不得不承认朱翊镠确实聪明。想当初被迫拜师,他不知有多不情愿呢。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  

张鲸小声嘀咕道:“师父也不顺带写封信给我,好告诉我去辽东监军该怎么做啊,我还没有过监军的经验呢。”  

冯保忙交代道:“你去了还能怎么做呢?李成梁和戚继光都是顶尖儿的军事家,要你监军作甚?潞王爷不过是在救你,你还真当自己能监军呢。去辽东少说话,军事方面就不要瞎掺和了,只需留意李成梁与戚继光两人是否面和心不和,其它方面都不用你操心。”  

张鲸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他也不笨,当然知道去辽东该怎么做,问冯保这问题也并非成心取经,只是因为听冯保话语中透露着一股酸溜溜的味道,所以他便拿出一种虚心谦卑的姿态找个话题而已。  

“冯公公,正所谓不打不相识,看来咱俩将来还真有可能成为好朋友哈!”张鲸又没话找话打趣着说道。  

冯保轻轻哼了一声,回道:“难,先把辽东那边的事做好了再说。”  

张鲸知道冯保性子一向高傲,不会那么快就把他当作朋友看待。  

其实,若非朱翊镠,他也绝不会想到有一天竟与冯保做朋友。  

嘿,将来有一天,曾经的死对头变成好朋友,任谁都不会想到吧。  

见完冯保,张鲸肯定还要与万历皇帝道别的,所以他也不请自去。  

刚一踏进西暖阁,见万历皇帝一个鲤鱼打挺从绣榻上起来,拧起双眉,怒指着他,质问道:  

“你给朕老实道来,到底用什么方法让娘亲对你从轻发落?”  

张鲸立马儿双膝朝地上一跪,两手扣着砖缝儿,沉着地回道:“万岁爷,娘娘没有从轻发落奴婢啊!”  

“怎么没有?”万历皇帝道,“本来要免你的职,将你驱逐到南京,可现在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相当于留一条退路给你。”  

张鲸苦着脸,申辩道:“万岁爷,娘娘的意思是要取得辽东大捷,然后才决定如何处罚奴婢,倘若没有,就是两罪并罚的啊!”  

“有李成梁和戚继光在,取得辽东大捷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张鲸又说道:“万岁爷,辽东形势复杂,奴婢觉得可没有那么容易。”  

“放心,只要朕对辽东格外关注,最后一定会取得辽东大捷的。”万历皇帝刚才一上来只是咋呼咋呼,对张鲸舍己救主的行为还是非常感动。  

“多谢万岁爷!”听到万历的鼓舞与支持,张鲸更是感动。  

可感动归感动,这时候他还是不忘卖惨:“只是,最后即便取得辽东大捷,太后娘娘照样会惩罚奴婢的。”  

万历皇帝一摆手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你先平身吧。”  

张鲸这才爬起来说道:“万岁爷,奴婢明日就要远去辽东,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回来,这阵子不能服侍您了!”  

万历皇帝没有说话,见张鲸情绪低落,他也有点黯然,忽然有一种想问苍天的感觉:朕虽为一国之主,可滔滔天下,试问知己有几?”  

这一刻,万历皇帝发现自己原来是多么多么的寂寞。  

除了张鲸,身边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谈心的人!  

天下人只知羡慕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可又有几人真正懂得皇帝的寂寞与无奈呢?要知道,皇帝的私生活都被人扒出来了呀。  

哪有朋友?哪有知己?  

见万历皇帝不说话,张鲸小心翼翼地问道:“万岁爷,您在想什么呢?”  

“当皇帝有时候真没劲!”万历皇帝忽然喃喃自语式的嘀咕了一句。  

“万岁爷,您可千万别这么想啊!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张鲸连忙劝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