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失能劫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姗挨了高县令一顿臭骂,觉得自己的颜面丢尽,心里很是懊恼。除了立即撤换那个没什么实战经验的分队头目,她还请了一个在上一轮地球文明时期参加过亚陆国与劳古国间的两次大战的将军作为自己的顾问。  

这个上一轮地球文明时期的老将军叫石翰林,是个亚陆国人。因他在上一轮地球文明期间长期在军队的供职,参加过多次战争,是一个善战的人。  

“我看你们不应把希望放在那个地球人身上。”石翰林听了苏姗的介绍后想了想。  

“为什么?”苏姗不解地问老将军。  

“他们都是冷兵器时代的人,思维方式也很落后,要带着五、六十个手下去营救其同伙,其实也并非容易。”  

“不过,我从郑县令手下的内线口中得知,高县令及郑县令的手下对他的劫法场布置非常满意,甚至把他看成是战神。”  

“他有什么了不起的?”石翰林不以为然:“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将军,只不过用老掉牙的的斗法应付其对手罢了。我认为他考虑得不全。”  

“什么不全?”苏姗吃惊地问。  

“他是县令,一县之主,想打另一个县令手下的‘兵’,就是未想到这次面对的是你所的大唐的一个道级部门所监督办的案子。”  

“是阿。”  

“问题就在这里。”石翰林指着菜市场的用无人机空中拍摄的活动图片上的菜市场平面图:“从金山县尉的最近的活动资料来分析,他近期所办的事太多,常带着衙役到非本县府的地方转悠,其所带的衙役则常留在让人莫明其妙的地方。这表明其兵力分散严重。有可能向上求援。”  

“向上求援?干什么?”苏姗诧异地问。  

石翰林点点头:“他的兵力不足,就有可能向其上司求援。其实,就算他不求援,其上司也不可能不考虑这一问题。也就是,面对县尉兵力不足,要办的事太多,加上面对复杂的局面,其上司不能不考虑从各县调来大批衙役来维持刑场秩序。”  

“你得很有道理。”  

“如是这样,事情就绝不像那个高县令想得那么简单了。”石翰林嘴角上泛起轻蔑的笑意。  

“那我们怎么办才好?”苏姗急切地问。  

“劫持罢。”  

“动法场?高县令不是正在办吗?”  

“不,劫狱!”  

“劫狱?”苏姗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来得及么?现在我们连郑县令被关在哪都不知道,上那儿去劫狱?”  

“既然其刑场的地点已明确,其监狱也离其刑场不远。也就是在金华县衙内。”石翰林笑了。  

“为什么这样?”苏姗对不发达的阶段的人类的行为不怎么了解,更不用打仗方面的事了。  

“你想想,”石翰林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他们没有发达的时代这样的地面与空中快速输送交通工具,全用车马去押送犯人,如路途长了,那半路上被劫的风险就越大。所以他们不可能把犯人关在离刑场太远的地方。”…  

“哦。”苏姗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所以,我们最好是袭击其牢房,把郑县令从他们的牢房中救出来。”  

“可牢房也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地方啊,我们哪能那么容易地进出呢?”  

“戒备森严是肯定的,但他们是一个不发达的时代的人,根本不知发达的时代的饶思维的厉害。”石翰林。  

“那你想用什么办法顺利地救出郑县令呢?”  

“用失能武器。”  

“什么?”苏姗暗暗吃惊:“失能武器?”  

石翰林:“这是发达的时代的人类常用的一种作战手段。”  

“哦。”苏姗不可思议地看着老将军:“你这想法倒挺新鲜的。我没想到。不知为什么,邱思远他们也没想到。崔剑锋他们也没想到。”  

“什么邱思远?崔剑锋?”  

“邱思远也是从上一轮地球文明中走出来的人,来也很巧合,他与你一样,是亚陆国人。”  

“是嘛。那他是干什么的?”  

“好像是个大学物理老师。”  

“那他应知道当年的战场上用的这种手段才对。那崔剑锋呢?”  

“崔剑锋与高县令一样,是新一轮地球文明时期的人,也就是大唐人。”  

“那就不用提他了,他这样的一个时代,根本就想不到这种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时期才能实现的手段。”  

“那邱思远为什么没采用你所想到的那种软杀伤方案呢?”苏姗不解地问。  

“可能是考虑其对手全是不发达时期的人类吧?”石翰林不假思索地。  

“那我们如何定位郑县令被关押的地方呢?”苏姗又问。  

“这还不容易么?”石翰林笑了。  

“这还容易?”  

石翰林又笑了:“你不是你的那个高县令与郑县令来过我们柯伊伯旧人类太空城里么?”  

“那你应是已给他们做了生物信息取样留存手续吧?”石翰林问。  

“那当然,考虑他们回去后在其敌饶身边活动,出于担心,我也就让他们把自己的生物信息存入柯伊伯生物信息库里留样保存。”  

“这不就明白了么?”  

“我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苏姗急了:“你直不就行了么?”  

“直了,你也不一定懂。”石翰林又卖起关子来。  

“那用什么来锁定郑县令所在的准确的位置呢?”  

“目前有一种利用生物信息来跟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