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优秀素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位周团长,赵平华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团长呢?  

“打仗厉害,骂人厉害,脑子厉害!”  

前两者她今天是见识到了,可最后一点,她没想明白,怎么才算脑子厉害?  

江防指挥部的帐篷里,周景听着赵平华的汇报,不住点头。  

末了,他拍拍赵平华的肩膀,称赞道:“不错,大体上复述的很好,你立功了。回去好好休息,要记得保密,别出去瞎吹牛。”  

“是,团座!”一听自己立功了,还得到了团长的称赞,赵平华腰杆儿挺得笔直,走出帐篷时都是昂首挺胸的。  

在帐篷的另一角,一直没出声的孟烦了取笑道:“团座,您这招实在是有点高啊!七分真三分假,把这位美女记者给忽悠的够呛。您的良心在哪儿呢?”  

“啊,我呸,别给我上纲上线,这又算得了什么。”  

周景往简陋的木床上一坐,翘起了二郎腿漫不经心的回敬道:“你小子也不想想,不提前准备,真要是全如实捅出去,搞不好刚到手的师长位子,就会像煮熟的鸭子一样飞了。”  

孟烦了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其它的都好说,就是接受了英国人的投降,把英国人当俘虏看待,那事儿可不轻。  

虽说英国人在缅甸战役中,狠狠的坑了远征军一把,把委员长坑的都骂娘西皮。  

但那毕竟是英国人,背后站的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大英帝国。  

国家贫弱,就得忍气吞声,英国人是得罪不起的。  

周景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叮嘱道:“烦啦,记得跟英国人都给我说好了,相互都美化美化,往自己脸上贴贴金,大家一起升官,知道吗?”  

“知道了,我的团座大人,我相信他们也会很识趣儿的,毕竟英国人也要脸。  

他们差点投降的日军,这事儿要捅出去,别说前途,就是脸也甭要了。”孟烦了拉长了调子语气搞怪的说道。  

他站起身来从桌上拿了一个罐头,摆了摆手往外走去。  

团长大人怕夜长梦多,下级就得跑断腿,连夜去搞串通。  

周景失笑的摇摇头,其实他还有一番话没说。新闻报道这东西,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真实。  

就拿第2次长沙会战来说,国军投入兵力38万,日军投入兵力12万。  

战斗结束,重庆政府统计:中方伤亡官兵共计7万人,日方伤亡数为5万人。  

而到了日本方面统计则是:中方遗留尸体五万四千具,俘虏四千余人。日方亡一千七百人,伤五千人,死伤军马两千匹。  

国军伤亡有差错,但问题不是太大,那些兵有些人是炸的尸骨无存,无从分辨。有些掉入河流山涧中,生死不知。  

大部分对不上的,应该是战斗失败溃散时开小差溜了。  

重点是日军的伤亡,国民政府宣传击毙击伤5万人,日军说只有七千的伤亡,差了7倍有余。  

双方究竟是谁在说谎?还是说都在说谎?这就是个谜了。  

就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周景撒个善意的谎言又算什么,他能树立光明伟岸的形象,英国人能保住面子,记者也有很好的报道素材,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虞啸卿在山坡上枯坐了一个傍晚,脑海中思绪万千。  

他心中已经没有怒气了,他是个极敬英雄的,而周景带着远征团,从那片死亡之地回来,还带回了功勋,这就是英雄。  

之前他还不相信,但见到了前线一天没有停下的炮火,他信了,也醒了。  

他是个极纯粹的人,对于英雄,记仇倒显得他心胸狭窄了。  

太阳下山,露水渐重,虞啸卿连晚饭都没用,起身带着张立宪,直奔周景的帐篷。  

门口的警卫拦住了他:“什么人?”  

“虞啸卿!找你们团长谈谈。”  

虞啸卿的客气,警卫并不买账,一摇头拒绝道:“我们团长已经歇息了,没什么重要的事儿等明天吧!”  

根在虞啸卿身侧的张立宪看不下去了,“嘿,你小子怎么说话呢?我们师长跟你客气客气,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找打是不是!”  

他上去就要拽警卫的衣领,好好收拾一下这个不长眼的家伙。然而,能充当周景警卫的,也不可能是什么怂包。  

一个退步拉开距离,警卫挂在胸前的司登冲锋枪,就已经拉开了保险,对准了张立宪。  

“冲击军帐,我的子弹可不长眼!”  

张立宪那个气呀,从来都是他收拾别人,哪还轮得到别人威胁他?  

虞啸卿看不下去了,出言阻止:“行了,这样做成何体统。小兄弟,麻烦跟你们团长通报一声,就说虞啸卿前来拜访,有事儿要和他说。”  

虞啸卿第一次报上名号声音不小,帐篷里的周景就听见了。其实他也就是想看看笑话,晾晾虞师座,给个下马威。  

此时,听到虞啸卿言语中多了客气,他也不好再装下去了。起身走出帐篷,客套的说:“哎呀,虞师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没等虞啸卿开口说事儿,他又假模假样的批评了警卫:“小张,这我就要说你了,虞师座不是外人,怎么能拒之于门外呢?”  

“是,团长。”警卫不情愿的低头承认错误。  

他觉得自己没做错,凭什么挨批评?只是慑于团长威严,憋在心里不敢说。  

虞啸卿明知周景在干什么,却也不好揪着不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