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 量子纠缠实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讲师在台上又试了几次进攻对方防火墙,发现都失败了,他抬起头,看向同学解释说道:  

“哦对,我想起来了,上周的时候,有关部门约谈了我们谷歌中国在金陵这边的量子计算机部门,限制了我们量子技术的应用。”  

见同学一脸疑惑,他又说道:  

“当然啦,你们想一想,现在我们掌握的量子技术基本可以攻破所有的普通个人电脑,所有人的信息都会掌握在我们手里,这样强大的技术自然会受到上面的制约。”  

“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如果我们要使用量子计算机技术进入网域,需要在他们那边先备案,所以我们谷歌中国以后不能随意动用量子信息技术,就是这个意思。”  

同学们恍然:  

“这么看来,好像真得很厉害的样子。”  

“这样恐怖的力量就该受到限制,要不然我们群众的隐私权往哪放。”  

“说得好像咱们本来有隐私权似的。”  

大家叽叽喳喳地又讨论起来。  

讲师这段解释有人信有人怀疑,不过讲师巧妙地揭开了这一页,开始讲解后边的课程:  

“我带大家去看一下真正的量子计算机,顺便让你们见识一下量子纠缠的实验。”  

这么一说,所有学生的兴致都被调动起来。  

他们离开了微机室,坐电梯下到地下六层量子实验室。  

来到实验室中心,他们看到整个地下六层正中央都被贯通,整体被钢化玻璃包围,和四周墙壁隔出来大概三米的环形走廊。  

学生们走在走廊上,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中央悬挂了一个巨大的像是吊灯又像是蜂窝的设备。  

设备上最惹眼的是下端连接的数不清的线路,线路虽然繁杂却井然有序。  

每条线路上端都有无数显示灯,像是缩小的高层居民楼的窗子,在里边住着量子比特。  

刚才讲师通过微机室的主机操控的就是这台大怪物,量子计算机!  

学生们惊叹这台计算机实在是太大了。  

讲师笑道:  

“人类第一台经典计算机也是个庞然大物,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可以缩小到芯片大小,这台量子计算机多年后肯定也会缩小到可以随身携带。”  

有学生提醒讲师,不是说要给大家看一下量子纠缠的试验吗。  

讲师笑着带他们来到操控室。  

操控室和楼上的微机室不同,微机室是利用量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而操控室则是从底层控制量子计算机。  

在操控室里,大家可以看到量子纠缠在计算机领域的实验。  

讲师穿上防护服,戴上面具走进实验室,在实验台用激光来激发钙原子,引起级联辐射,产生一对往相反方向“圆偏振”的纠缠光子。  

学生们在实验室的隔壁房间看着电脑,在显示屏上,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被分到两个方向的纠缠光子的各自状态。  

隔壁实验室的讲师通过麦克风对这边的学生说道: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纠缠光子的状态,一个是自旋向上,一个是自旋向下,对不对?”  

这边学生齐声回答说是。  

也不管那边的讲师能不能听到,学生房间里的音箱又响起讲师的声音:  

“现在我操控左边的这个光子,你们注意看了。”  

说完,学生们从屏幕上看到左边的纠缠光子的状态从自旋向上变成了自旋向下。  

一瞬间,右边的纠缠光子的状态从自旋向下变成了自旋向上。  

这两个纠缠光子的状态始终保持相反,似乎他们之间有种超越距离的联系。  

但是从经典力学上根本讲不通。  

讲师从实验室出来后笑道:  

“怎么样?看到实验结果了吧?这就是量子纠缠的单粒子实验。”  

有学生提问道:  

“这两个光子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多远啊?”  

讲师说道:  

“如果抛开干扰的情况,可以无限远。”  

所有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有学生说道:  

“这两个联系的状态可以理解为一个是0,一个是1,也就是说,应用这个理论,我们可以瞬间传输信息序列。”  

有学生立刻反应过来说道:  

“这都超光速了吧?这不符合广义相对论。”  

讲师笑道:  

“这个现象在1935年就被爱因斯坦发现,被其称为“魔鬼般的超距作用”。爱因斯坦一直到逝世,都没找到量子纠缠现象的合理解释,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对此仍一无所知。”  

又有学生想到什么,说道:  

“你们现在可以控制18个量子比特的量子纠缠,那你们就可以传输18个长度的信息序列,是这个意思吗?”  

讲师点头说道:  

“是的,不过光子在刚才我们进行的微观实验中很听话,但受到量子噪声的干扰,量子纠缠在宏观领域十分不稳定,所以还不能应用于远距离传输。”  

学生们唏嘘不已,如果真得能解决远距离传输,那这个世界就真得变天了。  

在电脑这边一直监控谷歌信息中心动静的陈旭听到这里,一下从床上坐起来,他好像有些启发。  

“如果我的代码分身是量子信息的属性,那肯定也遵从量子纠缠的原理,同一源的量子有纠缠效应,也就是说,我的两个代码分身之间是可以超距离传输信息的!”  

“我好像从来没试过两个代码分身之间传输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