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章 老熟人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龙sir的提醒让鲤宪如梦方醒,似乎这才是眼下唯一需要担忧的问题。  

留仙洞老渔村这些年偏安一隅,连开发商都忘记这篇沉睡的土地了。然而海天神木的体量目测不逊于八百里洞天的神木,方圆几十里之内遮天蔽日。恐怕这一回,难以避免“树大招风”了…  

大家正在愣神的功夫,突然从桃花溪的上游传来了孩童清脆的童谣:  

”小鲤鱼,跳龙门,  

南山之上有仙人。  

东篱境中采菊花。  

武陵溪头念诗文。  

金鸡三唱报时辰,  

神木洞里有门神。  

桃源本是仙人冢,  

哪世黄土不埋人。“  

鲤宪众人还没反应过来,鲤小囡一蹦多高:  

“小刘星来了!是小流星的声音!!”  

桃花溪横空出世不到半个时辰,不曾想居然有来客造访。众人翘首往上游望去,果然看见一叶桃木扁舟顺流而下。  

小刘星神气活现地站在船头,划船的自然是爷爷老刘头!同样是秃顶大脑门,老刘头和桃仁和真像是双胞胎兄弟。好在两个人各有标志性的“发型”:  

一个像“南极仙翁”,一个似“火云邪神”。  

五柳先生陶渊明是老刘头的知己,四平八稳地坐在小舟上向鲤宪招手!此刻故人从天而降,鲤宪感到真是一场及时雨。  

桃木扁舟顺流而下,顺利停泊靠岸。鲤宪刚准备上前与二位先生寒暄,急脾气的老刘头噌一声从船板蹦上了岸!  

刘子骥顾不得与鲤宪打招呼,指着桃仁和的鼻子破口大骂:  

“老桃头…”  

老刘头刚一出口,突然发现这个称呼和“老陶头”无法区分,连忙改口道:  

“老…老…还是叫你桃仁和吧!”  

看得出接引大神在留仙洞还是很有威信,桃仁和的脸蛋一阵红一阵白,却被骂的大气不敢出。老刘头继续发作道:  

“你们做的一场好戏啊!乘我和老陶头不在,联手欺负鲤宪这个小娃娃不懂事是吧?桃精是你们出于感恩赠送龙伯桃族,人家龙伯圣姑转赠干儿子也是天经地义。你们居然好意思往回要,这脸得多大啊…”  

桃仁和急的豆大汗珠嘀嗒滚落,本想好好解释。不曾想五柳先生打断了刘子骥的质问:  

“老刘头!这都啥时候了?十万火急,你说话能不能挑挑重点?”  

老刘头似乎这才想起了正事儿:  

“对…对了!你们都把我气糊涂了,咱们老哥俩急急忙忙赶来是因为你们闯了大祸了…”  

头脑清醒,反应机敏的龙sir立即凑了过来:  

“二位大神匆忙赶来,可是因为桃精变身扰动了桃园洞天的清静?”  

老刘头一拍大腿:  

“洞天警务名不虚传,龙sir说到点子上了!你桃仁和从哪里学来的旁门左道,不但诓骗鲤宪的宝贝,还弄出这么一棵妖树来?”  

桃仁和哆哆嗦嗦解释道:  

“据祖上口口相传…”  

桃仁和又要把之前的话重复一遍,被老刘头不耐烦打断:  

“闭嘴!祖上绝不会教你们这等妖术邪法,如今这棵妖树可是要把八百里洞天祸害惨了!”  

鲤宪和桃仁和听到此处均惊愕不已。神木祥光普照,海上人间一片祥和,这妖树从何谈起?  

鲤宪突然先到一个问题:  

“刘子骥先生,如果晚辈记忆不错,这桃木扁舟乃是您在人间渡口摆渡桃花仙人的。今日为何有雅兴来人间泛舟?“  

老刘头一拍大腿:  

“一言难尽啊,我和老陶头原本可没打算来找你的。今日洞天突然天降异象,阴晴雨雪,朝晖夕阴,乾坤颠倒,桃花溪水倒流…”  

鲤宪惊诧道:  

“看来八百里洞天的光阴确实不是永恒凝固的,今日不知为何从休眠中觉醒?”  

陶渊明怕老刘头越急越说不清楚,主动接过了话题:  

“当时我和老刘头在东篱境下棋,突然神荼郁垒二位神将慌慌张张前来。我当时就知道事情非同小可,因为这二位终年镇守洞天神木,平日极少擅离职守。”  

老刘头淘气地补充道:  

“没错!这哥俩上次跑来我们这儿避难,还是因为鲤泽天大闹洞天,揍得他们屁滚尿流…”  

老陶头瞥了老刘头一眼:  

“你这老小子就爱揭别人的短,留点口德吧!别妨碍我说正事儿…”  

老刘头不吱声了,老陶头重新整理思路:  

“这哥俩喘了好一会儿,才告知是奉老祖宗之命而来、我们哥俩二话没说,顺流而下与哥俩一起来到神木下。这才看见了刚才提到的天降异象,更匪夷所思的是神木居然起了变化…”  

鲤宪与所有人都预感到大事不妙,众人屏住呼吸关注事态的进展。老陶头确实比老刘头沉着,十万火急下说话依旧有条不紊:  

“我们老哥俩抬头一看吃惊不小!桃花神木如同灰暗的天色一般蔫了下来,无边落木萧萧下,枯枝败叶落满了桃花溪。无边的花瓣雨不待落地便化为一道粉尘…”  

鲤宪脑子嗡地一下:  

“桃精在人间刚刚复苏,洞天神木就开始凋零枯萎了。这其中有何关联吗?”  

老陶头答道:  

“我们也正在胡思乱想,二位神将传达了老祖宗法旨。说是让我们哥俩速去调查神木异象的源头…”  

鲤宪眼前一亮:  

“你们二位是受我外公差遣来找我的?“  

老刘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