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桃二代的故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鲤宪正在纳闷,忽然听见身后一针喧嚣的水声。一群五颜六色的锦鲤从彩虹桥上鱼跃而下,落地后扑腾两下,立即变身人形。鲤宪仔细辨认后笑了,都是老熟人了!  

头一个变身的便是那个书生模样的桃行之,后面的桃先勇、鲤先福、鲤少基等人也十分眼熟!怎么不到一天的时辰,大家都回到这里聚齐了?  

众人看到鲤宪兄妹,也纷纷亲热的围上来打招呼。还恭喜鲤宪救父成功,喜得宝贝妹妹!鲤宪十分困惑不解的问众人:  

“这些事情如何在洞天之内尽人皆知的?”  

老刘头解释给鲤宪听:  

“八百里桃源是没有秘密的,每个人都是神木血脉,同气连枝。一个人的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鲤小囡一降生就认得你这个哥哥,还能认识我们俩老头。就是因为小囡保留了桃族的通灵血统。你和老爸在域外太久,故而已失去了这份灵性!”  

不等老刘头讲完,桃行之兴奋的向鲤宪道喜:  

“金鲤子垂死复生,我们听了都很开心。你爹是我们十分敬仰的大好人!按照族里阶级,所有普通鲤氏族人都得叫你一声少主人!”  

桃行之指了指身后一黑一白两个中年男子,鲤少基和鲤先福立即来到鲤宪兄妹面前倒身下拜:  

“鲤氏庶民参见少主子,少公主!”  

鲤宪吓的赶紧将二人搀扶起来,鲤小囡却心安理得的享受族人的大礼,公主气场十足!  

鲤宪往大家身后一看,一起同行的三十五名桃花仙人悉数到齐,不禁大惑不解:  

“我亲眼看着大家元神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可是如何才一日光景,就都回来这里了?”  

众人的表情十分惊奇,桃行之答道:  

”鲤少主还不习惯桃源的时辰运转,无论你在八百里洞天生活多久,时辰都是静止不动的。以彩虹桥为界河,对岸是桃源的时辰,这一边确是人间的光阴!来时同行的桃花仙人,也必然是同一车回归!“  

担心鲤宪还是觉得迷糊,老刘头补充道:  

“正如你在东篱境悟出来的道理。人间的光阴是单行道,而八百里洞天的光阴是立交桥。因此与你同行的人无论在桃源里滞留多久,你们回到这里的时间必然交汇在一个点上!”  

鲤宪点点头:  

“也就是说我们回到鲤鱼门站的时候,还是昨天下午的时光?”  

众人点头称是,此刻车厢里传来报站广播:  

“来自八百里洞天的乘客请上车。下一站,鲤鱼门站,车门即将关闭,谨防夹伤!”  

桃花仙人们列队上车,大家恭敬的请鲤宪兄妹先上。老刘头爷孙俩在身后频频招收挥别。  

鲤小囡与小刘星已经有了交情,不舍的说着孩子间道别的话。鲤宪眼眶中再次转着热泪,回头向老刘头再次鞠躬行礼!  

小刘星唱起了歌谣,众桃花仙齐声应和着:  

”小鲤子,别慌神。  

咸鱼翻身天下闻。  

未经贫苦难成人,  

不受打击老天真。  

抓稳坐好莫眨眼,  

下一站,鲤鱼门!“  

这是鲤宪第一次见到爷孙俩时,老刘头唱过的歌谣。如今听来却倍觉伤感。他想起了老刘头的话:  

“保住了金鲤一脉,也是为八百里桃源留住了一丝希望!”  

尽管鲤宪依旧对自己的使命十分懵懂,但是他期待着尽快解开所有的谜团!  

兄妹俩在脉脉温情的气氛中踏上回程之旅。车门关闭的一瞬间,还能听见小刘星奶声奶气的的呼喊:  

“鲤宪哥哥,小囡妹妹,加油!”  

有了来时的经验,回程的鲤宪和众桃花仙一样淡定。窗外依旧一片电光火石,伴随着一声声轰隆隆的爆破,车厢层层穿越神秘的位面。担心鲤小囡会害怕,鲤宪紧紧抱住了妹妹。  

不料鲤小囡再次鄙夷的瞥了哥哥一眼:  

“你到底是怕我出危险,还是给自己壮胆?”  

车厢里爆出桃花仙人们开怀的笑声。桃行之的座位就紧挨着鲤宪兄妹,他凑上前去和鲤小囡说:  

“哥哥没有你神通广大,日后你可要保护好他哦!”  

鲤小囡得意的拍了拍小胸脯:  

“那还用说?我们老鲤家都是女人保护男人的!谁敢欺负我哥哥,看我打不死他!”  

人高马大的鲤宪从小到大没受过啥欺负,没想过需要谁罩着自己。他反倒对这个霸蛮的妹妹忧心忡忡,回去后千万可别给自己闯祸…  

失重感逐渐减弱,车窗外透出地铁站柔和的灯光。鲤宪知道鲤鱼门站到了。还是熟悉的3号车厢,还是熟悉的地铁五号线!  

车门打开,人间的乘客纷至沓来。桃花仙人们的表情渐渐忧郁起来,此刻开始,他们成了他乡客…  

桃行之显然是轮回人间的常客了,依旧谈笑风生。他打开了另一个话题:  

“回去后,你们兄妹俩有啥打算?”  

鲤宪从容的答道:  

“继续过日子呗,鲤记甜品还得靠我维持下去。欢迎大家有时间来捧场!”  

桃行之笑道:  

“你父亲不想让你活在桃源后裔的圈子里,所以你和大伙儿都很陌生。其实他过去经常来看望我们,我们也常去鲤记甜品光顾。尤其你们父子俩在海昌街开大排档的日子,不少桃源弟兄过去帮衬生意。那时候你还小,不会记得我们。”  

原来十几年来身边一直有来自桃源的伙伴,只是父亲从未对自己讲起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