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汽车?(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儿臣参见父皇与母后,不知这般着急召唤孩儿过来,可是有何要事?”  

略微喘息一下之后,李承乾这才赶忙问道。  

“朕准备禅位于你!”  

李世民的直接说道。  

这句话犹如惊雷般在李承乾耳等炸响,让李承乾精神一阵恍惚。  

不过,李承乾很快便反应过来,连忙跪伏在地上,一脸惊恐。  

“孩儿惶恐,不知孩儿做错了何事,竟引得父皇这般?只要父皇身体健硕,孩儿愿一直为大唐东宫太子,辅佐父皇治理大唐!”  

沙发上,李世民下意识紧皱眉头,他就知道会是如此!  

而一旁的长孙皇后,也是内心叹息一声,看着自家那个已经吓的浑身颤抖的好大儿,满脸怜惜。  

世人皆羡慕皇家,却不知皇家之人整日生活在胆战心惊之中。  

“你切起来,慢慢听朕絮说!”  

“多谢父皇!”  

李承乾缓缓起来,但却是怎么也不敢坐下。  

说实话,他不是没有幻想过父皇禅位之事。但是,一想到他这位父皇是如何上位的,他就忍不住心底发寒,不敢有任何幻想。  

而今日,他这位父皇嘴中的禅位一事之出,他心中想的第一件事,便是他这位父皇想要压一压他在朝中的权势!  

李世民可不知李承乾在胡思乱想什么,而是继续自顾解释道:“禅位之事,朕早在年前,就已经与玄霸说过。此事上,玄霸也是赞同。  

等到今年,春耕之后,朕将那五万大唐子民迁移往澳洲,朕便再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做。  

看着魏征、秦琼、窦诞、杜如晦还有申国公高士廉这些老臣相继辞世,再加上玄龄与辅机等人的身体状况日渐不好,朕也不想在面对朝堂上那些新面孔。  

于是,朕再次思前想后,刚刚与你母后商议了一下,这才将你喊来。  

朕禅位之事,心意已绝!”  

听罢,李承乾心中稍微一松。  

不过,仍是一脸坚决。  

“启禀父皇,可否给孩儿两年时日?”  

“嗯?”  

李世民脸色一怔,下意识眯起眼睛,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连忙解释道:“回父皇,孩儿虽是大唐太子,但却是我大唐好多疆土都没看过。尤其是远在海外的澳洲、吕宋岛、天竺、林邑,甚至是大食,孩儿一概不知,实在是有愧于大唐太子这个尊位。  

因此,孩儿想去巡视一番这些个地方,回来之后,才有资格成为我大唐的皇帝!”  

说完,便一脸期待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则是静静的看了李承乾半晌,这才露出一丝笑容。  

“善!大善!此事,朕准了!想要成为我大唐皇帝,怎能不知我大唐疆土?朕给你三万大军,派遣最精锐的水师,任你巡视大食、澳洲、吕宋岛、天竺、林邑!  

只待你一回来,便是成为我大唐皇帝之日!”  

“多谢父皇!”  

李承乾大喜。  

其实,现在对于那座皇位,他并没有那么急切的心情。  

而现在,他在朝中的势力庞大,也都是无奈之举。  

凡是有点眼色的人,都能看得出,他李承乾在大唐的太子之位,已经无可动摇。  

甚至,那两位长孙皇后嫡出的大唐皇子也都没有生出什么争夺大位的想法。  

因此,很多年轻有才干的官员,都会下意识的向李承乾表示忠心。  

对于这些大唐的未来能臣,李承乾也不能故作矜持,不去接受!  

于是,慢慢的便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官员寻上李承乾。  

但是,现在的李承乾与李世民都是一样的心态,随着美洲、澳洲、大食的出现。  

李承乾也不再盯着大唐这么点底盘,反而将心思,放在了整个天下。  

这里的天下,是晋王叔给他展现的那个庞大浩瀚的天下!  

尤其是,随着这十多年,李家庄那座锻造坊内逐渐开始制作完成的那几件神物,李承乾心中更是激动。  

在告别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之后。  

李承乾便回到东宫。  

随后,召集一众长安城内与他关系较为密切的官员。  

“殿下要带兵出海,巡查大食物、澳洲、吕宋岛、林邑?”  

听完李承乾的话语之后,王玄策、长孙冲、杜构、房遗直、李崇义等人都是脸色一惊。  

大海之中有多大的危险,他们早在十多年前,便有过深刻的体验。  

“正是,孤身为大唐太子,连我大唐海外这些大洲、小国都没去过,实在是有愧为我大唐储君!”  

李承乾解释道,只是圣人要给他禅位之事,李承乾并未说出来。  

王玄策与长孙冲几人,倒是从李承乾的嘴中察觉到什么,但是并没发问。  

“此次,我等跟随殿下出海!”  

“善!”  

李承乾也同意。  

有王玄策与长孙冲等人随着他,他也比较安心些。  

一日后。  

朝廷诏令下达青州、海州、苏州等大州。  

大唐东宫太子李承乾率领三万大军巡视大食、澳洲、吕宋岛、林邑等蛮夷之地,征召两万水师。  

诏令所到之处,大唐各地又开始沸腾起来。  

能不能在这些蛮夷之地赚到军功与钱财不说,仅仅只是一路护送太子,能与太子殿下这般近距离相处两年之久的时间,便足以让很多人争先恐后。  

哪怕没有入了太子殿下的眼,但只要能入了跟随在太子殿下身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