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还有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禹公子,请留步。”水,哦不,隋先生忙道。  

这个时候,禹同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世家想要存活,谁都不能依靠。也就是说,禹同不接受江国的任何帮助。那买卖也算是不存在了。  

即使如此,隋先生还是叫住了禹同。  

是因为禹同道出了他的身份吗?  

这个确实令人惊讶,明明已经戴上了人皮面具,穿上了商人的衣服,还是被禹同认了出来。  

但这个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禹同刚才的理论,确实是对的,但…  

“禹公子,江国的王上从来没有要吞并世家的打算,江国的世家都好好的,王上从来都没有打他们的主意。”  

“确实,江国没有这么做。”禹同停住脚步,回过头,看到隋先生的表情缓和下来,“但是,这不代表他以后不这么做。”  

听完后,隋先生的表情又变了,他颤抖道:“不会的,不会的。”  

隋先生为什么颤抖?  

因为他也是世家子弟,江国隋家的大少爷。十年前,隋家的势力与墨家差不多,但十年之后,迟国打压墨家厉害,而江国那边,因为隋先生娶了江国的公主,隋家的势力更上一层楼。  

如果禹同的话是真的,隋家大厦将倾,下场就和迟国的武家一样。  

而且,他隐隐感觉到,他们隋家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和武家有一样的下场。  

虽然这是直觉,没有任何依据,但他能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能力当然是必须的,直觉更加重要。  

隋先生的能力不算最顶尖,却依靠直觉,踩着别人爬到了驸马这个位置。  

他的直觉告诉他,隋家要倒,而且会倒在王上的手里。  

一个世家怎么能和朝廷抗衡,隋家再怎么挣扎也难逃厄运。  

人是很奇妙的,他们有时只会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同样,不想相信的不会相信。  

隋先生一直告诉自己,不会的,不会的。之前还能压住这个不安,但听到禹同这些话,不安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快要压不住了。  

禹同又道:“武家灭后,迟国的国力确实是增强了,虽然有些人为武家打抱不平,但这些声音很快就会被时间淹没。迟国的国力一增强,其他国家恐怕会纷纷效仿,到那时,世家的时代恐怕就会结束。”  

隋先生反驳道:“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只有迟国这么做?其他十二国都没这么做。”  

禹同道:“第一,迟国的耕地最少,世家势力最弱,最容易灭之。”  

“第二,其他国家的世家势力更加复杂,更加盘根错节,想要灭了他们要下更多功夫。”  

“第三,如果有某个国的王上公然要灭掉世家,周边邻国就像你们江国那样,暗中支持世家,劝降世家。”  

迟国对付武家的时候,邻国为什么没有反应呢?  

武家在大陆最北边,周围没有邻国,而且不是战略要地。所以没有邻国暗中支持就被灭了。  

这也说明了,这四个邻国,不是为了保护墨家而出手,而是为了自身利益。  

靠禹同一个人就能护住墨家,何必要和别国人做交易呢?  

“我跟你说了这么多,是看在你和墨家做生意,诚意十足的份上。劝你早做打算,不要因为你的驸马身份犹豫不决。”  

“然后…”禹同把目光移到门口,门口处有很多穿着护卫服的人堵在那里。  

隋先生随着禹同的目光看去,瞪大眼睛。  

“你们来干什么,快退下!”  

这些护卫一动不动。  

禹同道:“隋先生,听说过净尘会吗?”  

“略有耳闻。”隋先生说完,瞪大了双眼,他不敢猜下去了,真的不敢猜下去了,每一次猜测都是对的,但内容令人绝望。  

禹同道:“先让别人看到我和江国使者会面,然后再暗杀我和江国使者。能够杀死我固然好,杀不死也没关系,只要能杀掉江国使者就没问题了。江国之所以派身份尊贵的驸马去,是因为你们背地里搞鬼,如果是个无关紧要的小官死在迟国,给点赔偿就能应付过去,如果是驸马,就不一样了。这样就能成为迟国江国开战的理由。”  

“想法是好的,不过你们能得手吗?”  

一个假扮护卫的净尘会杀手快速冲到禹同面前,一刀刺入禹同的胸口。  

本来要说,你比听说的弱不少啊。  

结果…  

那个杀手口吐鲜血,看着自己胸口上的刀伤,一脸不敢置信。  

禹同活动了一下手臂,说道:“你们的情报工作做的不行啊,还拿这种货色对付我?”  

其实这话冤枉净尘会了,把别人变成小号的情报,能飞的情报,都被禹同拦截了。  

净尘会的人只知道,禹同不会武功,但速度很快。  

刚才那个杀手自信比禹同速度更快,所以想都没想的冲上去,结果悲剧了。  

“禹公子小心!”隋先生的话音刚落,禹同的上方不知何时冒出来一个杀手。  

得手了!  

这个杀手心潮澎湃,因为净尘会传来消息,谁能杀掉禹同,就能升到“零”部,这个分部是净尘会精英所在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所有净尘会成员的梦想之地。  

可不知为何,这个杀手离禹同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杀手的内心在咆哮。  

禹同用“空间扭曲”压缩和这个杀手的空间。肉眼看上去,和杀手的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