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矿山大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来到主院后,一家四口寒暄了几句。  

禹同辛岚二人入座,开饭。  

禹同还是那个吃相,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改了。当然,这里也有老丈人纵容的原因。  

一盏茶的功夫,禹同靠在椅背,眯着眼。  

“人生三大享受”之二便是吃饭。  

禹同很满意墨家的伙食。  

“同儿。”老丈人开口了。  

禹同睁开眼,看向了老丈人。  

“父亲,您说。”  

老丈人道:“明天带你去一个地方,寅时起床。”  

寅时?凌晨三点?  

不!我的懒觉啊!  

但看着老丈人那一脸郑重的样子,禹同收起笑脸,道:“知道了。”  

今天晚上享受不到睡觉的乐趣,禹同感到缺了点什么。扭头看着辛岚,恢复了笑脸。  

还有“人生三大享受”之三,很多人是无法享受到的。  

禹同用这个理由安慰着自己。  

转天的寅时,禹同被辛岚从床上叫了起来。  

吃过早饭,老丈人带着禹同登上了马车。  

马车里,没有辛岚,没有膝枕。这里的世界科技不发达,没有手机,没有wifi。  

禹同第一次意识到坐马车这么无聊。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停了下来。  

禹同下马车看了看宅院的大门,比墨宅的气势稍微弱了点。再看了看大门口上面的牌匾,牌匾上只写了两个字:墨园。  

“这里是长老会居住的地方。”老丈人解释道,“同儿,跟我进去。”  

禹同点头,紧跟在老丈人身后。  

下人们看到是墨家家主来了,没有阻拦。  

进入墨园后,禹同向四周张望,布局和墨宅稍有不同,风格都差不多。  

禹同不懂什么园艺,自然也就看看热闹罢了。  

二人进入主院,看到屋内坐满了人。坐着的人多是年长者,零星的几个中年人。  

他们身后站着年轻人,要么是小辈,要么是护卫。  

禹同第一次见到他们,分不清楚。  

“你怎么来了?”  

禹同一怔,用看傻子的目光看着那个中年人。  

老丈人可是墨家家主,你这么说话不怕吃苦头吗?  

虽然禹同有时候在老丈人面前说话同样没什么礼貌。  

老丈人冷笑:“怎么,几个月没见长本事了?见了家主都可以这样大呼小叫了?”  

那个中年人吃了瘪,闭上嘴,盯着老丈人,眼睛里夹杂着愤怒和嫉妒。  

见中年人闭上嘴,老丈人轻哼了一声,转过头去,看着禹同。  

“同儿,这是我的庶弟,墨弘渊。你可以叫他庶叔。”  

“你!”  

墨弘渊,莫宏愿。  

禹同思忖了片刻,点头道:“庶叔好。”  

中年人脸上假笑,心里愤怒化作蛟龙,翻江倒海。  

禹同,四天前还只是个平民,在他眼里如同蝼蚁。  

不知道墨弘懿看上了他哪点,不顾及长老会的反对,就将嫡女许配给了他。  

如今的禹同在墨家算是半个嫡亲。  

墨弘懿利用嫡庶之分,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禹同狐假虎威,跟着墨弘懿在他头上作威作福。  

这个“庶”字,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  

他自认不比嫡兄差到哪去,就是因为自己是庶出,处处被嫡兄抢占资源,强占先机。  

如果起跑线相同,资源相同,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所以,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字就是“庶”字。  

中年人想破口大骂,想打禹同的脸。  

可环境不允许。  

屋中,长老都在看着自己,只要做了出格的事,就会受到处罚。  

禹同看着那个中年人,着实有趣。他想要骂人,却骂不了。想要打人,却打不了。  

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忍住坏笑,说道:“庶叔,我才知道父亲有个庶弟,没有及时给您老请安,别介意啊。”  

“庶叔,我大喜的日子怎么没看到您老人家呢。”  

“庶叔,禹同会治病啊,您老有病吗?”  

“庶叔,您和父亲长得不太像啊,真的是亲兄弟吗?”  

禹同和这位庶叔刚见面,为何如此剑拔弩张呢?  

禹同给墨弘懿解毒之前,听到过周围人的流言。  

嫡兄病倒,庶弟上位。  

流言毕竟是流言,禹同起初没信。但治好了老丈人和丈母娘后,多多少少听到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禹同开始思考此事。  

老丈人倒下后,最大受益者就是他平辈的兄弟。  

而老丈人墨弘懿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就是这个庶弟,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他给老丈人下毒的嫌疑最大。  

不过,之前的都只算是禹同道听途说,禹同没有全信。  

直到禹同看了这位庶叔的设定栏。  

他的老底全部暴露在禹同的眼前。  

其中,他的设定栏有这么一句话:嫉妒嫡兄地位,想要取而代之。  

敢害老丈人,看我怎么玩儿你!  

墨弘懿看着自己的庶弟,脸由红变黑,都快要滴出墨来了,于是打断禹同,道:“咳咳,同儿,这位是长老会的大长老。”  

禹同觉得还没玩够,不过没关系,来日方长。  

“大长老好。”  

墨弘懿又道:“这是二长老。”  

禹同经过老丈人的介绍,一一问候了屋内中的长辈。  

老丈人做到了首位,禹同站在老丈人身后。  

屋内的人都躬身行礼,表情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