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超过了无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两个时辰前。  

“老爷,墨秋传来的消息。”  

书房内,一位身穿黑袍的中年男子坐在首位,一身英气,目光如炬。接过纸条,用眼快速扫了一遍。  

“通知墨游,领一队暗卫前去支援。”  

“是。”  

等到下人离开,中年男子又开口道:“墨业。”  

“属下在。”身穿黑色劲装男子跪在中年男子面前,“主子有何吩咐。”  

“通知众门客,一刻钟后来议事厅。”  

“是。”  

随后,中年男子站起身,走到窗前,负手而立,眺望远方。  

理好思路后,回到桌案旁,拿起毛笔,奋笔疾书,写了封信,用专门的封蜡将信封封好。  

“来人。”  

一名下人推开门,朝男子跪了下来。  

“小的在。”  

“托人将信交给欧阳院长。”  

“是。”  

下人离开后,中年男子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抱歉啊辛岚,因为我蜜月泡汤了。”  

夕阳西下,阳光打在禹同的身侧,仿佛给禹同镶了一层金。禹同双臂高举,双手握住辛岚的胳膊,慢慢扶下马车。  

成婚那晚,禹同就告诉辛岚在他们老家,结婚后是要去度蜜月的。  

但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蜜月胜地,禹同该领辛岚去哪里呢?  

禹同灵光一现,便问了辛岚以前去过哪里。  

然后制定出了一条旅行路线。目的地大多为辛岚以前去过的地方。  

为什么选那些地方呢?  

宣示辛岚的所有权啊,作为老公的权利。  

再秀秀恩爱,虐虐那里的单身狗什么的。  

薪州城中的麟轩书院算是一处,辛岚经常带着闺蜜去那里与朋友饮茶论诗,于是便把薪州城作为蜜月的第一站。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刚一出门就遇到杀手。  

虽然杀手是冲着禹同去的,但谁又能保证杀手不对禹同身边的人下手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哪有让老婆冒险的道理。  

于是禹同让车夫掉头,直接终止蜜月计划。  

辛岚觉得去哪都无所谓,于是说道:“夫君不必道歉,只要在夫君身边就可以,度蜜月却是次要的。”  

而禹同想岔了,心道:贤妻啊,如果我是古人的话,必会有此一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禹同心里一阵感动,决定补偿妻子,说道:“等我领着你见到妈,一定还你十二个蜜月。”  

辛岚听到这话后眼前一亮,让辛岚眼前一亮的不是十二个蜜月,而是夫君的母亲,辛岚的婆婆。  

以前,辛岚听禹同讲过以前的故事,故事中的婆婆在她心目中,算是一位奇女子。  

而此时,禹同有带她去见婆婆的打算,她萌生出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在这位奇女子婆婆面前表现自己。  

于是辛岚微笑着点点头。  

看到这一幕,墨宅大门口身穿黑色长袍的中年男子抚着胡须,一脸欣慰的笑。  

在他身侧,站着一名长相与辛岚相似的女子,只不过在气质上比辛岚更成熟,更富有母性。这位女性正掩嘴而笑。  

看到此二人,禹同有点尬。  

辛岚为了打破尴尬,率先开口。  

“爹爹,娘亲。”  

于是禹同跟了一句。  

“父亲,母亲。”  

门口的男子是辛岚的爹爹,禹同的岳父,墨家的家主,墨弘懿。  

女子是辛岚的娘亲,禹同的岳母,秋家的嫡小姐,秋毓芳。  

这二人将女儿墨辛岚,嫁给禹同。  

因为这四个字很重要,所以再说一遍:嫁给禹同。  

对,禹同不是赘婿。  

而且,当初这门婚事是辛岚的父母主动向禹同提的。  

而那时候的禹同根本没想结婚的事。  

禹同被无缘无故杀死后,成为灵体,不知被什么无形之力拉到了这个世界,然后绑定了系统。  

禹同一心想恢复人身,增强实力,回到原来的世界。  

为了不让妈担心。  

其他的事都可以为它让路。  

为什么禹同改主意了?  

禹同以前上大学没搞过对象,以为工作之后还能搞。  

结果,呵呵。  

禹同那时候后悔了。  

当辛岚的父母提出这事时,禹同有些心动,但仔细一想,不应该是这个套路,难道有诈?  

于是禹同提出了种种假设。  

辛岚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辛岚风评不好,嫁不出去?  

辛岚不是完璧?  

辛岚有花柳?  

辛岚被人逼婚拿自己当挡箭牌?  

辛岚是个拉拉,为了隐瞒这事拿自己当幌子?  

辛岚不是女子?  

然后,禹同一条一条的将这些假设推翻。因为他有系统,是人形自走挂。  

禹同为了不漏任何的细节,一个字一个字的确认墨辛岚设定栏里的内容。足足花了两个时辰,把辛岚看红了脸。  

确认辛岚的设定毫无问题后,禹同同意了。  

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  

比如入洞房的换成了别人之类的。  

当禹同确认到红盖头下面的事辛岚本人之后,彻底的放下了心。  

禹同到现在没想明白,这两口子什么脑回路。这个时代明明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一个世家的嫡小姐,薪州第一才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嫁给一个平民。就算会治病,地位也对不上。没见过有哪个病人把女儿嫁给治好他的医生。  

之前禹同治过的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