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狐妖三难伯邑考(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靖的心思细得很,很快就想明白,阐教摆下这么大阵仗是为了什么,当然不敢违了燃灯道人的命令。  

他回了陈塘关,取了殷夫人,收拾了细软,带着几个亲信便挂印离了陈塘关,隐居在乡间不提。  

三位仙人一阵寒暄后也就此分别,文殊广法天尊随太乙真人去了金光洞赏莲,而燃灯道人则回了昆仑山覆命。  

伯邑考带着贡品,在路上一路急行,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只用了一个月就来到了朝歌城外。  

要知道,古时候出远门可是门苦差事,所以才有穷家富路、旅字为苦的说法。  

从西岐一路行来的随从们,眼见到了目的地,都松了一口气,心想着总算可以休息几天了。而伯邑考的心思却越来越沉重。  

因为,他的困难还没开始!  

来到朝歌城外,伯邑考没急着进城,而是先派心腹去费仲和尤诨府上各送了一份大礼。确定两人收了礼物之后,他才又带人进了朝歌城,住进了驿馆。  

入城当天,他就问明了相府所在,亲自持了拜帖去见亚相比干。  

为什么伯邑考要去见亚相呢?  

那是因为前任首相商容死后,首相的位置就一直空着,纣王没再给自己找个碍手碍眼的人。  

可是,比干看了拜帖,却把伯邑考晾在了门外,回话就是一句“不见”。  

这可把伯邑考急坏了,他想见纣王,总得找个说话有份量的大臣引见。  

离开西岐之前,散宜生曾经嘱咐他,到了朝歌城,除了纣王之外需要在意的就三个人。  

给费仲、尤诨二人送礼是让他们不坏事,而想要成事,就要去找跟姬昌素来交好的亚相比干。  

可是亚相比干闭门不见客,真是急坏了他。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要没了比干引见,他还真是心里没底。  

伯邑考回了驿馆,怎么也想不明白,之前还曾私下帮姬昌寄信的比干,怎么就不肯见他了呢?  

想了一夜,伯邑考也没得出答案。他有想过再找其他人引见,可是朝歌城里他是两眼一抹黑,并不认识其他贵人。  

他有心走官方流程,递交奏折面见纣王,可又得了吏员提醒,“大王前一次上朝看奏折,还是三个月前的事了!”  

他当然不想等那么久,于是他在无奈之下,选了个最笨的办法——带着奏章堵在了午门外。  

他就想着,有哪位大臣路过,能带他进宫。可谁能想到,他就这样每天从早晨日出站到傍晚日落,一连站了四日都无人搭理。  

直到了第五日早上,实在看不下去的亚相比干才纵马来到了午门前,见了伯邑考。  

之前比干为什么不肯见伯邑考呢?  

因为比干是个大大的忠臣!  

有人说,不对啊,忠臣不更应该立马出来帮伯邑考救出姬昌吗?  

这就得说到现在商朝的局势,北边有闻太师讨伐多年未果的袁福通,东边有为父报仇的姜文焕,南边有为父起兵的鄂顺。  

就西边还算安稳,没有兵乱。  

比干确实是跟姬昌交好的,而且也是愿意相信姬昌对商朝的忠诚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姬昌被囚之初跟纣王求情,更是在这七年里为姬昌多次传递家书。  

可是,他也担心,如果姬昌就这么被救回去了,会不会为报这七年之囚而兴兵造反呢?  

他不想把商朝的国运赌在姬昌的忠诚上,就想保持现状,不肯帮助姬昌逃离朝歌。  

所以他才会对伯邑考闭门不见,更是私下交代了朝内当值的官员,不要搭理伯邑考。  

只是,当伯邑考用了笨办法,一连在午门外站了四天后,他也扛不住了,只得出面见了伯邑考。  

因为若是伯邑考继续这么坚持下去,这消息总有一天会传进纣王耳里。不管纣王作何反应,都不会比他亲自引见的情况更好。。  

所以他才被迫,替伯邑考引见了纣王。  

纣王沉湎后宫之乐,不肯上朝,朝中琐碎政务就落在了亚相比干的头上。遇到比干做不了主的事,他就会入后宫,面禀纣王,就象现在伯邑考的事。  

这一次,他入后宫时,纣王正和苏妲己在摘星楼上喝酒享乐。听到西伯侯姬昌的儿子带了贡品来给父亲赎罪,纣王心情不错,便宣了伯邑考觐见。  

伯邑考上了摘星楼,对纣王当面陈词,可说是情真意切,话里一片忠心和孝心把纣王说得心动。  

纣王意动,正要下令放了姬昌回西岐,不防一旁的苏妲己突然走出了隔绝外臣视线的帘子,来到了纣王身边。  

纣王有些意外,只当是苏妲己一时好奇,便开口解释,说面前是西伯侯姬昌的长子伯邑考,来朝歌纳贡替父赎罪。  

伯邑考见有女眷出来,也立马低了头,并不敢多看。  

谁知道这妖狐苏妲己却对纣王说道:“妾闻西岐伯邑考善能鼓琴,真世上无双,人间绝少。”  

紧接着在狐妖的撺掇下,纣王命伯邑考上前用琴弹了一曲,琴声确实是人间少有,被纣王赞为“尽善尽美”。  

原著中还说,伯邑考的琴声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于是狐妖借着学琴的名义,让纣王留了伯邑考在宫内,更是借着学琴的机会,故意勾引伯邑考。结果伯邑考坐怀不乱,几次出言驳斥。  

原著中说,狐妖是见了伯邑考年轻貌美,起了邪淫之心,才设计要留伯邑考。  

可是实际上呢?  

怎么可能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