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探秘01:从辟地开天的赵公明,谈本书的实力设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看标题,很多人就要问了,你莫不是在开玩笑?我们承认赵公明很强,靠着定海珠能撵得燃灯道人到处跑。  

可你要说他,参与过开天辟地,有些过了吧?  

开天辟地是盘古,关他赵公明什么事啊?  

但今天要说的,还真就是在封神演义中,死在散仙陆压的钉头七箭书之下,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武财神——赵公明。  

别急,咱们先看原著!  

赵公明失了定海珠后,去找三宵借法宝,原著有这么几句话:  

“吾将定海珠祭起,燃灯逃遁,吾便追袭。不意赶至中途,便遇散人萧升、曹宝两个无名下士,把吾二物收去。自思:辟地开天,成了道果,得此二宝。”  

“辟地开天,成了道果”,难道这赵公明是在自己妹妹面前吹牛?  

先别急,我们再看看别的。前面赵公明对阵燃灯道人时,两人的对话里也有其他线索。首先是赵公明夸自己截教的一首诗:  

“混沌从来不记年,各将妙道补真全。当时未有星河斗,先有吾党后有天。”  

这里写的是先有截教成立,在开天辟地之前!  

然后还有这句赵公明自夸本领的诗:  

“能使须弥翻转过,又将日月逆周旋。后来天地生吾后,有甚玄门道德仙!”  

这句“后来天地生吾后”就有意思了,可以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天地生在吾赵公明之后,也就是天地的出生要晚于赵公明的出生!  

若是按这个解释,那就是赵公明年龄挺大,出生在开天辟地之前,那就确实有可能参与过开天辟地这项大工程。  

毕竟,原著也只是说,太上老君曾开天辟地,并没说他是唯一一个开天辟地的人。  

但是呢,结合许多线索,作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也就是:  

后来天地生出我赵公明之后!  

为什么会有这种解释,而且作者还认为这种解释更合理呢?  

我再给出另外一个概念,在封神书中,开天辟地不只是形容最早天地开辟的词语,还是修行中一个阶段,或者是门槛的名称!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赵公明的那几句话就可以这么理解了:  

“辟地开天,成了道果,得此二宝”。  

意思是,我赵公明完成了修行中名为“辟地开天”的过程,修行有成,又得到了定海珠和缚龙索两件宝贝!  

能使须弥翻转过,又将日月逆周旋。后来天地生吾后,有甚玄门道德仙!  

意思是:我赵公明先有了翻山倒海的本事,又过了逆转日月这个修行阶段,再到后面我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修行,获得新生,你们这些所谓的玄门道德仙就不被我放在眼里了!  

看看,是不是这种解释更合理?  

这转变有点太突然,怎么开天辟地这个词,就成了修行中阶段的名称,书中还有其他证据吗?  

我在翻阅封神演义原著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有些人的法宝名称,居然是相同的。甚至不是同一个教派内有重名的法宝,而是两教之间。  

这个法宝的名字,就是线索!  

九龙岛四圣,是闻太师伐西岐请来的第一拨人。四个人分别是王魔、高友干、杨森和李兴霸。  

姜子牙出山,有七死三灾,第一死就是死在了王魔的开天珠之下!  

看到了没,王魔的法宝叫做“开天珠”!还不止一个,杨森的法宝也叫开天珠!  

那有没有辟地珠呢?有,李兴霸的法宝名字就是这个。  

那另一个人高友干的呢?他的稍稍不同,叫混元宝珠!  

混元,混沌,是不是很像?  

这四个人的法宝,分别以“开天”、“辟地”和“混元”为名,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  

他们都是截教的,阐教的呢?  

封神第二男主角——申公豹的法宝,巧了,也叫“开天珠”!  

原著第七十二回广成子三谒碧游宫中,申公豹追打姜子牙有原文:  

“话说申公豹赶上子牙,打一开天珠来,正中子牙后心。”  

那两教中人法宝有以开天、辟地为名,能说明什么呢?  

正是说明了“开天”、“辟地”、“混元”这些词语,其实是修行阶段的名称。  

封神书中提到神仙,就绕不过这么两个词:三花聚顶和五气朝元,或者说是顶上三花和胸中五气。  

在三宵的九曲黄河阵中,元始天尊划分仙凡之别的根据就是这两点,原文是这么说的:  

燃灯曰:“老师进阵内,众道友如何?”元始曰:“三花削去,闭了天门,已成俗体,即是凡夫。”  

元始天尊曰:“今日诸弟子削了顶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气,遭逢劫数,自是难逃。  

我开了个脑洞,把修炼顶上三花的过程,称为开天;把纳胸中五气之前的门槛,称为辟地。  

开天很好理解,既然脑门上要长出三朵花来,自然要在头顶开个洞,也就是开天门!  

辟地呢?既然胸中要收纳五气,那总要有存放五气的空间吧?开辟这个空间的过程,就是辟地!  

按这个理解,赵公明自吹的“辟地开天、成了道果”,也就是完成了顶上三花和胸中五气的修炼,成了神仙。  

那开天辟地之后,还有什么修行阶段呢?  

元始。  

还是看赵公明,书中他的原话:  

“自思:辟地开天,成了道果,得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