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第一批宇宙战舰(2/3)
边,同样仰着头,“以后的天空,一直都会是这样吗?”
“当然。”沈世握紧她的手掌,低声道,“哪怕是三千年后的蓝星,它也会一直存在。”
是的,三千年后的蓝星上,同样有这样的屏障。
而沈世需要保证的是,它在这三千年一直存在。
在这之后的一整天,无论是打开电视,还是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防护屏障的讨论和报道,有各种各样的照片,视频,人们开始逐渐的将它称作为“天空之海”,因为它不仅仅从地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一片悬挂在高空之上的海洋,如果是在太空基地之中看起来,更像是一片真正的海洋一样。
只是它没有风暴,没有巨浪,有的只是平静的守护。
再之后。
人们的热情,终究还是会慢慢的消散,天空之中的屏障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但人们已经习惯了它,也渐渐的习惯了这种备战状态之下的生活。
有的人甚至觉得,如今的生活远比以前的生活更好。
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团结,上至人类联邦的高层,下至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而且人们开始享受着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无论是远比以前先进流畅的手机,还是可以二十四小时聊天,可萝可御,支持各种性格设定的星灵,甚至是能够让身体恢复健康的细胞活性药剂,能够让自己的大脑快速充实的学习装置…这些都带来了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体验。
越是这样。
人们就越是渴望着胜利。
只有战胜了敌人,他们才能真正的拥有这个更好的时代,不然的话,眼下的这一切,也都不过只是镜花水月。
而另一方面,作为深空战争的总指挥官,沈世也知道,出征的时刻即将来临。
这是他根据未来记载的历史,进行的推算。
如果那份历史之中的他,是在找到了沃人舰队的侦查部队之后的第一时间就直接前往袭击的话,那么,探测体系发现侦查部队,应该就是在最近这一段时间了。
与此同时。
人类舰队的士兵们,也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沈世通过公初,从未来世界交易过来一个生物置换的军工厂,被安置在了一座正在建设之中的天空基地内,这座军工厂,是以原生态的人类为产品,每一个士兵进去,都将拥有一副专门用于深空战争的钢铁之躯,抛弃苦弱的血肉,不仅仅能够增加他们的战力,更是能够增加他们在太空战争之中的存活率。
至此,人类的舰队,也只缺少了宇宙战舰。
“第一批旧战舰,已经全部改造和调试完成了。”公初在黑市的店铺这种,对沈世汇报着进度,“考虑到驾驶它们的都是只进行了数个月训练的土著,我们对一部分的性能进行了封锁,可以随着操控者的能力提升而自行解封,这也是为了保护操控者......”
沈世听着,心中已经有些无奈。
他已经知道,公初的这些战舰,或者说,未来人类文明的战舰,与沃格特号有很大的不同。
继承了沃人舰队的人类文明,也同样是朝着生物改造技术方向发展。
换句话说,他们的战舰,也就是外形上更符合人类的审美,可在内在的技术上,和沈世曾经在影像之中看见的那些血肉与机械交错,狰狞而又丑陋的生物战舰没有多少区别。
这样的战舰技术,自然有它的好处。
比如说,在战斗状态下的时候,操控者可以直接与战舰神经之连,将整艘战舰都化作身体的外置装甲。
甚至,直接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不仅可以让操控者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效率进行指挥和操控,更是能够以一种极为灵活的姿态参与战斗。
但坏处也很明显。
作为主操控者的舰长,是战舰体系之中的核心,而所有的其余人员,甚至包括了驾驶着小型单兵战舰出去战斗的所有战士,都将是战舰体系之中的一部分。
有几分像是虫巢和异虫之间的关系。
可想而知。
作为核心的舰长,究竟要承担多么庞大的思维压力。
哪怕有智能AI进行辅佐,再将大部分的工作分担给战舰的其余次级指挥人员,这种压力,也依然不是普普通通能够承受的。
所以,在人类刚起步的时候,对一些功能,甚至是搭载的部分次级战舰进行封锁,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即便人类的战士们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前期阶段,时间依然很紧张。
“这第一批战舰的数量,有多少?”沈世问道。
“二百一十二艘满载的次列舰。”公初回答道。
“足够用来对付敌人的侦查部队了。”沈世的心中很快有了概念。
别看数量只有一百多艘,但这种次列舰的尺寸是沃格特号的几十倍,一艘这样的次列舰,满编就搭载有五千艘单兵小型战舰,超过百万个无人作战单位,各类作战人员,最低也需要达到八千以上。
换句话来说,只这二百多艘次列舰,至少也要一百六十多万士兵!
而这还只是第一批。
根据公初所说,如果把所有的旧战舰全部送过来,各种型号大约总数是一千一百多艘,想要达到满编出战,最少也要有一千万训练有数的星际部队,而且这是最少,通常来说,一千五百万以上部队最好。
所以现在对人类来说,最
“当然。”沈世握紧她的手掌,低声道,“哪怕是三千年后的蓝星,它也会一直存在。”
是的,三千年后的蓝星上,同样有这样的屏障。
而沈世需要保证的是,它在这三千年一直存在。
在这之后的一整天,无论是打开电视,还是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防护屏障的讨论和报道,有各种各样的照片,视频,人们开始逐渐的将它称作为“天空之海”,因为它不仅仅从地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一片悬挂在高空之上的海洋,如果是在太空基地之中看起来,更像是一片真正的海洋一样。
只是它没有风暴,没有巨浪,有的只是平静的守护。
再之后。
人们的热情,终究还是会慢慢的消散,天空之中的屏障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但人们已经习惯了它,也渐渐的习惯了这种备战状态之下的生活。
有的人甚至觉得,如今的生活远比以前的生活更好。
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团结,上至人类联邦的高层,下至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而且人们开始享受着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无论是远比以前先进流畅的手机,还是可以二十四小时聊天,可萝可御,支持各种性格设定的星灵,甚至是能够让身体恢复健康的细胞活性药剂,能够让自己的大脑快速充实的学习装置…这些都带来了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体验。
越是这样。
人们就越是渴望着胜利。
只有战胜了敌人,他们才能真正的拥有这个更好的时代,不然的话,眼下的这一切,也都不过只是镜花水月。
而另一方面,作为深空战争的总指挥官,沈世也知道,出征的时刻即将来临。
这是他根据未来记载的历史,进行的推算。
如果那份历史之中的他,是在找到了沃人舰队的侦查部队之后的第一时间就直接前往袭击的话,那么,探测体系发现侦查部队,应该就是在最近这一段时间了。
与此同时。
人类舰队的士兵们,也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沈世通过公初,从未来世界交易过来一个生物置换的军工厂,被安置在了一座正在建设之中的天空基地内,这座军工厂,是以原生态的人类为产品,每一个士兵进去,都将拥有一副专门用于深空战争的钢铁之躯,抛弃苦弱的血肉,不仅仅能够增加他们的战力,更是能够增加他们在太空战争之中的存活率。
至此,人类的舰队,也只缺少了宇宙战舰。
“第一批旧战舰,已经全部改造和调试完成了。”公初在黑市的店铺这种,对沈世汇报着进度,“考虑到驾驶它们的都是只进行了数个月训练的土著,我们对一部分的性能进行了封锁,可以随着操控者的能力提升而自行解封,这也是为了保护操控者......”
沈世听着,心中已经有些无奈。
他已经知道,公初的这些战舰,或者说,未来人类文明的战舰,与沃格特号有很大的不同。
继承了沃人舰队的人类文明,也同样是朝着生物改造技术方向发展。
换句话说,他们的战舰,也就是外形上更符合人类的审美,可在内在的技术上,和沈世曾经在影像之中看见的那些血肉与机械交错,狰狞而又丑陋的生物战舰没有多少区别。
这样的战舰技术,自然有它的好处。
比如说,在战斗状态下的时候,操控者可以直接与战舰神经之连,将整艘战舰都化作身体的外置装甲。
甚至,直接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不仅可以让操控者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效率进行指挥和操控,更是能够以一种极为灵活的姿态参与战斗。
但坏处也很明显。
作为主操控者的舰长,是战舰体系之中的核心,而所有的其余人员,甚至包括了驾驶着小型单兵战舰出去战斗的所有战士,都将是战舰体系之中的一部分。
有几分像是虫巢和异虫之间的关系。
可想而知。
作为核心的舰长,究竟要承担多么庞大的思维压力。
哪怕有智能AI进行辅佐,再将大部分的工作分担给战舰的其余次级指挥人员,这种压力,也依然不是普普通通能够承受的。
所以,在人类刚起步的时候,对一些功能,甚至是搭载的部分次级战舰进行封锁,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即便人类的战士们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前期阶段,时间依然很紧张。
“这第一批战舰的数量,有多少?”沈世问道。
“二百一十二艘满载的次列舰。”公初回答道。
“足够用来对付敌人的侦查部队了。”沈世的心中很快有了概念。
别看数量只有一百多艘,但这种次列舰的尺寸是沃格特号的几十倍,一艘这样的次列舰,满编就搭载有五千艘单兵小型战舰,超过百万个无人作战单位,各类作战人员,最低也需要达到八千以上。
换句话来说,只这二百多艘次列舰,至少也要一百六十多万士兵!
而这还只是第一批。
根据公初所说,如果把所有的旧战舰全部送过来,各种型号大约总数是一千一百多艘,想要达到满编出战,最少也要有一千万训练有数的星际部队,而且这是最少,通常来说,一千五百万以上部队最好。
所以现在对人类来说,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