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暗夜传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吁!吁!”  

随着几道声音响起,顿时那在黑暗中的队伍速度慢了下来。  

“嘁~”  

马儿的响鼻声随着风儿传入城楼之上。  

“我等乃是镇南侯亲兵麾下斥候队伍,奉命前来传报!还请各位兄弟将城门打开,让我等进去!”  

这时一道声音从那队伍中传出。  

“可有侯爷信物?而且我等也要禀告王将军后,才能决定是否开城。  

这是规矩,料想各位兄弟也是懂得。”  

而在城门楼上也传出一道声音。  

“理解理解,我兄弟几人无妨,多等一时,也不差这一会。  

对了这是信物与侯爷之信,劳烦兄弟交给王将军,拜托了!侯爷说王将军看到信自然就会明白!”  

在城外的人说道。  

“咻!”  

城外的人,将一个东西向着城楼之上扔去。  

“诸位兄弟,还请稍候,等我等禀告后,再为各位兄弟打开城门!”  

城楼上传出声音。  

而此时那在城外的马队已经走到了城墙之下,停了下来,队伍一共十多人,身着铠甲,全身被包裹的严严实实。  

而此时在城内,将军府。  

将军府守卫森严,哪怕是深夜之中也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并且在这时将军府还是明亮一片,丝毫没有进入深夜的感觉。  

王忠道乃是临水城守城大将军,身为镇南侯麾下,乃是镇南侯麾下十二大将之一,享天星国一等大臣之待遇。  

作为边界重城之一,十二军其中的一路军团,临水城有着三十万大军,通通都在城中兵营。  

而整个边界足足有数百万军民,共同守护着跟苍穹国接壤的边界。  

此时将军府中的书房还是彻夜大亮,在其中坐着一个身穿素衣,在烛火下批阅文书的中年男子。  

男子脸上没有胡须,被修理的干干净净,而且头上头发与衣服也是归归整整,看起来平时就是个规整的人。  

而在其旁边站立着一女子,看起来三十左右,面容清丽,气息雍容华贵,不时的替其研磨墨汁。  

“沐儿,辛苦你了,你快去歇息吧,我将最后这几卷文书批完,就可以了。”  

这时男子停下了手中笔,转过头去对着女子说道。  

他就是此城守将,王忠道,镇南侯麾下十二大将之一。  

“夫君,最近边界形势紧张,也不知以后会发展成何样?”  

女子看着自家夫君疲倦的样子,不由得问道。  

“唉,如今朝堂之上,形势一片混乱,也不知那诸公想要干什么,竟然支持虞妃那等祸国殃民的妖女!”  

王忠道一声叹息,说道。  

“夫君慎言,如今朝堂之上皆为虞太后掌控,你在这里还可以这么说,要是去了上京,可不敢如此出言!”  

女子顿时脸色微微一变,然后说道。  

“唉,如今也无办法,诸公的心思我也猜不到,我也只能随侯爷的意向走,不过这边界,我始终得守住,哪怕他朝堂之上如何,边界之重是最重要的,不能让百姓受苦,而且在这边界也落得清闲,不过如今看来,恐怕也清净不了咯!  

只是,辛苦你了沐儿!”  

这时他抓住女子的手,然后说道。  

“夫君,我不辛苦,当初沐儿随你来这边界之时就已经想好了。”  

那女子说道。  

“对了,夫君,听闻如今圣上,乃是昔日宫中一宫女诞下子嗣,我托人打听了,那宫女的身份…”  

她说道。  

“那当今圣上的生母的身份怎么了?她应该也随先皇而去了。”  

王忠道皱眉问道,没想到自己夫人竟然会托人打听这等事情。  

“当今圣上的生母与北河郡郡守夏懿有些许关系,乃是兄妹。  

而在其进宫之后,就与夏家断了联系。  

如今圣上生母随先皇而去,虞太后恐怕为了以绝后患,将夏家全部流放边界,就在南山郡哪里,恐怕当今圣上也不知晓自己有这么一层关系,而且就算知晓恐怕也毫无能力去帮助他们。”  

女子说道。  

“夫人你说此事,是为何?”  

王忠道问道。  

“夫君,你说,最后是当今圣上还是太后最后能够手掌乾坤?  

夫君你将圣上生母的家人救下,也算结个善果,就算最后虞太后掌了权,也没关系,反正你身为边界十二大将,虞太后还需要你镇守边界,也不会轻易计较此事。  

但是往后,如果诸公突然支持圣上,圣上夺回了大权,到时候后将此事告知,作为圣上的血亲,此等功绩也能让夫君在圣上哪里得到信任。”  

她说道,给王忠道一一分析。  

“此事,涉及很多,为夫得好好想想。”  

王忠道听到后,知晓夫人是为了自己好。  

“好了,夫人快些去歇息吧,明日我让人去南山郡打听打听,将夏懿一家找到安顿好,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王忠道这时说道。  

“好…那夫君,你也早些歇息!”  

“报~”  

但是就在女子准备离去之时,突然外面传来一道声音。  

这将王忠道与其夫人都惊动,二人向着门口看去。  

“报将军,城外有自称镇南侯麾下斥候亲兵队伍前来传送消息。  

对方说这是信物与侯爷之信,您看到后就会明白的。”  

这是一个士兵极速奔来,手拿着一包裹对着王忠道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