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拆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整个西直市城的百姓们,都发现,不管在哪里,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发现这黄色服饰的人员四处都有,日出夜散,不停的挖掘、填埋着街道。  

短短十几日,整个西至市城的所有的街道都按照原计划,被完好的填埋可管道和线路。  

市主府,政务大厅。  

“市主大人,下官觉得,应该分区段执行拆迁计划。”  

重建城池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吴维宁迫不及待的,开始执行第二阶段。  

但毕竟吴维宁也是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工程,有些盲目。  

就在刚才,他都打算下令,直接推到城池内所有房屋,打算开始重建,根本没想过所有房屋都推到了,自己住哪,百姓们住哪。  

还好,至少吴维宁手中的官员们,不都是酒囊饭袋。  

“分区段?”  

吴维宁疑惑。  

“市主大人,您请看!”  

工厅的官员手指地图,先是指着城池中部一圈的地方说道:“这一圈区域的百姓,都是有些余钱,且就算他们这段时期不上工,也不会过得太过窘迫。”  

“毕竟按照大人您的计划,至少都需要月余时间,在此之间,这些百姓,必定会受到一些影响。”  

“所以下官,觉得,可以先规划这圈,对城池影响最小的区域先行执行。”  

“毕竟,城口附近的百姓,都是维护整个城池运转所存在的劳力、佣工,之类的人物,如果先从他们开始,城池肯定运行起来有些困难。”  

吴维宁一脸问号。  

怎么滴,你们这边不搞拆迁费啊?  

“市主府,不用补贴这些百姓吗?”吴维宁轻问一句。  

这回轮到工厅的官员满脸问号。  

“补贴?”  

“市主大人!重建城池,是政令,是您的市主府令,整个西直市城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遵从。”  

工厅官员抱拳躬身,高声大喊。  

“这样吧。”吴维宁敲击了城外的一片空地说道:“本官会让人员,在此地建造一片营地,以供养被拆迁百姓居住。”  

随后吴维宁又朝工厅官员问到,这一圈范围内的百姓,一共有多少人?  

听到吴维宁的疑问,工厅人员连忙回到自己案桌翻查了一下文案:“市主大人,此圈范围内,一共有本市人口五十万余,外加祸事前来避难的人员数十万余,应该有百万余人。”  

西直市城之前的人口,有两百余万人,自从各个城池被变异兽攻破后,包括这些城池逃难和其他城池迁移的人口,使得目前整个西直市城人口直飙五百余万人。  

整个城池,现在严重负荷。  

“一百万?”吴维宁喃喃自语,心中默算。  

“这样吧,从重建开始,不管是什么区段的百姓,不管是不是本城人员,只要是人,那就每人每天补贴他们,按照西直主城正常佣工酬劳的一半,这钱,户厅出!”  

“百姓们吃食的粮液,是由户厅拨款购买,分发。”  

不补贴,不管不问,吴维宁可不敢。  

这可是一座数百万人的城池!  

经过这十几天的商业税征收,户厅的仓库库银,又在开始重新累积。  

按照西直主城普通百姓正常酬劳每月一千纹铜钱来算,一百万人每日只需要支付一万多两纹银而已。  

对于一个坐拥数百万人人口的市级主城来说,算不上什么大的负担。  

坐在政务厅里的各级官员虽然面对吴维宁这个命令有些面面相觑,但也不敢迟疑。  

铁血市主的名称,已经在这段时间,在市城内传开。  

只要是任何违背他命令的人,将直接面对冷酷无情的市主!  

一百万人的营地,也不好修建。  

光是排污,取水,住户营帐规划这一类的问题,就让吴维宁花费了足足十万积分,才让系统安排妥当。  

今日是很多西直主城百姓悲剧,又惆怅的一天。  

前几日,很多百姓因为市主大刀阔斧整改了水利系统,让他们期待整改好后,更方便的生活,满是感激。  

可现在,一张告示一贴,城池要重建!他们这些人,舍不得银钱,没地方宿住的人员,必须要全部迁移到城外住去统一管理。  

这一住,还必须得至少一个月!  

让他们惆怅的得是,这一个月虽然要背井离乡,但是市主府给他们包吃包住,还有银钱发放!  

这种好事,恐怕也只有在儿时幻想过!  

除了他们,当然还存在钉子户。  

毕竟这些人中,有不少都属于中产阶级。  

好不容易才安置了一套豪宅,现在一声令下,居然要拆掉?  

虽说市主府承诺,会在房屋重建后,在分配给自己一‘套’。  

可这些人理解清楚着一‘套’的含义之后,顿时怒不可竭。  

我辛辛苦苦拼搏了半辈子,才安置下这么一座带花园,带林间的别院,你随意拆掉之后,就赔偿给我一套只有我原先一个书房大小的‘套’间?  

这种情况,还不少。  

没办法,基本官员们层层递报,最后达到了吴维宁的案桌上。  

吴维宁派人协商之后,最终才决定,按照地皮算,有多少平方,就给多少平方!  

这个政策一出,吴维宁都可以预想得到,这些人,恐怕就是包租公的前身?  

“推!”  

一声令下,一排高大无比,看似像推土机,但其身躯至少达到推土机三四倍大小,都能比身那些五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