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晋升镇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数日之后。  

临湘县城,有两则消息传了下来。  

原临湘县城,户局局长、督局局长,詹桥镇城,镇主、镇丞,等人被押送上级城市,等待问斩,其他人,要么抄家下狱、要么举家流放。  

两大万人队覆灭一事,在数十位官员被问责、牵连之后,暂时搁浅,命名‘两队事件’留着待查。  

同时,吴维宁等人操作的官身职令,也传递了下来。  

“翰升林院”  

是左上城,一座占地五百亩地的超级大宅。  

其中分为前院、中院、主院、后院。  

前院占地最大,有两百亩大小,除了一条十数米宽的道路直通中院,其他的地方都是侍女、丫鬟、护卫的别院,有数千房间之多。  

中院占地一百五十亩、主院占地五十亩、后院占地一百亩。  

中院,有山林、溪水,各种庭院,不一而足,好似一处,天上人间佳境。  

主院,就是主人,办公、吃饭、休息之处。  

后院就不比多说了。  

主院,客厅之内。  

“老李,你立刻陪着吴壹,去下两城购买侍女,丫鬟!”说道这,吴维宁招手示意老李走近,在其耳畔说道:“要胸挺屁股翘的!”  

“嘿嘿,养眼嘛!”  

“是是是,老爷,我现在就去。”  

众人一天的忙碌下来,整个府邸慢慢的热闹了起来。  

在停止不息的喧闹中,刚刚进入梦乡的吴维宁便被吵醒。  

绣着八品文官鹌鹑扑子的官服,在一众养眼侍女的服侍之下,整齐的穿戴到吴维宁身上。  

“老爷,您起来了。”  

吴维宁刚走出房门,管家已经在此守候多时。  

“老爷,老奴有个不情之请。”  

“说说看。”吴维宁双手反背,慢走在府邸之中。  

“老爷,现在府邸的下人多了起来,为了更好让他们,有更好的凝聚力,我恳请老爷赐予一些出类拔萃之人‘家’姓,以慰辛劳!”  

“家姓!”  

整个府邸都以吴维宁一人而服务,吴维宁就是这个家的主人,而他的姓,自然就是‘家’姓。  

吴维宁停足,转头对管家说道:“行,今晚开个‘家庭’会议吧,叫所有人,一个不落的,全部参与,到时候,你将那些要赐予家姓的人,叫上前来即可。”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傍晚十分,以前的翰升林院,现在的吴府,中院一片占地不小的草坪之上,站立着数百余人。  

其中,由侍女、丫鬟三百人,男姓壮丁奴仆两百人,厨师、理发师、按摩师…等等数十人组成。  

所有人正凝视着前方,看着那坐在凉亭里的一位年轻男子,吴府的主人…吴维宁!  

“今天是你们…”  

“…”  

一阵逼逼叨叨的话语,不慢不快从吴维宁口中说出。  

“从今往后,你们只需要兢兢业业、努力勤奋,为吴府添砖加瓦,赏赐自然少不了。”  

“如偷奸耍滑,玩忽职守!必定严惩!”  

“今日起!管家老李,赐姓吴!名昌盛!”  

“吴昌盛,将要赐姓的人,叫上前来…”  

时间悄然流逝,吴维宁最后的结束语,顿时让整个府邸沸腾:“全府,每人赏银一两!”  

一小衙门内,厨师长曹文正一脸不知所措。  

“镇丞大人要见你,快跟我走吧”  

曹文步入吴府,看着富丽堂皇的府宅,羡慕不已,却又不敢认真四处打探,只能暗自吞了吞口水。  

“镇丞大人的府宅,真特么…特么,”穷词的曹文憋了半天,心里才嘀咕道:“真特么好看…”  

跟着下人步伐,曹文步入客厅之后,顿时看到了坐在首位的吴维宁。  

曹文顿时一懵,随而眼带泪花,快步走到吴维宁面前,抓住了吴维宁的手激动的喊道:“大哥!你还活着啊!”  

刹那间,吴维宁的笑容停在了脸上。  

“你大爷的,我活得好好的,没死都得被你咒死不可。”  

曹文挠了挠脑袋:“大哥,您去参军,一走就是一年,外面那么乱…”  

“行了行了,坐下说话吧。”  

吴维宁虽然时隔一年才再次看到曹文,可他不知道为什么,再次看到曹文的时候,吴维宁能肯定,曹文还是那个曹文。  

“大哥现在身居要职,有些事情,还是和以前一样,需要你来帮我!…”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照亮着整个詹桥镇城。  

此刻,吴府主院,宴客厅之内,满满当当的坐了十数桌宾客。  

因为调令才公布的原因,詹桥镇城镇主,还在路上,所以还没有莅临。  

虽然一把手镇主不在,但是二把手镇丞却已经就位了啊。  

前来拜见镇丞,就成了全城文武官员的今晚的安排。  

“下官,见过镇丞大人。”  

百十位,职位较低的文职官员,首先起身弯腰拱手,朝吴维宁致敬。  

“卑职,拜见镇丞大人。”  

众多武官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埋头拜见。  

接下来,镇城九所主官出列,在新任吏所所长吴叁的带领下,拜见了镇丞吴维宁。  

其中新任刑所所长曹文,还沉浸在震惊不可自拔之中。  

一切都感觉似在云里雾里。  

“吴镇丞,在下新调任的镇督查使黄江山,有礼了!”  

镇督查史黄江山年纪也并不大,除了有些沧桑,仔细一看,他也才二十多岁出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