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0 球场定身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片刻之后他拧上瓶盖,一个人来到其他孩子们面前,直接对着这些孩子们开口说道: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宁愿4打5也不愿意传球给我?但是请大家看看现在的比分,我们已经落后8分了。”  

“难道你们为了不传球给我,宁愿输球吗?我知道你们不相信我,但是我们5打5总比你们4打5要强吧。”  

说完这句,王诗彧逐一看着这其他4个人的眼睛。  

其他4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的眼神看起来都有些复杂。  

同时他们很惊讶,一个7岁的孩子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暂停结束后双方再度上场。  

然而这一次依然没有人给王诗彧传球。  

虽然大家都不想输球,但是年轻人总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现在还没有到放下成见,为了胜利团结一心的时候。  

他们的想法是先把这个小鬼搞下去,再去想办法赢球。打了一分多钟,王诗彧见依然没人给自己传球,他此时心头是火冒三丈,而心中的那股倔犟和不服输的精神去却让他越发地手术室主意:一定要打服这些家你们不传球给我,我自己抢。  

此时蓝队球员一个投篮不中,双方再次拼抢篮板。  

这一次由于没有人去盯防王诗彧,王诗彧眼疾手快溜到了中距离,强行在篮方的23号后卫球员的前面拿到了篮板。  

然后举球晃了一下,晃飞了扑过来补防的红队中锋。  

一个简单的抛投。  

篮球打板入网。  

这次得分让刚刚被王诗彧提前抢掉球的23号十分不满,嘴里对王诗彧吼的:“为什么抢我球!”  

王诗彧丝毫不示弱,瞪着23号:“你拿到球能打进吗?”  

那个球员被怼的哑口无言。  

由于对面是五防四,所以他被防的很紧,本场比赛五次出手只命中了一次。  

此时红队球员发球,王诗彧在命中这个球之后转过身看起来要退防,然而就在红队球员发球时他却突然又转过身去。  

向着发球的方向扑去。  

红队那个中锋球员本来是要发给他们的控球后卫的,但是看到王诗彧向着传球路线上扑来,连忙下意识要收手,然而已经来不及了,球已经传了出去。  

王诗彧直接在中间抢断了这个球。  

此时距离篮筐不远,他直接举球看起来就要投篮,而王诗彧这个抢断让那个红方发球的中锋球员气急败坏。  

连忙扑过来封盖。  

王诗彧却做了一个投篮的假动作,等到那发球的中锋从自己的脑袋顶上扑过去之后,他才运球一步来到篮筐左侧,打算勾手出手。  

然而此时,红方的控卫在被王诗彧抢断之后也有些恼火,此时回过身来又向王诗彧封盖而来。  

然而王诗彧这依然只是个勾手的假动作,等到红方的控卫从他脑袋顶上扑过去之后,他以左脚为轴,转过身来,打算从篮筐的右侧勾手。  

岂料红方的中锋此时已经回过身来,再次向王诗彧扑来,而王诗彧继续以左脚为轴,又转到了篮筐的左侧。  

那红方的控球后卫又回过身来再次封盖王诗彧,王诗彧还是以左脚为主,又转到了篮筐的右侧。  

这一次有了一瞬的出手空间,王诗彧篮底下一个轻巧的勾手,篮球飞了上去,擦板打进。  

“我去好球,小彧好球!”  

场边的张雨惊喜地挥着拳头高声叫着。  

郑校长看到这里,也是惊讶的说道:“姚明的梦幻舞步!孩子这么小,你就给他练篮下脚步了?”  

王毅摇摇头说道:“我没教他,学校的教练也没教过他,应该是他自己练的。”  

郑校长说道:“那他天分很高啊。”  

王毅摇摇头说道:“有时候这也并不需要人教,打球打的多了,遇到紧急情况,这种脚步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郑校长点了点头:“你的话没问题,可是一个7岁的孩子如果能够自然而然用出这种脚步,那还是让人刮目相看。”  

由于王诗彧的连得四分,本来八分的分差已经缩小到只剩下4分。  

这也让红队发球的中锋和他们的来接球的控球后卫之间产生了一些分歧。  

那后卫转头看向中锋向他说道:“你发球小心点!”  

这个球虽然确实是中锋的失误,但是这中锋也是个倔脾气,虽然有错却并不承认,而是张开手说道:  

“其他人没人迎球,我再不发球就5秒了,我有什么办法?”  

“那你可以往前扔啊!”  

“往前扔被其他人抢断了怎么办?”  

眼见着对面两人只顾着互相推诿责任却不发球,王毅吹了哨子提醒他们立马发球,不要拖延时间。  

他们这才再次发球,而且这一次小心地避开王诗彧,不至于再被他抢断。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当对面的控球后卫运球到前场传给得分后卫时,得分后卫见自己进攻没有机会,于是打算一个击地传给中锋,可是这时候王诗彧放弃了自己防守的控球后卫,直接斜刺里杀出,从中间抢断了这个球。  

对面的得分后卫急了,连忙过来拦在了王诗彧面前。  

但是王诗彧利用身形比较矮的优势,直接一个击地穿裆,将球从这得分后卫的胯下穿过。  

随后控球继续往前。  

这立时引起场边一众替补球员们的惊呼。  

“我靠!”  

“好球!”  

“牛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