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8 华夏神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些华裔球迷们理解的更加深刻:  

“最开始是老神仙云淡风轻的拿出毛笔,然后是点睛之笔,之后是宏大的战争场面,最后又以墨滴回到了毛笔上,老神仙飘然的驾云远去结尾。宏大的战争场面和举重若轻飘然远去的老神仙形成强烈的反差。”  

“阴阳互补,动静结合。设计这个开场灯光秀的人有水平啊。我只能说一个字:牛逼!”  

“不知这个开场灯光秀是谁设计的,水平那是相当的高。”  

“听说是一个写网络的,叫什么球月的还是月球的,在他的一本篮球里设计的开场灯光秀,结果被猛龙队给征用了。”  

“所以这些写网络的脑洞是真大。”  

“这个叫秋月的还是月球的,就是之前给周杰伦写词的那个吗?那个歌词写的真叫一言难尽,不过这次的灯光秀倒是设计的挺牛批。看来他也不是一无是处嘛。他写的那个叫什么名字?”  

“《NBA:开局就送12个拉拉队美女》”  

“一听就是垃圾,还是别污染我的眼睛了。”  

而此时黄蜂队那些球员们看到猛龙队的开场灯光秀,一个个也都有些羡慕。  

“看看人家这开场灯光秀,再看看我们的,那就是屎啊。”  

三球说道。  

文班亚马也说:“看来回去得跟老板提个建议,把那个设计开场灯光秀的家伙给炒鱿鱼了。”  

此时灯光秀即将结束的时候,现场的一束灯光打到了猛龙队的新logo上。  

一个墨色的草书“龙”字。  

虽然是墨色的“龙”字,但是在四周一片黑暗的情况下,只有中央这个墨色的“龙”字却显得那么耀眼。  

这自然是为了强化猛龙队的新logo。  

而当现场的灯光亮起之后,现场猛龙队的吉祥物率先出场。  

这吉祥物不再是之前的带翅膀的巨龙形象,而是一条华夏神龙的形象。  

头生双角,嘴生双须。  

身上龙鳞,赫然分明。  

看到这里,有些电视机前的美国球迷和加拿大球迷就不舒服了。  

“为了讨好王毅,把西方巨龙改成了东方神龙吗?”  

“原来的那条巨龙就挺好的,展开双翅多威武。看看现在的东方龙,连翅膀都没有,我都想不通他到底是凭什么飞的。”  

“真是为了讨好华夏脸都不要了。”  

而华夏球迷们看到这里却是分外舒适:“还是华夏神龙看着威武霸气,之前那个哪里是龙,那就是带翅膀的蜥蜴而已。”  

“一哥对华夏文化的发扬真的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一哥,你敢想华夏神龙能成为一支球队的队标?你敢想象华夏神龙能成为一支球队的吉祥物?”  

“什么叫文化输出,这就叫文化输出!”  

接着,吉祥物退场。  

现场的大屏幕上打出了双方的球员。  

猛龙队:  

控卫:张家城。  

分卫:王毅。  

小前锋:八村垒。  

大前锋:道丁。  

中锋:庞博。  

看到这个阵容,现场的所有华裔球迷们一个个都兴奋了。  

即便是王毅他们还没有出场,只是把他们的头像打到了大屏幕上,但是所有华裔球迷们都已经纷纷举起双手欢呼了起来。  

“华夏威武,毅哥牛批!”  

“三英聚首,天下我有!”  

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在此时此刻,在华夏三英即将同时出现在NBA球场上的这一刻,他们怎能不激动?  

怎么能不骄傲和自豪?!  

华夏那些电视机前的球迷们,一个个也是兴奋的疯狂发着弹幕。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现在向你走来的是华夏方阵,他们是由海军张家城,陆军庞博和空军毅哥组成的方阵!”  

“盼这一天盼了一年多了,终于来了!”  

而在华立篮球学校,所有师生们都聚集在放映厅里收看着这场比赛的直播。  

这个放映厅是今年才新建的。  

比以前的礼堂可大了很多。  

足足可以容纳1300人同时观看比赛。  

学生们看到大屏幕上出现的华夏三人组词,一个个顿时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哗…”  

整个放映厢的顶都要被掀掉了。  

那些教练们以前都是国手,没有人比他们更渴望看到华夏三英同时出现在NBA赛场上。  

一个国家能够有三名球员同时出现在NBA赛场上,那么就说明这个国家的篮球水平已经是世界级的。  

如今王建华已经是华立篮球学校的副校长。  

看着大屏幕上那三个并排在一起的华夏球员头像,他有点热泪盈眶。  

旁边的张教练则紧紧的握着拳头,声音有些颤抖:  

“在一场NBA比赛里同时有多名华夏球员上场,这一天我已经盼了几十年,今天终于实现了,我死而无憾。”  

旁边新任的校长也是以前的国手马健马指导。  

他那颗硕大的光头,即便是在放映厅里也显得锃光瓦亮。  

但此时他也难掩内心的激动:“哎呀,可算是等到这一天了。”  

同时对身后的学生们大声说道:“但是三个球员只是开始,我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更多华夏球员站在NBA的赛场,向那些西方人展现我们华夏球员的雄姿。”  

此时在加拿大多伦多安踏中心。  

在猛龙球员的头像下方打出了黄蜂队的阵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