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4 敲打敲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毅在华立篮球学校待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本来是刺头的张雨在王毅的手底下,却仿佛像一只温睡的小猫。  

不光没有惹出任何乱子,没有打架,连小吵小闹都没有。  

而且在场上的表现十分出色。  

每一场比赛都是状态拉满。  

在这些场比赛里由于王毅确立了以张雨为核心的三分打法,也让国内很多人都见识到了他的实力。  

有媒体竟将张雨吹捧成国内的冉冉升起的新星。  

而在抖音等各个短视频平台上,也有很多张雨的三分画面。  

而且他除了之前的章鱼的绰号之外,又有了一个新的绰号:三分雨。  

所有的事情都让张雨有些沾沾自喜。  

时不时的表现出骄傲的情绪来。  

当然,在王毅面前他是很温顺的,但是在其他人面前他已经渐渐的不像以前那个为了帮家里省点钱,去食堂里勤工俭学的小雨了。  

他已经不再去食堂里勤工俭学了。  

当食堂管事的问他为什么不来时,他则扬着头:“我已经17岁了,马上就能打职业了,等我打职业联赛,这点钱都不够我塞牙缝的。”  

在其他同学面前他也常常扬言:“什么?我为什么插队?篮球场上胜者为王,就凭我每场比赛比你多拿了13分。”  

对此其他很多教练都看出来了,王建华更是亲自来找王毅:“这小家伙看起来有点飘了,得敲打敲打他。”  

“不过这小家伙最听你的话,所以你去敲打他效果最好。”  

王毅点了点头:“一个17岁的小伙子在球场上取得了耀眼的数据,很难不飘。放心吧,在我去美国之前这件事情我会解决的。”  

其实王毅很理解张雨。  

在王毅上高中的时候场均得分能拿到20分,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飘的趋势了。  

不过因为王建华对他十分严厉,死死的压住了他飘的趋势。  

所以在外人眼里他始终都是谦逊的。  

年轻人嘛,狂一点很正常,不狂能叫年轻人?  

第三天上午,王毅六点钟起床,开始跑他的10公里。  

当他来到操场上,另一个人影也刚好来到操场上。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张雨。  

张雨飘归飘,但是在篮球上他始终以王毅为榜样。  

自从去年看到王毅来到篮球学校之后,每一周有4天早上都跑10公里,他也就跟着王毅学到了这个习惯。  

就这一点上来说,张雨的这股努力的劲头也是其他学生们没有的。  

所有学生都知道王毅每天6:00起床,或是跑步,或是做其他训练。  

他们也跟着学了几天。  

但是其他的学生,99都没能坚持下来。  

多的坚持十天半个月,少的仅仅第一天起床,第二天就没能六点起。  

连这一点都坚持不下来,更别说其他了。  

王毅看了一眼张雨,没有说话,缓缓在前面跑。  

张雨也没有说话,在后面跟着王毅,两人一前一后绕着操场跑圈,看起来就像是一对父子。  

10公里跑完之后,王毅只是慢步走了三分钟就完全调整了过来。  

张雨则在旁边慢步走了10多分钟,并且不断的深呼吸。  

却还是有些气喘。  

王毅又看了一眼,张雨说道:“吃完早饭之后来球馆,我们单挑。”  

张雨心中一喜。  

毅哥这是要给自己开小灶啊。  

他连连点头:“好的毅哥,谢谢毅哥。”  

40多分钟之后,两人吃完了早饭。  

张雨是在学校食堂吃,王毅则是由他自己的营养师给他搭配的营养早餐。  

吃完之后两人来到了球馆。  

“毅哥,你要教我啥?”  

王毅摇了摇头说道:“今天不教你,就是单挑。你攻一个,我攻一个,无论进不进都换发球。一直攻到我们其中一个累趴了为止。”  

张雨听到这里,稍稍有点疑惑。  

首先自己和毅哥单挑,那根本就不是个儿。  

其次要攻到一个人累趴为止,这得攻多少个回合?  

而且这样自己能学到什么?  

不过既然毅哥这样说了,他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点了点头。  

王毅单手从框里面抓起一个球扔给了张雨。  

然后自己来到三分线上,摆出了防守姿势。  

张雨定了定神,然后开始运球。  

往前压一步,然后往后撤一步。  

做了一个后撤步三分。  

而且他知道自己想在王毅面前投篮是很难的,所以他这个后撤步还是模仿了哈登的双后撤步。  

这种双后撤步看起来就仿佛是偷了一hi。  

你可以理解为反方向的三步投篮。  

一般的三步上篮,人往篮筐方向。  

而这种双后撤则是反过来人倒退着往三分线外走三步。  

由于违反了人们以往的认知,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走步。  

这样双后撤的好处是往后的幅度很大,这样一来防守人就很难覆盖到他。  

然而张雨这个双后撤在王毅眼里却如同小儿过家家。  

在张雨出手的那一刻,他高高跃起。  

直接在空中高举右臂,单手抓帽,来收下了这个球。  

张雨摇了摇头苦笑一声。  

然后他来到三分线内,做出了防守的姿势。  

王毅面对着张雨,他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体去突破。  

那是欺负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