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华夏男篮凯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王毅的那则视频已经火爆法国网络时,安妮又给王毅做了一期专访节目,王毅在法国的知名度又再次大大提升。  

法国很多球迷本来对王毅虽然知道,但并不是太熟悉,但这一次经过《队报》的专访,对王毅的了解大大增加,从王毅小时候的成长到王毅进入NBA,在湖人队的打出来,一直到现在。  

几乎全世界所有篮球迷差不多都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他的这些经历让法国球迷们深深的着迷,如今在法国10个球迷里面,至少有4个都是王毅的球迷。  

这一切都得益于安妮的宣传。  

当王毅打算随队离开法国的时候,已经有很多法国企业联系罗琳要和王毅洽谈合作的事情了。  

话说回来,最近这一段时间,是罗琳最忙的一段时间。  

由于他在奥运会上的出色发挥,尤其是以653双击败了美国队之后,各种合作洽谈的商都不约而同地向罗琳发来了邮件,或者打来电话,要和王毅洽谈合作。  

王毅把这些商的筛选工作都交给了罗姐,等罗姐筛选出来之后,剩下的再由他拍板。  

最终已经确定了三家企业。  

这三家企业的合同加起来,每年至少有5,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王毅在夺得奥运冠军之后,他的球鞋销量也再一次涨了一波。  

同时,安踏设计师已经打算为王毅再设计一款专属的奥运冠军球鞋。  

这款球鞋只面对国内球迷发售。  

估计到时候这款球鞋一出来又将会是万众疯抢的场面。  

凭着这次奥运冠军,王毅又能多赚不少。  

不过他赚来的钱也并不是都用来自己花。  

如今他车有了,房有了。  

哪怕他现在退役,他赚的钱也足够他和父母还有妮可花一辈子。  

何况妮可的家族那么有钱,实在不行吃软饭也行啊。  

现如今钱这玩意对他来说就只是个数字。  

至于赚来的这么多钱怎么安排,王毅在了解了帕克的事迹之后,他已经有了一个打算。  

他准备开办一所篮球学校。  

要想华夏篮球,必须从孩子抓起。  

如果孩子们都来打篮球,不说一定要打职业,哪怕是玩一玩,那么华夏14亿人口,还就真找不出几个水平能够与NBA球星媲美的球员吗?  

当然,华夏如今的这种起教育制度是文体分离。  

如果你让孩子上体校的话,将来很难学到其他技能。很难在其他方面。  

而且体校的文凭,也很难用到其他方面。  

简单点说,就是体校毕业的学生,就业路子太窄。  

这是华夏的教育制度所决定的。  

凭王毅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改变。  

姚明作为篮协主席都不可能改变。  

要想真正让华夏体育起来,除非哪一天整个教育制度都变了,不再以高考作为衡量一个人才的主要标准。  

所以现阶段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是非常困难的。  

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了。  

当然,王毅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想。  

那就是自己的体校招来的孩子,承诺将来毕业分配工作。  

分配到自己的体校上班,或者自己将来开办的公司上班,这样会吸引到一部分孩子的家长来报名。  

虽然这不是长久之计,但也是现阶段他能想到的一个解决办法。  

以后的话,就需要和其他各种企业来对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只有就业问题解决了,家长们才没有后顾之忧。  

当然,这个得以后再说。  

这一日,华夏男篮集体乘飞机回国。  

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  

当华夏男篮走出机场通道时,在通道两边有1000多球迷来接机。  

这让所有华夏男篮的球员们都有些惊讶。  

以往也有过人来接机,但都没有这么多,最多的就是去年男篮世界杯的时候,好像有二三百个人来接机,而这一次1000多人着实是吓了所有男篮球员们一跳。  

这些球迷们不断的挥舞着手,并且还扯着横幅。  

横幅上士写着:热烈欢迎华夏男篮凯旋。  

当他们走过通道的时候。  

这些球迷们不断呼喊着:  

“华夏威武,男篮威武。”  

“华夏威武,男篮威武。”  

“华夏威武,男篮威武。”  

华夏男篮的球员们又一次激动了起来,他们也向这些球迷们挥手,与他们击掌。  

有这样一群球迷,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都能克服。  

从机场出来,华夏男篮原地解散。  

其实从去年男篮世界杯之后,他们休息了两个月之后,就开始集训,为这次奥运会做准备。  

这10个月里他们几乎没怎么休息过,也没怎么见过家人。  

现在终于可以回去与家人团聚了,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算是衣锦还乡,都可以庆之胸膛,骄傲的回家。  

在解散之前,杜锋教练叮嘱他们:  

“在家也要保持训练,保持身材。不想在CBA赛场上,看到一群像是怀胎三个月的家伙。”  

王毅在首都休息了一天,期间与姚明谈了谈未来的打算,他也提了自己建立篮球学校的事情。  

提到这件事情,姚明显得面色有些凝重。  

“你考虑好了吗?”  

姚明自从成为来兰协主席,这些年一直在大力青训,同时也和NBA合作开办了几所篮球学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