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 背后自抛自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伴随着七国军队的战歌,双方第3节比赛继续开打。  

这一次斯波教练坚定了对王毅的包夹策略。  

最少有两个人一直死死的盯防着王毅。  

即便是这样意味着国王队会有一个人出现空位,他们也依然时时刻刻都在对王毅进行包夹。  

斯波教练是一个相当谨慎的教练,即便是双人包夹,他也依然觉得不踏实。  

所以他命令队员们,只要王毅过了半场,那么离王毅最近的队员就去和这两个人一起包夹王毅,形成三人包夹。  

如此一来,王毅将很难有出手的机会。  

至于国王队其他球员会有空位,没关系。  

他们把我打死我认了,但是不能让你王毅把我们打死。  

于是第3节一上来,王毅还没有拿球的时候,希罗就和巴特勒一左一右死死的盯防着王毅让,王毅左右为男。  

这样一来,希尔德那边就出现了机会。  

希尔德拿球之后,直接空位三分投篮。  

这个球在篮筐上足足弹了三下,最终才连滚带爬的滚进了篮筐。  

国王队的领先优势扩大到了21分。  

斯波教练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  

因为很明显这是一个运气球。  

他不相信国王队每一个球员都能投进这样的运气球。  

下一个回合,王毅依然是左右为男。  

这一次机会出现在巴格利身上。  

巴克利似乎也是铁了心,直接张手命中了三分。  

再下一个回合则是巴恩斯,竟然打成了31。  

三分钟之内王毅确实没能拿到球,但是正所谓按下葫芦起了瓢,国王队其他球员的一波三分雨,直接将分差扩大到了26分。  

斯波教练此时有点欲哭无泪。  

前两节全都是靠王毅一个人发挥,其他国王队员几乎没怎么发挥。  

结果到了第3节好不容易按下了王毅,其他队员却纷纷发挥了,而且是多点开花,这样就更难防守。  

他只得叫了一个暂停。  

在暂停时着重强调了对于国王队其他球员的防守。  

“他们的三分手感不错,所以我们虽然包夹王毅会给他们留出投篮的机会,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个机会持续的太久。当球传到他们手中之后,要有人第一时间上去扑他。”  

“他们的能力一般,只要不给他们太久的机会,他们一般就不会出手。”  

暂停回来,斯波教练的防守策略确实起了效果。  

国王队其他球员的三分命中率虽然很不错,但那是建立在王毅吸引了火力,他们出现大空位的基础上。  

现在热火虽然给了他们一定的空位,但是很快就会扑防回来,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些犹豫,不怎么敢出手。  

唯一一个敢出手的人就是巴恩斯。  

他毕竟是见惯了大场面,同时也立志要为弟弟带回一座总冠军奖杯。  

不过他也只是投3投1中而已。  

热火队则趁机发起反击。  

有巴特勒带头打进的21,然后是希罗的两记三分,接着是洛瑞的两记三分。  

眼看着分差又缩小到了14分。  

王毅已经打算发力了。  

以他今晚的速度,两个人包夹也根本拿他没办法,他只要一个加速就能摆脱这两人。  

不过就在此时,替补登场的新秀丹尼倒是发挥了。  

他的投篮不像国王队其他球员。  

他的出手非常快,虽然比不上库里那么快,但是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他的出手非常坚决,只要有一丝机会,他就会立刻出手。  

他先是命中了两记三分,然后命中了一记中投。  

将分差又拉大到了22分。  

既然这些队友们今晚表现不俗,王毅也乐得在一旁清闲。  

现在第3节已经打了半节了,王毅虽然一直留在场上,但是一次出手也没有。  

甚至连一次球也没摸过。  

他这就相当于在场上休息了。  

这也让他在上半场消耗过大的体能恢复了一些。  

同时他这样留在场上,也是起到了一个吸引防守的作用。  

从而能给队友创造出更多的接球投篮的机会。  

一举两得。  

不过接下来热火队又一次调整了防守策略。  

他们开始让巴特勒死死盯防着丹尼。  

这样一来,丹尼没有了出手的机会。  

热火队趁机又发起了一次反扑,将分差缩小到了15分。  

此时距离第3节结束还有两分钟。  

热火队现场的解说此时也满怀期待:“如果我们能在第3节结束时将分差缩小到个位数,那么到了第4节王毅由于体能消耗太大,他的效率肯定会下降,到时候形势将会对我们大大有利。”  

现场的观众们也情绪也开始高涨起来。  

“踢爆国王的屁股!”  

“打败这个伪国王!”  

然而就在解说和观众们还没回过神来时,在第3节最后这两分钟里,王毅开始了他的表演。  

当国王队发球时,他并没有直接去往前场,而是就站在后场的底线附近。  

国王队的希罗和洛瑞两人一前一后,将王毅夹在中间,就像是汉堡一样。  

而王毅也并没有直接去接发球,而是对另一侧的米切尔使了个眼色。  

米切尔是何等一样的人物,在别的方面不敢说,但对于揣摩老大的心思这方面他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王毅一个眼神,他就已经明白了王毅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