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这俩人飙上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场边的詹姆斯看到王毅场上的动作、神态、眼神,也有些恍然。  

恍然中,他仿佛看到了科比再次出现在球场上。  

特雷·扬、麦克米兰、沃格尔等几乎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曾经的那个男人。  

尤其是场上的特雷·扬,他的目光闪闪发亮,燃烧着战意。  

接下来,特雷·扬拿出了十八般武艺,接连命中。  

王毅也拿出了十八般武艺,接连命中。  

两人几乎是处于互爆的状态。  

只不过到了第一节的最后几分钟里,特雷·扬因为体能消耗了一些,速度稍稍慢了一点。  

而此时,科比的防守能力便体现得淋漓尽致。  

连续两个回合,王毅竟然防到特雷·扬根本无法出手。  

反过来,王毅强行三分出手、背身单打中距离、篮下强行上篮。  

连打了特雷·扬三个。  

要知道,巅峰科比不光是进攻无解,防守同样也是联盟顶级。  

老鹰主帅麦克米兰见状,连忙趁着死球的机会,将特雷·扬换了下来。  

他已经看出来了,王毅在绝对天赋方面,比特雷·扬强了一些。  

就因为强着这一些,往往打到关键时刻,就会是王毅碾压特雷·扬的局面。  

这让他有些疑惑。  

这么强的天赋,为什么会被埋没两年?  

这两年里,其实王毅也曾经与老鹰签过十天短合同。  

当时麦克米兰还只是老鹰的助教。  

为什么他就没发现王毅的天赋会如此之强?  

早知如此的话,岂会就那么轻易放走他。  

不过此时后悔无用,他只能对特雷·扬说道:  

“湖人队目前也就他一个能处理球。上半场你可以有机会就和他一对一,这样不断来消耗他。到了下半场,他体能下降,效率会大打折扣。到时候你和队友再打出配合来。这样相当于我们全队打他一人。”  

他也知道特雷·扬想和王毅战斗。  

如果一味压制着特雷·扬,虽然顾全了大局,但特雷·扬心中必然会不那么爽。  

所以他给了特雷·扬半场时间,让他专门去和王毅一对一。  

而到了下半场,球队要的是胜利。  

到时候就不能再一味顺着特雷·扬。  

这样一来既给了特雷·扬一定的自由,又不至于让球队输球。  

特雷·扬为了大局,肯定也会同意他这样的安排。  

果然,特雷·扬点头:“教练,我明白。”  

这就是为教之道。  

你不能一味顺着队内的当家球星,那样的话你这个教练在球队就根本没地位。  

但也不能太不给当家球星面子,那样两人之间会有嫌隙,到时候走的肯定是你这个教练。  

特雷扬拿下13分。  

王毅则砍下17分。  

王毅个人算是小胜一筹。  

只不过湖人队却输了7分。  

因为湖人队这个阵容,其他球员在场上的最大作用,就是投三分。  

但他们的三分习惯性拉胯。  

反观老鹰队,上场的五人,除了中锋卡佩拉之外,其余每个球员都有三分入账。  

沃格尔此时还是忍不住对王毅说道:“王,不要太拼。这场比赛根本无关紧要,我要你确保能健康地进入季后赛。季后赛才是巨星的舞台。你明白吗?”  

王毅点点头。  

他当然明白教练的话。  

但是上场打球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争胜吗?  

如果不为了争胜,那还打个球。  

詹姆斯微微摇了摇头。  

王毅这家伙,打球太拼了。  

明明很难拼赢的比赛,他还是穷尽所有去拼。  

他若不在四五年之内改变打法风格的话,恐怕职业生涯不会太长。  

但是他们都知道,王毅这种风格,短期内很难改变。  

所以沃格尔只有压缩王毅的上场时间。  

第二节已经打了6分钟,才派王毅上场。  

在王毅上场之前,特雷·扬早已上场两分钟,拿下了7分。  

王毅上场之后,依然开启了与特雷·扬的对飙模式。  

两人你一个,我一个。  

我一个,你一个。  

不过飙了几分钟之后,特雷·扬渐渐落了下风。  

毕竟特雷·扬的防守功力,比起巅峰时期的科比要差着许多。  

当第二节结束时,王毅半场已经斩获了31分。  

而特雷·扬半场28分。  

几乎是不分伯仲。  

但湖人队单节又输了5分。  

加上第一节的7分,上半场已经落后了12分。  

王毅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XX尽力了,队友CBA”。  

但是他可不想以这个当借口。  

四个青铜又如何?  

老子照样给他带飞!  

当然,无论现实是不是这样,但王毅心里却保持着这样的信念。  

如果连必胜的信念都没有,那还怎么赢球?  

半场结束时,两个解说依然在闲聊。  

这场比赛,实在是没什么悬念。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亮点的话,那恐怕就是王毅打球突然像起科比来了。  

哪哪都像。  

于是解说抓住这个点,畅聊开来。  

至于湖人队怎样走出目前的困境,他们两人是一嘴没提。  

怎么提?  

就目前这个阵容,想要赢球?  

怕是在想屁吃。  

主场更衣室里,湖人队虽然落后12分,但是球员们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