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八村塁的火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间,上午8点48分。  

UCLA训练中心球馆。  

王毅完成了最后一次起跳封盖训练。  

脑海之中,传来系统那冰冷机械的提示音:  

任务完成!  

任务奖励:封盖机率20%  

“呼——”  

王毅再一次瘫倒在地。  

他的胸口如同风箱一般,剧烈起伏。  

他累到连眼皮都不想眨一眨。  

他实在太累,太累。  

不过,想到那20%的封盖机率,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20%的封盖机率,看起来很低。  

但联系实际想一下,有球员在你面前投篮10次,你能封盖到两次吗?  

进攻球员会做假动作,会晃动,会后撤,会后仰。  

所以防10次能封盖到对方一次就已经不错了。  

NBA球员每场的技术统计,一般封盖也就两三次三次四而已。  

所以20%的封盖机率,其实已经很高了。  

再加上王毅对每一个球员的技术特点,和打球习惯的了解,可以将这个机率再提一提,达到30%的封盖机率没有任何问题。  

对方在他面前投10次篮,他就能封盖到3次。  

这就已经很变态了。  

中午十二点,吃过午饭。  

球员们开始登机,飞往华盛顿。  

飞机上,有一小部分球员,都没怎么和王毅交流。  

他们本来就因为王毅是个东方人,对王毅有偏见。  

现如今王毅又说出这番话来,他们心中对王毅就更加有成见。  

王毅对此倒也不在乎。  

这两年来他受的冷眼还少吗?  

既然如此,要打服整个NBA,就从打服身边的这些队友开始吧。  

王毅暗暗握了握拳头。  

飞行过程中,詹姆斯在听音乐,其余的队友有的在打电玩,有的在看报纸,有的在看书。  

王毅则抱着笔记本,在研究奇才队最近的比赛录像。  

球迷看到的只是球员场上的表现。  

但实际上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球员,要做的远比球迷看到的多得多。  

王毅虽然熟悉每一个球员的技术特点,但是在比赛之前,还是要看看对手的录像。  

了解一下某个对手在最近有没有开发新的技术,对方的球队有没有新的战术打法。  

下午六点半,球队来到了华盛顿球馆附近的酒店住下。  

由于坐了将近六个小时飞机,乘车又花了半个小时。  

球员们都很累了。  

所以教练没有安排训练。  

球员们可以自由活动。  

奇才队主场,名叫威瑞森中心球馆。  

这座球馆,就在唐人街商业圈里面。  

王毅来NBA之后,一直在训练,基本上没怎么去过唐人街。  

这次有机会,恰好可以出去转转。  

最重要的是,在唐人街,可以听到乡音。  

远在他乡,平日里听到的都是英语。  

此时一入唐人街,听到几句国语,王毅顿觉亲切。  

在唐人街之中,也有一些华裔球迷认出了王毅。  

他们纷纷过来与王毅合影留念。  

看起来他们并没有国内球迷那样反感王毅。  

想来应该是同样在异国他乡打拼,更珍惜同胞之间的情谊。  

王毅在唐人街逛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两套唐装。  

穿上唐装,能够让他觉得离祖国,离亲人更近一些。  

第二天下午,离比赛开打还有两个小时。  

两队参加了赛前的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威斯布鲁克一个问题:  

“湖人队的那个东方人,说他是来征服NBA的,你怎么看?”  

威少搔了搔脑袋,说道:  

“他说了我曾经想说而没敢说的话,我对此拭目以待。”  

现场所有记者都是一愣。  

他们没想到,威斯布鲁克的态度,竟然好像是在支持那个东方人。  

那个记者脑海之中念头飞速闪过。  

最终他想到了八村塁。  

顿时眼前一亮。  

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八村先生,对于那个东方人的这番言论,你觉得怎么样?”  

八村塁哈哈大笑,说道:  

“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我会代替NBA的那些前辈教训他的。我会让他学会怎样尊重前辈,怎样尊重球迷。”  

这一番话,一来贬低了王毅,二来把他自己置于道德的至高点。  

不得不说,这说话水平确实是高。  

那记者随即又挖坑道:  

“你说的教训他,是指在球场上打爆他吗?”  

威少看了一眼八村塁。  

意思是在提醒他,这是一个坑。  

八村塁自然也知道这是一个坑,但是他并不在乎。  

他扬着头,看向全场的记者。  

“是的,我会打爆他。而且是在攻防两端打爆他!让他长长记性,让他尊重前辈。”  

此言一出,现场记者们顿时兴奋起来。  

“八村先生,你能具体说说怎样在攻防两端打爆他吗?”  

“八村先生,他的那番话已经引起了公愤。你如果能教训他,我们都会感激你。”  

“八村先生,我们期待着你能教训他…”  

客队更衣室里,湖人队球员和教练们,看着这一幕,他们都下意识地转头看向王毅。  

却见王毅依然在抱着平板,研究奇才队的比赛录像。  

对于这些似乎根本没听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