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粥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焚毁粮食的计划,被锄奸盟断然回绝。  

梁廷芳愤恨之余,却也无可奈何,只有紧急下令,四大家族全员出动,持着银钱冒充平民去抢购粮食。  

天才蒙蒙亮,城头售粮点早已聚满了人群。  

辛弃疾站在城头上望去,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人影。  

他分明看见,甚至一些嗷嗷待哺的婴孩,也都被妇人捆抱在前。  

辛弃疾暗暗叹息,此次恐怕除了一些实在动弹不得的老者,恐怕整个济南府城的百姓都轰动了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弘叹道:“百姓何辜,却受此罪!”  

辛弃疾咬牙切齿的说:“等将粮食尽数找到后,某亲自诛杀这些蛀虫!”  

李弘笑了笑说:“这一刻不远了。”  

为了避免粮食尽可能多的落在更多人手里,府衙在出售粮食的时候,专门提出,每个人最多只能购买二担粮食。  

饶是如此,十万担粮食顷刻之间被一扫而光。  

那些没购买到粮食的百姓,一个个绝望的站着、坐着。  

尤其是一些百姓,家里已经断粮,就指望着这次购买个两三担粮食,熬一些稀粥,勉强支撑数日呢。  

辛弃疾大声的说:“乡亲们勿忧!  

府衙尚有一万担粮食,知府大人决意今日中午起,在各大城门建立粥棚,家中无存粮者可来粥棚吃粥!”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毕竟,不论如何,也不能让城中真的出现大范围饿死人的情况。  

李弘与辛弃疾商议后,决意先拿出府库的一万担粮食来建立粥棚,熬一些稀粥,勉强支撑数日也好。  

下面聚拢的百姓听了,纷纷发出欢呼。  

不论如何,只要不被饿死就行。  

当然,也有很多百姓,想到平时虽然不至于锦衣玉食,但好歹也无冻馁之苦,如今却沦落到要去粥棚喝稀粥的地步,不由得唏嘘不已。  

随着百姓渐渐散去,李铭的情报司人员也悄无声息的随着人流散播开来。  

这是李铭预定的计划。  

如今,情报司愈发成为一支十分壮大的力量,算上外围人员,总计有两千五百多人。  

此次府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李铭深知事关重大,便紧急从各地抽调了大量的精干好手,李弘又从军中抽调了一批机灵的人过来配合李铭的工作。  

现在,光是府城,由李铭直接指挥的人员,就足足有一千八百多人。  

但府城毕竟太大了,想要尽数找到粮食,无异于大海捞针。  

李铭因此就想到了这个主意,利用今早集中售卖粮食的机会,将情报司好手尽数混迹在人群中,盯上那些抢购到粮食的可疑人员,然后人群散去后悄悄尾随,摸清底细。  

而李铭本人,则留在城头上坐镇,等待各组的消息。  

等到中午的时候,各组的消息陆续汇总回来。  

李铭一汇总,果然颇有斩获。  

此次,情报人员又陆续发现了三十二个屯粮点,经在外围初步估算,总计又有三成的粮食确定了方位。  

至此,总计已发现了六成的粮食。  

但还有四成的粮食不知下落。  

李铭即刻将这一情况呈报给李弘。  

接到呈报后,李弘沉默片刻,对辛弃疾说:“军中抽调人手,配合情报司,对所有发现的屯粮点密切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出击,保住粮食。”  

顿了顿,望着李铭,一字一顿的说:“出击以后,务求将所有看守人员悉数控制,绝不容许走漏风声。”  

辛弃疾在一侧也说:“也要以防万一,一旦真的出现了意外,要立即发送讯号,各组紧急行动,能保住多少算多少!绝不能让他们气急败坏之下,焚毁粮食!”  

李弘点了点头。  

李铭领命,立即布置去了。  

宅在家中的梁廷芳,也在时刻关注消息。  

为了避免频繁走动、引人注目,同时也为了避免被郑生雇佣的杀手暗杀掉,曹员外、王员外也都宅在梁廷芳内宅,没有回家。  

今天早晨四大家族将各自家中的仆从尽数派送出去抢购粮食。  

虽然,一起抢购粮食的,还有大量的府城百姓。  

四大家族的仆从再多,面对无穷无尽的府城百姓,也显得太单薄。  

但四大家族在府城扎根多年,影响力自然不容小觑,岂能搞不定这点事。  

在一番“暗箱操作”下,四大家族的不少人都挤到了占尽优势的位置。  

如此一来,四大家族的仆从抢购粮食,自然占尽先机。  

很多仆从都斩获颇丰的归来。  

汇总完消息后,梁廷芳粗略估算了下,今天上午总计抢购到了近五万担粮食。  

但梁廷芳等人依然对这个结果不大满意。  

毕竟,还有五万担粮食流了出去。  

如此,事情就多了一分变数。  

曹员外、王员外也长吁短叹,显得忧心忡忡。  

梁廷芳乃是四大家族的“灵魂”人物,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关系到整个队伍的士气,自然是乱不得的,便很快将脸上的忧愁尽数驱散,换之而来的是淡淡的笑容,显得很成竹在胸似的。  

“曹兄、王兄,不必忧虑,如今我等依然占尽先机。”梁廷芳安慰着二人。  

曹员外叹了口气,望着梁廷芳:“梁兄,如今之际,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王员外也忧心忡忡的说:“小贼居然建立了粥棚,真是可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