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抄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南宋绍兴二十七年,金主完颜亮正隆二年,金主完颜雍大定元年,整个北方愈发混乱。  

东北,耶律怀义聚集多名契丹族将领,占据辽东多地,并派人持书前往西辽,愿光复辽土。  

北方,也速该等多个蒙古族部落也屡屡侵犯金国边境。  

同时,西夏国也有蠢蠢欲动之势。  

西北,据探子回报,本来消沉多年的西辽国,也厉兵秣马,有卷兵杀来的迹象。  

中原腹地河南大部,已被完颜雍割据。  

如今,完颜雍正整军备武,扬言要诛杀完颜亮这个篡逆之君,重塑大金。  

至于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耿京等人的义军,更是数不胜数。  

即便是一向怂惯了的赵宋朝廷,在以赵玮为首的主战派的鼓动下,赵构终于让步,以防止金国南侵为由,下令各地整军备战。  

相对比而言,李弘这一仅仅占据济南府一地,并且老老实实闷在济南府的,倒是显得很不显眼了。  

而这,恰恰是李弘目前所追求的效果。  

如今,李弘正优哉游哉的在府衙后堂里嘶溜着茶水。  

一侧,辛小妹则是软软的躺在椅子上,一双大长腿更是索性搭在了桌案上,一边垫着小腿,一边吃着点心。  

李弘偷偷的瞥了一眼,这标准的“葛优躺”,与辛小妹那火爆的身材交织在一起,简直是一幅活色生香的画卷。  

“想看,就光明正大的看!”辛小妹吃了一口点心,淡淡的说。  

李弘笑了笑说:“你倒是看得开!”  

“咱俩都这样了,本姑娘以后还如何嫁的出去?”  

李弘一怔,这话很有道理啊。  

李弘贱贱一笑:“既然如此,反正早晚都一样,要不然咱们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  

说完,站起身来,作势要恶狠狠的扑上去。  

辛小妹淡淡的说:“你要是敢过来,信不信本姑娘一记窝心脚,就能让你半个月下不来床?”  

这话李弘倒是信。  

但心里信是一回事,嘴上却不能怂,要不然以后哪里还有家庭地位可言?  

“谋杀亲夫,是要浸猪笼的!你要是不怕被浸猪笼,尽管踢我试试!”说完,作势就要继续扑过去。  

这时,一阵脚步声风风火火地传来。  

李弘听了,顿觉触电似的,腾的坐回了座位,然后顺手抄起一份文书来,作势看了起来。  

辛小妹的反应更快,腾的一下,直身、落脚等动作一气呵成,瞬间就变回了一副老老实实陪着李弘办公的乖乖女。  

辛弃疾呼呼的闯了进来,此时虽然刚刚四月,但辛弃疾的额头上却已汗水淋漓了。  

这段时间,他带领家丁队们,日夜苦练府城的一万守城官兵,最终遴选出四千五百名精锐之士编入城防军,又有五千二百名编入辅兵,余下三百各方面不合格的,则全部发放遣散费,放归原籍。  

但这才不过是刚刚完成了第一步。  

要想让这四千五百名城防军以及五千二百名辅兵彻底的化为己用,接下来需要大量的思想教育。  

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对这总计九千七百名官兵如臂使指。  

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心血。  

这些重担,如今都压在了辛弃疾的肩上。  

辛弃疾才一进来,先顺手拿起茶碗,咕咚咕咚的接连喝了三碗水,这才放下茶碗,喘了口气。  

李弘眼见辛弃疾怒色愁云遍布脸上,笑着问:“怎么这么大的火气?”  

辛弃疾怒道:“这些官兵们,让他们刻苦训练,倒是没什么二话!  

给他们上思想文化课,却一个个都睡大觉!  

真是气煞人也!  

某接连杖责了二十三人,依然没有效果!”  

李弘叹了口气说:“他们平时散漫惯了,比不得咱们的家丁队,都是穷苦出身。”  

老兵油子的坏处,李弘早已想过。  

但是,如果直接将这一万官兵尽数遣散,那必将会给地方的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后患。  

“杖责,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李弘缓缓的说。  

辛弃疾怒道:“总不能任由他们胡来吧!”  

李弘沉吟着说:“容我想想。”闭目沉思起来。  

辛弃疾见状,便先坐在一旁,忽然一瞥眼,见辛小妹也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不由得一愣,问:“小妹,你怎么如此老实?”  

辛小妹弱弱的说:“这不是怕打扰了他的思路吗?”  

辛弃疾哭笑不得,什么时候,一向好动的小妹,竟然也如此的乖觉?  

李弘却忽然说:“有了!”  

“什么好办法?”辛弃疾忙问。  

李弘徐徐的说:“就来个忆苦思甜大会吧!”  

“忆苦思甜大会?”辛弃疾一愣问。  

李弘笑着说:“咱们先找一些自己人,让他们主动登台,回忆回忆过去的苦日子,再感慨感慨现在的日子。  

让他们明白,现在的努力,乃是与自己的利益深深的捆绑在一起。  

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努力,乃是与无数个劳苦大众的利益深深的捆绑在一起。  

如此,官兵们就会知道,权为谁所用,情为谁所系,利为谁所谋。  

官兵们有了思想,不再是一个个榆木,自然就有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上了战场上也自然能以一当十!”  

辛弃疾愣了片刻,忽然拍掌笑道:“妙极!妙极!”  

“忆苦思甜的内容,我亲自来编订!”李弘又说。  

这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