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兵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本官心意已决!”孙正泰不假思索的给出了答案。  

“孙正泰,这是你自找的!”程枢冷冷一笑,厉声喝道:“梁总管!”  

却见梁都大喝一声:“来人!”  

这声暴喝,宛如霹雳一般,众人只觉得自己的耳朵都被震得嗡文。  

但众人还没等反应过来,却听见街道的另一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众人一呆,忙循声看去,却见街道的另一头,一队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一个个杀气腾腾的跑着朝这边赶来。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过来,程枢竟然勾结那梁都发动了兵变。  

沈通判见状大惊,忙拉了拉孙正泰的马缰,颤声道:“大人快撤!”  

孙正泰却只是微微变色,随后,孙正泰的脸上,却并不像以往那样胆怯怕死,反而很快镇定了下来,望着梁都:“梁总管,你可真有两下子!”  

梁都沉声道:“孙大人,还请恕罪!  

梁某受朝廷厚恩,如果孙大人一意孤行,梁某只好大义灭亲!”  

“好一个大义灭亲!”孙正泰冷笑一声,目光落在程枢脸上:“程大人,程知县,你可是文官出身,难道不知道擅自勾结武将的后果!  

此日之后,即便你真的诛杀了我孙正泰,恐怕你也在朝廷诸公的心里挂上了号。  

保不准哪一,你也会招来横祸的!”  

程枢微微变色,但很快就面色如常,厉声道:“本官一心为国,问心无愧!  

他日便是真有人加害,也自有清白留在人间!”  

“好一个问心无愧!”孙正泰冷冷一笑,望着程枢:“那敢问程大人,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处置孙某呢?  

就此直接砍下我的脑袋?  

还是把我直接碎剐了?”  

沈通判满脸惊骇的望着孙正泰,有点难以置信。  

他跟随孙正泰最久,与孙正泰的关系最深,对孙正泰的秉性自然一清二楚。  

在沈通判的印象里,孙正泰固然正直,但毕竟是文官出身,面对刀斧,也是很胆怯的。  

可如今,孙正泰竟然像打了鸡血似的,面对随时都会刀斧加身的危险,竟然浑不知危险为何物!  

这也太离谱了吧!  

除非......  

沈通判心念一动。  

程枢冷冷的望着孙正泰:“既然孙大人一意孤行,只好先绑了!”  

梁都喝道:“拿下!”  

早有一队士兵冲了出来,恶狠狠的就朝孙正泰扑了上去。  

孙正泰冷冷一笑,不急不缓的将右手举了起来。  

梁都一眼瞥见,顿时呼吸紧促,忙道:“且慢!”  

众官兵见状,也惊了一惊,却不敢怠慢,纷纷收住脚步。  

日光之下,却见孙正泰的右手上,赫然举着一枚泥瓶手弹。  

孙正泰冷冷的望了望,一字一顿的:“谁敢过来,就炸死谁!”  

梁都呆了呆,却见孙正泰身侧那十二名亲兵护卫,也纷纷掏出一枚泥瓶手弹,死死的护在孙正泰的身侧。  

梁都大惊之下,先退出老远。  

泥瓶手弹的威力,在场众人即便是没亲眼见过,但也都听过。  

即便是没听过,眼见梁都如此忌惮,也自然明白这泥瓶手弹非同可,便也纷纷退出老远。  

程枢倒也反应极快,赶紧徒梁都身侧。  

毕竟,梁都从军多年,挪移躲闪的经验异常丰富,程枢觉得,只要自己牢牢傍在梁都身侧,必可保证性命无虞。  

梁都很快就镇定过来,厉声喝道:“弓箭手何在!”  

却早有一队弓箭手走了出来,箭矢纷纷对准孙正泰所在,引而不发。  

梁都厉声喝道:“孙大人,你是个聪明人,还请速速放弃无谓的抵抗,早早束手就擒!  

梁某念在与你往日的情分,定可留你一条性命!”  

孙正泰望着梁都:“当真?”  

梁都大声的:“梁某一个唾沫一个钉,过的话算数!”  

孙正泰点零头,看了看沈通判:“贤弟,当此之时,该当如何是好?”  

沈通判心念一动,隐隐察觉到孙正泰的意图,便望着梁都,大声的问:“梁总管,你话算话吗?”  

梁都大声的:“梁某过的话,自然算话!”  

沈通判又问:“那沈某呢?你不会觉得沈某昔日与孙大人关系紧密,日后来找沈某的麻烦吧?”  

梁都哈哈一笑:“沈大人,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只要你乖乖的配合梁某,梁某找你麻烦做什么!”  

虽然,梁都等人早已计划好,像沈通判这样的孙正泰的头号狗腿子,必然要将其碎梗但如今为了忽悠住孙正泰,却也只好先忽悠着沈通判了。  

沈通判沉吟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顿了顿,沈通判望着梁都:“咱们空口无凭,梁大人,干脆你写下一纸文!”  

梁都愣了愣,喝道:“写什么保证书!”  

沈通判满脸的委屈:“空口无凭,你写下一纸保证书,这样日后即便你翻脸不认,我沈德兴便是到阎王爷那打官司,也能有个辞!”  

梁都听了,暗暗冷笑一声,这沈通判平时看着怪精灵剔透的人,怎么真到了危险关头,竟然傻乎乎的?  

看来,读书人就是读书人,关键时刻见不得真章!  

对梁都这样的人来,什么保证书,不过是一张草纸罢了!  

要是梁都愿意,便是十份保证书,甚至一百份保证书,都能一挥而就。  

“拿纸笔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