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裂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耿京,贾瑞又找上门来了。  

“我们不是贼寇!”当李弘听完贾瑞的来意后,不由得勃然大怒,厉声说道。  

“可我是贼寇。”贾瑞笑嘻嘻的说。  

李弘凝视着贾瑞。  

此时此刻,贾瑞的神情,显得很是轻松,丝毫没有一丁点的负罪感。  

“帐下马上又要新添一员猛将,公子心里真的没有一丁点的欣喜?”贾瑞笑着问道。  

李弘深呼了一口气,徐徐的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做的都是光明磊落的大事。  

虽然有时候,迫于无奈之下,对敌人要使用一些阴谋诡计。  

但是对我们的自己人,一定要敞开胸怀,坦坦荡荡。  

如此,我们才能走的更长远。”  

贾瑞脸上的笑容渐渐凝滞。  

“公子未免有些迂腐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寇氏本就不是什么贞洁烈女,怎么配得上于胜?那陈辉又是公子的仇人。咱们这样做,可谓是一举双得!”贾瑞固执的劝道。  

李弘摇了摇头:“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你如果真的要杀于胜,杀了也就是杀了,于胜也不必再如现在这样生不如死的活着。  

既然爱惜于胜的才能,舍不得杀他,那就干干脆脆的放了就是了。  

如此,日后真的有缘的话,于胜自然会投效到你的麾下。  

何必蓄意搞这么一出戏,非要将于胜逼的走投无路,颜面扫地?”  

“公子真的不帮忙?”贾瑞凝视李弘片刻,一字一顿的问道。  

“这桩是非本就是你闯出来的,你不来摆平,谁来摆平?”  

贾瑞看了看李弘,想要再说些什么,最终却忍住了,朝李弘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李弘凝望着贾瑞背影片刻,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赵阳等人上来将李弘背上轿子,抬着李弘从小路返回了作坊。  

到了作坊,李弘闷闷不乐,等到辛弃疾来了后,将此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辛弃疾怒道:“怎能如此阴损!”  

李弘叹了口气。  

一阵沉默后,辛弃疾徐徐问道:“你真的准备撒手不管?”  

李弘沉吟不语。  

辛弃疾徐徐的说:“贾瑞不比我们的家丁队。虽然,我们作坊也暗自接济贾瑞一些钱粮武器,但总体来说,贾瑞与我们,更多的属于合作关系。  

此次,贾瑞的行为虽然有些阴损,但归根结底,还不是手底下得力干将太少,爱才心切才如此急迫?  

如果我们真的撒手不管的话,贾瑞寒心之下,不免会对我们离心离德。  

现如今,我们依然举步维艰,贾瑞是我们的重要助手,一旦贾瑞那边有什么差错,我们可就腹背受敌了。”  

李弘叹了口气。  

论起来,贾瑞与自己,本来就没有太深的交情,只不过当初自己无意之间救了贾瑞一命,有那么点救命之恩而已。  

虽然,在后来连续数日的阔谈中,贾瑞对自己的见解,颇为钦佩。  

在自己起步之初,自己与贾瑞也是配合默契,曾经联手将那贼寇杜千干掉。  

前段时间那兀带率领两千五百骑兵围攻李家作坊的时候,贾瑞也在外围帮忙阻击各县救援的官军。  

至于两人联手演双簧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但不管怎么说,李弘与贾瑞,依然是合作者的关系。  

而既然是合作者,在利益诉求上,必然有偏差。  

当一方不能满足另一方的利益诉求的时候,隔阂几乎是注定的。  

比如这一次,贾瑞信心满满的觉得,自己之前帮了李弘那么多,李弘肯定是二话不说,立即帮助自己搞掂此事。  

毕竟,明面上,李弘的能量摆在那。  

只要李弘出手救于胜,能用的手段多了去了。  

但贾瑞没想到的是,李弘对于这种断人后路、逼人落草的行径,是深恶痛绝的。  

在前世,李弘每每读到《水浒传》里秦明、朱仝、卢俊义等人上梁山的过程,都是气得汗毛直立。  

如今,眼看着自己身边又要冒出一个宋江一样的阴毒人物,李弘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哪怕是一点苗头也不行!  

“你真的准备撒手不管?”眼见李弘默然不语,辛弃疾又追问了一句。  

“管!”李弘咬牙说道:“但不能由我们去管!”  

辛弃疾一怔问:“什么意思?”  

李弘恨恨说道:“我等要是出面救人,挑明了咱们与贾瑞的关系,倒是无所谓。  

但贾瑞这招太过于阴损,我们直接出面救人,岂不是助长了歪风邪气?  

我们手底下的兄弟怎么看我们?章丘县的百姓怎么看我们?济南府的百姓怎么看我们?以后天下的百姓又怎么看我们!  

所以,我们必须要坚决撇清这件事与我们的关系!  

但那于胜,本就是无辜之人,万一贾瑞真的救不出来人,岂不是白白断送了那于胜的性命?”  

辛弃疾听了,点了点头。  

毕竟,那贾瑞本来认准了李弘会出手救人,只要李弘肯出手,于胜必然性命无虞。  

结果,如今李弘居然一口回绝,贾瑞只能自己上手了。  

但那贾瑞虽然看起来很能折腾,但贾瑞的能折腾,更多的是体现在流动作战上。  

如果真的要贾瑞来攻打济南府,贾瑞好不容易积攒的那点本钱,都不够半日消耗的。  

“你的意思,是找别人来救于胜?”辛弃疾心念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