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腰牌的妙用,兄弟你借钱吗?(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舍虱。

等他们修炼个一年半载,大部分都已经二洗,到时候再开启规鹿山试炼,才是弟子们大放异彩的时刻。

那时候,他们也都意识到了岁分的重要性,也会更加拼命,这才符合学宫的利益。

同时,开启规鹿山,弟子们也需要付出一大笔岁分买入场券。

岁分是一种无形的货币。

货币本身不值钱,货币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一群人,可以站在高处,剥削另一群人的劳动力……甚至,是生命。

为了岁币,弟子们会很疯狂,而且近几年越来越卷。

这也是学宫最乐意看到的场景。

等弟子们赚够了岁分,又开始懈怠的时候,学宫就会开启更高阶的奖励。

高阶奖励,所需要的岁币也是恐怖数字。

这时候,猎杀前三区的夺舍虱,赚岁币速度太慢,简直是杯水车薪。

弟子们则会不惜一切代价突破到四品。

等到了四品,第五区,第六区,甚至第七区的夺舍虱,同样有更高阶的虱血灵液等着吞噬。

有些已经出师的弟子说过,玉旨学宫的上空有一张无形的网,你置身于网中,莫名其妙就会喘不上气。

……

今年的试炼,出现了变数。

三个联盟国家,都派遣出了强者。

偏偏这些强者中不缺三品二洗的绝世天才。

可中州这边不许皇亲国戚参加试炼,这就造成了外国弟子碾压中州弟子的局面。

根本不用考虑,三国天才肯定会尽可能多的猎杀夺舍虱。

刚才秦近扬听人窃窃私语,好像朝廷和三国皇室有协议,这群天才既然入了玉旨学宫的门,就得按学宫的规矩来。

虱气囚笼阵里的虱血灵液,不允许他们拿回本国。

他们会和普通弟子一样,用虱血灵液兑换为岁分,然后按部就班在学宫内修炼。

当然,他们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猎杀夺舍虱。

玉旨学宫是一座黄金宝藏,虱血灵液很珍贵,但比灵液更珍贵的东西到处都是。

有了岁分,他们就可以观摩更高阶的玄功,购买中州最前沿的丹药。

比如……邱升丹。

比如……邱民丹。

他们肯定会选择最困难的几条路,那地方夺舍虱数量最多。

当然,这群人也并不是天下无敌。

双拳难敌四手。

三品二洗只是能发挥出接近四品的战力,而前三区每一只夺舍虱,都有四品战力,它们只是没有人的脑子,所以才能被轻易猎杀。

但仅限于单打独斗。

一旦三只以上的夺舍虱联合起来,一个二洗武者根本不是对手。

而且夺舍虱浑身硬壳,哪怕一对一的杀,杀十几只,也会精疲力竭。

他们完全可能付出生命代价。

死了最好!

这也是中州所有弟子的期望。

当然,三国也并不是白白占朝廷的便宜。

等过段时间,中州也会派遣使者,前往三国的顶级武府修炼一段时间。

……

最后一个小阵,叫赊分阵。

这赊分阵就玄妙了。

学员之间,可以用赊分阵签署借钱契约,这里的钱,就是岁分。

一旦契约生效,以后欠债人得到的所有岁分,都会按照一定比例,强行划到债主的腰牌里。

这个比例可以提前约定。

类似于分期。

还是锁定了银行卡的强制分期。

每十天固定还一期,还够了期限,账务两清。

至于是划走三成,还是五成,就看两个人如何签署协议了。

利息也可以同时计算,极其的智能。

这个赊分阵,彻底开了秦近扬的眼。

分期按揭。

这尼玛……够先进的。

更可怕的是,弟子居然还可以向学宫申请借债。

学宫的岁分有利息,但相对而言价钱公道一些。

弟子之间的利息太过于杂乱,有些高到了天上,所以很少有人去借岁分,主要还是找学宫借。

至于你可以申请的岁分额度,也有一套详细的评估系统。

大概是从几个方面打分,综合评估。

其一,是往期履约能力。

有些弟子账上没有一个岁分,哪怕学宫也扣无可扣,如果金额过大,最终会被驱逐出去,这些岁分,就成了烂账。

当然,玉旨学宫可不是好惹的。

只要被玉旨学宫驱逐的武者,这辈子也就没有了加官进爵的可能性。

甚至,你的恶名还会影响整个家族的名声。

和你同族的青年,终生没有科举机会,甚至连申请玉旨学宫的资格都已经丧失,不管你多优秀,这就是连坐。

玉旨学宫还会启动背后的关系网,直接锁死你们家族的一切赚钱行当。

因为你一个人的贪婪,会害整个家族没落。

近几年赖账的人极其稀少,弟子们借债也战战兢兢,就在前几年,很多弟子故意欠下大量岁分,丝毫没有对债务的敬畏之心,甚至还流传一句名言:

我靠本事借的岁分,凭什么要还?玄功学到了,丹药赊了一大批,再不走,等着被学宫当苦力?

留下豪言壮语,欠债弟子悠然离去。

他们最大的惩罚,就是一个被驱逐的骂名。

不当官就是了,又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当官。

学宫吃亏多了,便决定釜底抽薪,断了这群老赖的一切后路,甚至让你们整个家族陪葬。

第二个额度评估条件,就是你的能力。

学宫里有各种榜单,你如果上榜次数多,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赊账额度。

你掌握的玄功越多,也可以大量赊账。

各种立功,都可以加分。

但讽刺的是,榜单靠前的强者,腰牌里的学费足够消费,根本就用不着借债。

秦近扬下定决心,绝不借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