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番外篇:励精图治三十年,发现是封(4/10)
农、蚩尤、颛顼、唐尧、虞舜、大禹、仓颉……一个个惊才绝艳的人族出生在人世间。
在他们的带领下,人族学会了发明工具,并用工具去耕种、狩猎、建造房屋。
很快,一座座雄伟的城池耸立在天地之间。
人族,成了这片天地的主角。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数千年。】
闻仲继续说着。
【数百年前,大禹的儿子姒启家国天下创立夏朝,凝聚了天下人心于一人之身。】
【就在他登记那一天,让所有人族预料不到的变故,发生了。】
【帝启这位受到万民敬仰的人间之主,不知何故,竟然再次获得了仙神的力量。时隔数千年,人族再次执掌仙神之力,给人族带来极大的惶恐。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吉是凶。人族再次掌握仙神之力,是不是意味着仙神妖鬼会再次降临在世间。对人族来说,这并非好事。】
【那天之后,帝王和朝臣一直惴惴不安,可异变始终没有到来,仙神也没有下凡,城外山林中的野兽,依旧还是野兽,没有觉醒妖力。】
【这时,帝启才终于松了口气,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喜悦。人族以凡人之躯都能征服洪荒,更别说掌握了仙神之力的人族了。这普天之下,终将是人王领土。】
【再往后,不仅夏国国君,甚至受人敬仰的大夏官员,也陆续有人觉醒了仙神之力。】
【人族开始不满足于耕种畜牧,开始挑战自然。他们随山纳川,梳理天地山河,掌控天下百火,让整个大地都为人族所用。】
【当年,这些掌控仙神之力大臣,被称之为人间正官。】
【大王熟知的火正、水正、木正、金正等春夏秋冬四官,便都是人间正官的官名。】
闻仲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插了句嘴。
【为什么只有帝王和大臣才有仙神之力?】
【这种仙神之力,为什么又消失了?】
闻仲叙述的这段历史,并不是我熟知的任何历史,甚至和封神世界也并不相同。
但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
我只想知道,帝启怎么获得了这种力量,此后这种力量为什么又消失了。
闻仲看着我,许久之后才叹息一声,道:
【这便是雷震子不惜自废一翅也要让鲜血洒落在朝歌的原因。】
闻仲闭上双眼,思绪似乎回到了数千年前。
【帝启的大夏国掌握了仙神之力后,对此进行了数百年的研究,他们发现,这种仙神之力并非恒定持久,而是一直在变。】
【而变化的规律,他们一直没有找到。】
【直到数百年后,夏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姒癸继位,才终于发现了仙神之力的秘密。】
【姒癸天性聪颖,无人能及。从小就对仙神之力充满了好奇之心。他即位之后,设瑶台,立玉门,记载大夏掌握仙神之力的所有官员每天上下朝时的力量。】
【同时,他暗中对仙神之力波动起伏的官员进行调查。他发现,凡受万民爱戴之官,皆仙神之力恢弘强大;凡被万民唾弃之人,仙神之力便会降低甚至消失。】
【最终,姒癸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族掌握的仙神之力,并不是真的仙神之力,而是来自于万民的力量。】
【他将这种重新掌握的仙神力量,称之为万民之力,也叫信仰之力。】
【这是帝启家国天下之后,由人族万民的信念凝聚而成的力量。只有让诸国臣服的强国,才能获取的力量。】
【不过,他对万民之力的研究也只到此处。至于万民的信仰为什么会让人得到堪比仙神的力量,他至死也不知。】
闻仲说完,我愣住了。
5、
我不由脱口而出。
【姒癸不就是夏桀吗?】
【他不是夏朝的暴君吗?他筑瑶台玉门,难道不是为了满足他骄奢淫逸的生活?】
无论在我所熟知的各种版本的历史中,还是在封神演义之中,夏桀都是暴君。
但在闻仲的口中,好像并不是这样。
其中,似乎藏着种种隐秘。
果然。
闻仲听完苦笑不已,目光幽幽,道:
【大王说的对,也不对。】
【帝癸前半生,其实是一个备受爱戴的君主。但他做了一件错事,正是这件错事害了他。】
错事??
我心头充满了疑惑。
什么错事,能毁了一个君主的一生?
这时,只听闻仲说道:
【这件事于国而言无错……哎,老夫说完,大王自己评判吧。姒癸发现了万民之力的规律之后,便以此做为赏罚惩戒的评判之准则。凡仙神之力下跌之官员,便判定为不得民心之人,判定为渎职贪腐之人,判定为无用之才,罢黜官位,封门严查。凡仙神之力暴涨之官员,则判定为栋梁之材,让其位居高位。】
我又愣住了。
这不是好事吗?
如此简单明了的就能评判官员,还不会出现冤案,分明与国有利与民有利。
闻仲点了点头,叹息道:
【大王说得对,此事的确与国与民都有利。是以,此规立下之后,大夏王朝文武百官无不一心为民,无不忠心为国,哪里敢有二心?】
【自那之后,大夏王朝民心越发凝聚,国运愈发昌盛,夏桀和百官执掌的万民之力,也越发强大,强大到可以影响天象,可以移山填海……】
【这,就是诸祸之因。】
【没过多久,一个名叫妺喜的女子,就出现在了姒癸面前。姒癸对妺喜一见倾心,似乎神魂都为之所迷。此后的事,大王就都知道了。】
【酒池肉林,瑶台玉门,荒淫暴戾……种种罪名就都出现在了夏桀身上,大夏很快乱象丛生……】
听
在他们的带领下,人族学会了发明工具,并用工具去耕种、狩猎、建造房屋。
很快,一座座雄伟的城池耸立在天地之间。
人族,成了这片天地的主角。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数千年。】
闻仲继续说着。
【数百年前,大禹的儿子姒启家国天下创立夏朝,凝聚了天下人心于一人之身。】
【就在他登记那一天,让所有人族预料不到的变故,发生了。】
【帝启这位受到万民敬仰的人间之主,不知何故,竟然再次获得了仙神的力量。时隔数千年,人族再次执掌仙神之力,给人族带来极大的惶恐。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吉是凶。人族再次掌握仙神之力,是不是意味着仙神妖鬼会再次降临在世间。对人族来说,这并非好事。】
【那天之后,帝王和朝臣一直惴惴不安,可异变始终没有到来,仙神也没有下凡,城外山林中的野兽,依旧还是野兽,没有觉醒妖力。】
【这时,帝启才终于松了口气,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喜悦。人族以凡人之躯都能征服洪荒,更别说掌握了仙神之力的人族了。这普天之下,终将是人王领土。】
【再往后,不仅夏国国君,甚至受人敬仰的大夏官员,也陆续有人觉醒了仙神之力。】
【人族开始不满足于耕种畜牧,开始挑战自然。他们随山纳川,梳理天地山河,掌控天下百火,让整个大地都为人族所用。】
【当年,这些掌控仙神之力大臣,被称之为人间正官。】
【大王熟知的火正、水正、木正、金正等春夏秋冬四官,便都是人间正官的官名。】
闻仲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插了句嘴。
【为什么只有帝王和大臣才有仙神之力?】
【这种仙神之力,为什么又消失了?】
闻仲叙述的这段历史,并不是我熟知的任何历史,甚至和封神世界也并不相同。
但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
我只想知道,帝启怎么获得了这种力量,此后这种力量为什么又消失了。
闻仲看着我,许久之后才叹息一声,道:
【这便是雷震子不惜自废一翅也要让鲜血洒落在朝歌的原因。】
闻仲闭上双眼,思绪似乎回到了数千年前。
【帝启的大夏国掌握了仙神之力后,对此进行了数百年的研究,他们发现,这种仙神之力并非恒定持久,而是一直在变。】
【而变化的规律,他们一直没有找到。】
【直到数百年后,夏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姒癸继位,才终于发现了仙神之力的秘密。】
【姒癸天性聪颖,无人能及。从小就对仙神之力充满了好奇之心。他即位之后,设瑶台,立玉门,记载大夏掌握仙神之力的所有官员每天上下朝时的力量。】
【同时,他暗中对仙神之力波动起伏的官员进行调查。他发现,凡受万民爱戴之官,皆仙神之力恢弘强大;凡被万民唾弃之人,仙神之力便会降低甚至消失。】
【最终,姒癸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族掌握的仙神之力,并不是真的仙神之力,而是来自于万民的力量。】
【他将这种重新掌握的仙神力量,称之为万民之力,也叫信仰之力。】
【这是帝启家国天下之后,由人族万民的信念凝聚而成的力量。只有让诸国臣服的强国,才能获取的力量。】
【不过,他对万民之力的研究也只到此处。至于万民的信仰为什么会让人得到堪比仙神的力量,他至死也不知。】
闻仲说完,我愣住了。
5、
我不由脱口而出。
【姒癸不就是夏桀吗?】
【他不是夏朝的暴君吗?他筑瑶台玉门,难道不是为了满足他骄奢淫逸的生活?】
无论在我所熟知的各种版本的历史中,还是在封神演义之中,夏桀都是暴君。
但在闻仲的口中,好像并不是这样。
其中,似乎藏着种种隐秘。
果然。
闻仲听完苦笑不已,目光幽幽,道:
【大王说的对,也不对。】
【帝癸前半生,其实是一个备受爱戴的君主。但他做了一件错事,正是这件错事害了他。】
错事??
我心头充满了疑惑。
什么错事,能毁了一个君主的一生?
这时,只听闻仲说道:
【这件事于国而言无错……哎,老夫说完,大王自己评判吧。姒癸发现了万民之力的规律之后,便以此做为赏罚惩戒的评判之准则。凡仙神之力下跌之官员,便判定为不得民心之人,判定为渎职贪腐之人,判定为无用之才,罢黜官位,封门严查。凡仙神之力暴涨之官员,则判定为栋梁之材,让其位居高位。】
我又愣住了。
这不是好事吗?
如此简单明了的就能评判官员,还不会出现冤案,分明与国有利与民有利。
闻仲点了点头,叹息道:
【大王说得对,此事的确与国与民都有利。是以,此规立下之后,大夏王朝文武百官无不一心为民,无不忠心为国,哪里敢有二心?】
【自那之后,大夏王朝民心越发凝聚,国运愈发昌盛,夏桀和百官执掌的万民之力,也越发强大,强大到可以影响天象,可以移山填海……】
【这,就是诸祸之因。】
【没过多久,一个名叫妺喜的女子,就出现在了姒癸面前。姒癸对妺喜一见倾心,似乎神魂都为之所迷。此后的事,大王就都知道了。】
【酒池肉林,瑶台玉门,荒淫暴戾……种种罪名就都出现在了夏桀身上,大夏很快乱象丛生……】
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