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危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的助理告诉李文秀,说沈雪有事出去了。  

李文秀把沈雪的手袋放到她的办公桌上便离开。  

快到中午下班时,王林和沈雪才从休息室里出来。  

看到桌面上的袋子,王林拿起来一看,便知道是妻子来过了。  

因为他之前跟李文秀说过,想要一个刮须刀放到办公室这边用。  

出于工作原因,王林经常在办公室休息,但这边却没有准备刮须刀。  

他的生活用品,都是妻子帮忙采办的。  

李文秀今天买了,便顺道送了过来。  

王林正在拆刮须刀的包装,忽然听到沈雪哎唷一声。  

“怎么了?”王林问。  

“王林,你还记得我是不是带了手袋过来?我记得我带了的,我放在你桌子上了,怎么不见了呢?”  

王林也记得她带了手袋,不由得一怔:“手袋里有什么?”  

“倒是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王林一想,笑道:“丢是不会丢的,估计是文秀拿走了。”  

沈雪大吃一惊,仿佛做贼被主人抓了现行:“文秀来过了?”  

王林举了举手里的刮胡刀:“喏,这是她送给我的。”  

沈雪瞬间面如死灰,就连刚才欢愉过后的红晕,也掩饰不住她内心的慌张。  

“她是不是知道我们的事了?”沈雪颤声问道。  

“不会的。”王林微一沉吟,说道,“她以为我不在,所以没进休息间察看。你别乱想了。”  

沈雪回到自己办公室,果然看到自己的手袋正安静的躺在办公桌上。  

她问了助理,知道是李文秀送过来的。  

沈雪又详细了询问李文秀送手袋过来时的言语和表情,确定没事,这才放下心来。  

王林打电话给李文秀。  

李文秀回答说自己已经回家了,问他是否回家吃饭?  

王林说回家,又说谢谢你买的刮胡刀,我试了试很好用。  

李文秀笑着说,刮胡刀当然要买好用的,要把你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你亲我的时候才不会扎人!  

王林哈哈大笑。  

回到家里,王林见李文秀神色如常,也就放心了。  

但今天的惊险,却提醒了他。  

现在李文秀上班的地方离爱秀广场太近了,她随时有可能过来查岗。  

看来,以后不能在休息室里胡来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  

三天后,发哥等人从香江过来。  

王林事先安排好了酒店,接他们进城后,直接拉到了华美大酒店。  

上海滩的原班人马,几乎悉数到齐。  

主创、主演团队,在见到王林时,都表现出了应有的尊敬。  

他们都已经知道王林是什么样的人物。  

王林不仅有钱,更有势!  

不仅在内地呼风唤雨,在香江也是一言九鼎。  

王林还是第一次见到赵娅芝本人。  

这一年的赵姐,已经39岁了。  

然而,她主演的《戏说乾隆》,还有《新白》,都是这两年的新剧。  

电视剧里的赵姐,娇俏灵动有如少女,完全看不出来年纪。  

天生丽质难自弃,说的就是她这种女人了。  

这是一个美了一辈子的女人!  

通过交谈,王林才知道,赵姐祖籍开封,出生于香江九龙。  

1973年,赵姐参加首届香江小姐选举,就获是了第四名的佳绩。  

赵姐对回到申城拍戏,表示完全没有压力。  

她在王林心目中就是不老女神。  

近距离的观察,王林发现,她的骨相非常的精致完美。  

年轻时的赵娅芝皮肤白皙透亮,满脸胶原蛋白,让人羡慕。  

现在的她,状态也依然在线,颜值很抗打,一点都不像快要40岁的人。  

赵娅芝的肌肉线条干净,五官立体,侧颜绝美。她的后脑勺呈现一条圆弧线,完美高颅顶头包脸是非常上镜的。  

她的一双眼睛十分的勾人,有一种魅惑甜美的感觉,笑起来时卧蚕饱满充盈,再加上睫毛非常的纤长,眼睛非常的可爱,整个眼睛的亲和力满满。  

在她身上,几乎秉承了东方女子所特有的美丽大方,温柔善良,代表着东方的美。  

王林看了,不由得赞赏不已。  

不过,比起沈雪来,王林更加中意沈雪。  

客观的来说,沈雪比赵姐年轻太多了,年龄的优势,让沈雪的颜值高出一大截。  

另外,沈雪的优雅和曼妙,比起赵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去机场接机开始,王林和沈雪一直在一起。  

有时,他还会有意无意的碰碰沈雪的手背,以示自己对她的爱恋和在乎。  

而对于赵姐,王林自然喜爱,但更多的是恭敬。  

抵达酒店后,王林和剧组的人大致谈了谈。  

他首先要确定,所有人都愿意参加这次的拍摄,没有心不甘、情不愿。  

所有人都表示愿意参演这部电影。  

不得不说,几个主演,不管是实力、还是颜值,或是演艺事业,都处于最佳时段。  

发哥不必多说,《赌神》和《纵横四海》的热映,让他一时风头无两。  

丁力哥去年主演的电影《跛豪》获香江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赵姐的《戏说乾隆》正在热播,收获了大量真爱粉,《新白》的上映,更会让她家喻户晓。  

这几个人再次集合在一起,演一出经典的上海滩故事,可以说是最佳拍档。  

而导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