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冕 15(2/3)
百花小院却又匆匆要走,难怪他说“我与国君的交情只能待这么久”。
司马玄垂肩:“也好,反正苏兄心里只有家中娘子不在意这些美人,如果她们能帮助晋王解除不必要的嫌疑…便就依晋王殿下所言吧!”
凤辰嘴角微扬,不知是满意司马玄的配合,还是在满意别的:“那就有劳国君筹备了,本王先去宫中禀报陛下,估摸不过多时宫里就会派人来接这些美人。”
白锦玉和凤辰、谢遥一同出了百花小院,二人上得马车,白锦玉便瞧见了凤辰脱在车里的朝服。她伸手摸了摸这叠得整齐的紫袍,叹道:“殿下来得可真急啊?”
凤辰目光柔静地看着她,眸子没有一丝躲闪。
白锦玉凝着他的脸,笑得调皮又妩媚:“殿下在西赵为什么不答应司马玄的嘱托?莫非,殿下当时就喜欢我了?这么说,殿下在那时候就知道我不是男子了?”
凤辰长眸微垂,对她笑了笑。
夜过子时,灯烛犹明。
白锦玉在一地的纸堆中长长伸了个懒腰。
闻宴让她抄的诫书,全名是《诫侄闻敦书》,这个闻敦曾是一百多年前翠渚出的一个祸胎,当时的山长闻有春为了教化这个侄子,煞费苦心写了这份诫书。由于文采斐然、面面俱到,这篇文章遂成为了世代门生必学必背的精品。
不知是不是曾经在翠渚抄得遍数太多,时隔七年白锦玉依然能将全篇七百多字默得行云流水。
她想,闻宴所以让她抄,也是笃定她能默得出。
搁下笔,白锦玉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把散落在地的纸片一张一张收起。
“才八遍,速度怎么退步了这么多!”白锦玉将一打纸码好,扶腰站起,开门走出了小屋。
庭中花静风柔,日间的热天炎火被夜风洗涤一空。白锦玉揉着泛酸的肩颈举目望天,天空墨蓝,繁星点点如缀,夜幕之上飘飘然似有一处仙阁,琼灯飘渺,与银汉交融。
那里是长安的最高建筑,栖鹿台。
栖鹿台每夜都会明灯,但是今夜的烛火明显更强更甚。看来,今日闻宴应了宋瀛海的挑战,让鲁山宋氏如临大敌了。
他们这是铆足了劲要在庐州闻氏前面算出日冕之期。
所以,在此无风无云的夜晚,宋氏的司星官一定会在栖鹿台上好好抓紧这最佳的占星时机。
而闻宴,可能已经睡了,如果没睡,他最多也就在文渊斋的屋顶。
因为她记得闻宴说过,星汉之遥不啻万里,人站得再高,于天地都不足为计,所以在哪里观测都一样,登高望远,形式大于实用,大可不必。
总之,她是相信闻宴一定会赢的。
将目光从天际收回,白锦玉拖着微倦的步子走进卧房,蹑手蹑脚走到床边,却见床上空空。
凤辰竟还没有回房!
她打开侧窗,果然看见凤辰的书房还映着亮光。
白锦玉转身折出。
来到书房前,进门,转过一扇巨幅古雅的屏风,灯烛暖玉似的氤氲中,一张花楠木的长几上铺满了锦帛卷轴,一袭玉色的身影平肩正背坐于案前,正专心看着卷册。
青丝如墨,身若兰芝,这一瞬,白锦玉觉得门外的风月花夜、星河飘渺都不算什么了。
凤辰未觉有人进入,白锦玉轻轻靠近,待到案前,便抬袖遮挡了案上的灯烛。
书案上光线一暗,凤辰抬头见人。
白锦玉趁机抽走他手里的卷册,提议道:“夜都深了,殿下明日再读可好?”
凤辰莞尔:“快好了。”
白锦玉索性将书放远,弯身对凤辰正色道:“快了也不行!殿下已经这么熬了好几晚了,一定累了!”
凤辰道:“尚好,新历近日遇到了一处难点,需设法尽快解决。”
白锦玉凑近他,目光如笔细细描过他俊雅的面容道:“可我怎么看殿下已经累了?”
话音未落,凤辰已伸手握住她的纤腰,将她卷进了怀里。
“本王有没有累,爱妃不如亲自感受一下。”凤辰臂弯搂着她的后背,防止她从腿上滑下去,一手从她的肩头滑下。
白锦玉心脏蓦地狂跳,脸上当即飞上两朵绯云,一直染到了颈间;脂粉褪尽的粉唇更因此泛起自然的殷红,就像新鲜的樱桃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白锦玉赶紧求饶:“不要了,我知道殿下不累了…”可惜后面的字还没说出来就已经被吞了。
接下来白锦玉觉得自己也快被吞没了。
好一阵撩人的气息交换,凤辰突然松开了她,正意乱情迷的白锦玉不明所以,睁着水蒙蒙的杏眸望着他。
“说,”凤辰一指勾起她的下巴,问:“要不要?”
白锦玉不可置信地盯着凤辰,为人雅正的凤辰居然要她承认这么羞耻的事,他他他他他怎么这样?!
她怎么可能承认?承认了以后怎么做人?!
所以,纵然手臂已软到无力,但她还是骨气地将二人撑离了一段距离。
凤辰睨着她抵在胸口的手。
该死!她怎么又觉得好像此举伤害了凤辰?!谁能告诉她该怎么办?
“有点热。”琢磨半天,白锦玉觉得这个理由尚可“哪里热?”凤辰手中收紧,贴着她的耳朵轻声道。
白锦玉细细吸了一口气,还没吭声,便感到凤辰的鼻尖已顺着她领口的肌肤下去了。
“是这里吗?”凤辰在她的心口亲了一下。
司马玄垂肩:“也好,反正苏兄心里只有家中娘子不在意这些美人,如果她们能帮助晋王解除不必要的嫌疑…便就依晋王殿下所言吧!”
凤辰嘴角微扬,不知是满意司马玄的配合,还是在满意别的:“那就有劳国君筹备了,本王先去宫中禀报陛下,估摸不过多时宫里就会派人来接这些美人。”
白锦玉和凤辰、谢遥一同出了百花小院,二人上得马车,白锦玉便瞧见了凤辰脱在车里的朝服。她伸手摸了摸这叠得整齐的紫袍,叹道:“殿下来得可真急啊?”
凤辰目光柔静地看着她,眸子没有一丝躲闪。
白锦玉凝着他的脸,笑得调皮又妩媚:“殿下在西赵为什么不答应司马玄的嘱托?莫非,殿下当时就喜欢我了?这么说,殿下在那时候就知道我不是男子了?”
凤辰长眸微垂,对她笑了笑。
夜过子时,灯烛犹明。
白锦玉在一地的纸堆中长长伸了个懒腰。
闻宴让她抄的诫书,全名是《诫侄闻敦书》,这个闻敦曾是一百多年前翠渚出的一个祸胎,当时的山长闻有春为了教化这个侄子,煞费苦心写了这份诫书。由于文采斐然、面面俱到,这篇文章遂成为了世代门生必学必背的精品。
不知是不是曾经在翠渚抄得遍数太多,时隔七年白锦玉依然能将全篇七百多字默得行云流水。
她想,闻宴所以让她抄,也是笃定她能默得出。
搁下笔,白锦玉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把散落在地的纸片一张一张收起。
“才八遍,速度怎么退步了这么多!”白锦玉将一打纸码好,扶腰站起,开门走出了小屋。
庭中花静风柔,日间的热天炎火被夜风洗涤一空。白锦玉揉着泛酸的肩颈举目望天,天空墨蓝,繁星点点如缀,夜幕之上飘飘然似有一处仙阁,琼灯飘渺,与银汉交融。
那里是长安的最高建筑,栖鹿台。
栖鹿台每夜都会明灯,但是今夜的烛火明显更强更甚。看来,今日闻宴应了宋瀛海的挑战,让鲁山宋氏如临大敌了。
他们这是铆足了劲要在庐州闻氏前面算出日冕之期。
所以,在此无风无云的夜晚,宋氏的司星官一定会在栖鹿台上好好抓紧这最佳的占星时机。
而闻宴,可能已经睡了,如果没睡,他最多也就在文渊斋的屋顶。
因为她记得闻宴说过,星汉之遥不啻万里,人站得再高,于天地都不足为计,所以在哪里观测都一样,登高望远,形式大于实用,大可不必。
总之,她是相信闻宴一定会赢的。
将目光从天际收回,白锦玉拖着微倦的步子走进卧房,蹑手蹑脚走到床边,却见床上空空。
凤辰竟还没有回房!
她打开侧窗,果然看见凤辰的书房还映着亮光。
白锦玉转身折出。
来到书房前,进门,转过一扇巨幅古雅的屏风,灯烛暖玉似的氤氲中,一张花楠木的长几上铺满了锦帛卷轴,一袭玉色的身影平肩正背坐于案前,正专心看着卷册。
青丝如墨,身若兰芝,这一瞬,白锦玉觉得门外的风月花夜、星河飘渺都不算什么了。
凤辰未觉有人进入,白锦玉轻轻靠近,待到案前,便抬袖遮挡了案上的灯烛。
书案上光线一暗,凤辰抬头见人。
白锦玉趁机抽走他手里的卷册,提议道:“夜都深了,殿下明日再读可好?”
凤辰莞尔:“快好了。”
白锦玉索性将书放远,弯身对凤辰正色道:“快了也不行!殿下已经这么熬了好几晚了,一定累了!”
凤辰道:“尚好,新历近日遇到了一处难点,需设法尽快解决。”
白锦玉凑近他,目光如笔细细描过他俊雅的面容道:“可我怎么看殿下已经累了?”
话音未落,凤辰已伸手握住她的纤腰,将她卷进了怀里。
“本王有没有累,爱妃不如亲自感受一下。”凤辰臂弯搂着她的后背,防止她从腿上滑下去,一手从她的肩头滑下。
白锦玉心脏蓦地狂跳,脸上当即飞上两朵绯云,一直染到了颈间;脂粉褪尽的粉唇更因此泛起自然的殷红,就像新鲜的樱桃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白锦玉赶紧求饶:“不要了,我知道殿下不累了…”可惜后面的字还没说出来就已经被吞了。
接下来白锦玉觉得自己也快被吞没了。
好一阵撩人的气息交换,凤辰突然松开了她,正意乱情迷的白锦玉不明所以,睁着水蒙蒙的杏眸望着他。
“说,”凤辰一指勾起她的下巴,问:“要不要?”
白锦玉不可置信地盯着凤辰,为人雅正的凤辰居然要她承认这么羞耻的事,他他他他他怎么这样?!
她怎么可能承认?承认了以后怎么做人?!
所以,纵然手臂已软到无力,但她还是骨气地将二人撑离了一段距离。
凤辰睨着她抵在胸口的手。
该死!她怎么又觉得好像此举伤害了凤辰?!谁能告诉她该怎么办?
“有点热。”琢磨半天,白锦玉觉得这个理由尚可“哪里热?”凤辰手中收紧,贴着她的耳朵轻声道。
白锦玉细细吸了一口气,还没吭声,便感到凤辰的鼻尖已顺着她领口的肌肤下去了。
“是这里吗?”凤辰在她的心口亲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