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三输的局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莫耶斯如坐针毡!  

其实他今天已经让曼联踢得很保守了,排兵布阵上特意上了两名后腰,但看起来效果并不好。  

利物浦主打两翼齐飞,不管左路还是右路,只要发力就能打穿!  

而且曼联更糟糕的是反击在前场组织不起来!  

卡塞米罗在中后场专门负责盯防鲁尼,坎特则是大范围地扫荡。  

贾努扎伊在坎特面前几乎没有抵挡之力,哪怕坎特不下脚逼抢,贾努扎伊都可能出现控球失误,显而易见地被坎特的拦截能力所威慑。  

而马塔在右路即便能控球,却因为没有更多时间调整以及缺乏队友的支援也很难让进攻变得清晰起来。  

范佩西长时间得不到球变得很急躁。  

当一支球队战绩不佳时,队内关系向来也会变得很紧张。  

就像小豌豆埃尔南德斯和范佩西势同水火早已甚嚣尘上!  

这太容易理解了,范佩西霸占着主力位置,但是并不能给球队带来稳定的胜利,而埃尔南德斯得不到机会自然会不满,即便当他得到了机会,却得不到像范佩西那样受到全队的支持,也会心中不爽。  

在一支不成功的球队中,牢骚,怨言,矛盾,就如同瘟疫一般会全面爆发!  

比赛从开始就没有一分钟是在曼联掌控之下,利物浦各项数据全面占优,控球率甚至一度超过7成!  

弗格森和查尔顿在看台上观战一直皱着眉头。  

英格兰德比这样的大战,两人无论如何都应该来到现场观战,但是他们心中也有预感,这场比赛只会让曼联更加难堪。  

现在只是场面上让曼联颜面扫地,如果结果最终能是一场平局,或者曼联意外爆冷击败了利物浦,那么自然没有会在意场面如何的。  

可是当比赛第13分钟,卡里克中场长传找最前面的范佩西时,贝纳蒂亚抢先头球摆渡将球送到了坎特脚下之后,利物浦的快速反击令曼联防线不堪重负。  

杰拉德在中圈接应之后将球斜传右路。  

阿兹皮利奎塔快速跟进中连停带趟继续推进攻势,在费莱尼鲁莽地飞奔去边路进行协防时,中路防守就变空虚了,阿兹皮利奎塔将球斜传给了转入内切轨道的加雷斯贝尔,后者趟球杀向禁区内右肋地带,面对维迪奇,加雷斯贝尔与禁区中路的苏亚雷斯完成撞墙传切配合,加雷斯贝尔杀入禁区右肋腹地再将球横敲中路,苏亚雷斯前插中领先菲尔琼斯一个身位。  

德赫亚这一次首先往右门柱方向移动,本以为加雷斯贝尔会直接射门,没想到他传球给中路的苏亚雷斯,如此一来德赫亚再往中路折返回去就十分被动了。  

苏亚雷斯迎球扫射将球射向了球门右下角,德赫亚急停再反向扑救已然来不及了!  

苏亚雷斯这脚打对方跑动反切线路的射门确实令德赫亚无力回天!  

完全是被戏耍了的样子。  

当足球滚入球门右下角之后,苏亚雷斯跑向了场边角旗区,加雷斯贝尔也立即冲了过去,两人勾肩搭背向着看台上的红军球迷扬起拳头激情咆哮!  

“苏亚雷斯推射破门!利物浦在老特拉福德率先取得进球!  

这个进球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曼联从开场后就接连被利物浦打出威胁攻势,可以说利物浦的进球是水到渠成!  

加雷斯贝尔和苏亚雷斯在锋线上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加默契,他们的打法很具有观赏性,似乎这样的打法也让我们有些恍惚,因为从前曼联也很擅长这种小范围内的快速传切配合,但现在曼联却很难组织起像样的攻势。  

不禁令人唏嘘。  

利物浦在老特拉福德1:0领先曼联,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  

“曼联太早丢球了,比赛才刚刚接近15分钟就宣告城门失守,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我不得不说如果莫耶斯不做点什么,或者说果断地进行调整,那么曼联就有可能在主场经历一场惨败!”  

“杰米,你希望莫耶斯做什么呢?撤掉范佩西和贾努扎伊再上一名防守中场和后卫吗?  

他就算知道会有一场惨败,也不会这么做,这样做简直是自杀!  

球迷不害怕曼联失败,真正恐惧的是看不到希望!  

比赛也是这样,曼联从来不会为了一场比赛的结果而绝对地去死守,人们要看到曼联能够还击的力量在球场上,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所以比起一场体面的失利,曼联更愿意去相信渺小的希望然后迎接一场惨败?”  

“一切皆有可能,但如果我们自己把可能性扼杀掉了,这支球队就没有了任何希望。”  

“好吧,但愿作为红魔,你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曼联大门被攻破了,司徒云兵坐在教练席上只是微笑鼓掌,仿佛并没有过于激动,只是预料之内的事情。  

而莫耶斯则抹了把脸看起来已经是如坐针毡。  

红魔球迷脸色都不好看,输了场面还要输了结果,那曼联就真是在这场较量中一无是处了!  

虽然上赛季弗格森对阵利物浦也是被双杀的结果,可好歹弗格森是输球不输阵!  

曼联也与利物浦给全球球迷奉献了两场精彩的英格兰德比大战!  

现在眼前的画面却是一边倒的!  

谁也无法不明白过去九个月曼联到底发生了什么?  

弗格森之后曼联再无魔性!  

比赛继续,曼联想要奋起直追,但体能和状态上的劣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