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玉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这是外界透入的自然光。  

从这种程度上说,这个空间还是与外界存在很紧密的,很可能那渔夫进来时就是空间与外界交错而打开了通道,让那渔夫进了来。  

只是自陶渊明进来后,为了镇压金乌、修蛇的煞气,这个空间被陶渊明元神所化的那株菊花死死封印住了,如果不是太玄珠的碰撞,这种封锁可能还会持续很久,直到那菊花被金乌煞身彻底侵蚀。  

而在镇压这两种煞气的过程中,天地烘炉阵深入了这空间的方方面面,也让他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一是一封玉匣,埋藏在空间最深处,其中记述了一位秦时炼气士的生平,当时处于仙道蓬勃发展的时期,无数的法术、神通、功法被创造出来,无数前代遗迹被发掘出来。  

这位炼气士修行到了金丹,也算得上当时比较出众的修行者了,因为功法不完善,元神真君级修行者非常少。  

他非常幸运,在洞庭湖与武陵山脉交界的地方找到了这个被镇压起来的修蛇头颅和金乌遗骸,而且由于刚好这两样遗骸处于极阳极阴的之间,这里又靠近云梦泽和武陵山脉,当时元气充沛到不可思议,竟然由修蛇头颅孕育出了一个独立的空间。  

那位修士找到了这个空间之后如获至宝,赶紧将家族和亲朋好友都放了进来,因为当时他们一群炼气士忽悠始皇帝到海外寻仙,结果都是他们自己搜刮灵植,给始皇帝的不死药屁都没有。  

结果,最后始皇帝焚书坑儒,幸亏他机警,否则也成了被坑的一个了。  

后来又天下大乱,他们一大家数百户人家干脆就不出去了,毕竟这里面元气充沛,自给自足,比外界无日不战的环境要好得多。  

在进入这个空间后,他也发现了修蛇和金乌的煞气,但是当时还只是一缕缕,而且,他们的尸体上有后羿神箭镇压,根本就翻不起浪来,反倒是那尸体上的元气不断被抽走,扩大空间,完善法则。  

他当时也制订了如何消磨煞气的办法,由家族中修行的后辈慢慢一点点磨灭。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自他死后,家族一代不如一代,自汉之后,金丹都没有了,空拥宝山。  

而且随着人口繁衍,凡人越来越多,生的越多,死的也越多,这些死去的,也会散发出浓重的死煞之气,加之平时聚集起的各种煞气,竟然都被金乌和修蛇的尸体吸收了。  

如此,一点点积累下来,日益庞大,那渔父之所以能进来,很大原因就是空间中积累的煞气濒临失控的表现,而让空间对外通道短暂失去了控制。  

而且从秦末到晋,时间已近六百年,那位炼气士家族的修士却只有了几位筑基期,对闯入的渔父也没有杀戮之心,最后就让他离开了,只是离开时以幻术迷惑了他一番。  

后来,那渔父要再找回来当然找不到,他们已经重新避世。  

但可悲的是,他们发现煞气濒临失控已经晚了,通过各种方法修修补补了几十年,终于,有一天,煞气失控了,烈日横空、蛇影遍地,一瞬间,空间中数千人就已经死于非命,那家族中寥寥几个筑基修士完全没有抵抗之力就团灭了。  

而陶渊明感知到的那种震动,正是空间中煞气失控,快要溢出空间时的动静,也才让陶渊明找到了这处空间。  

后来的情景,玉匣中并没有记载,不过陈天推测不错的话,应该是陶渊明不明就里地闯了进来,一时被那修蛇煞身和金乌煞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坏了肉身。  

又不能直接退出去,否则这两的煞气,恐怕会污染的近处洞庭平原地区,那就不知道是多少黎民死于这两种煞气,重演北方千里无鸡鸣的一幕。  

不得已之下,他只得以自家元神混合法宝炼制成了那朵封锁整个空间的菊花,这东西介乎法宝、灵植和具有某些本能的生灵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存在。  

这玉匣中记载的功法、法术,陈天看了看就丢到一边去了,残缺不全,没有参考价值。  

反倒是当做逸文记载的东西引起了陈天的兴趣,海船图。  

当年,他们为了出海,炼器技术又不过关,炼制不了大型法器,只能通过改进船舶造型抵御风浪,尝试了很多方案。  

这其中,有许多陈天感觉用得上,毕竟这是那些炼气士们通过千百次的风浪考验,又有秦帝国的倾力支持,已经非常先进了。  

只是随着炼气士们被坑杀,秦帝国崩溃,这些东西已经完全散逸。  

这些东西,结合关键地方的炼器技术,完全能造出纵横海洋的大舟来,实现他远航天竺,沟通南洋与神州的梦想。  

因此,他将这些有关资料复制了一份,准备等回程后交给黄芪,准备在合浦港建造大舟,用于出海。  

除了这个玉匣,这空间还有一个东西让陈天极为好奇,就是那两支后羿所用的射杀了修蛇和金乌的神箭。  

这东西就在山洞到桃花源的出口处,也正因为有这两只箭,所以那两种煞气才不敢侵入山洞之中,没有从这个入口侵蚀,才让这个空间只吃了那么长时间。  

他手再一扬,本以为能将两只箭摄来,哪知,他们纹丝不动。  

陈天尴尬地扬了扬眉,幸亏没人知道他刚才要干嘛,否则…  

没办法,他只得一指山洞那埋藏两支神箭的地方,道:“在那里往下挖,一直挖到底,有两只箭,挖出来给我。”  

周围金丹一愣,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