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斗法(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  

又一道惊雷炸响。  

暴雨滂沱而下。  

“大言不惭!”  

听到曹谨行口出狂言,聪书记不免动怒,铁拳和象奴更是已经完全按耐不住,纵身跃下。  

两人像两颗炮弹,瞬间穿破连天雨幕,来到曹谨行和沈襄面前。  

前者右手后拉蓄力,像一张绷紧的大弓,将那只铁臂射出,玄铁手套配合《擒龙手》,刚猛无俦!  

后者肌肉虬结,半空中身体膨大一圈,运起金刚宗护法神功《大般若龙象功》,掌中蕴含巨力,掌风呼啸,笼罩四面八方!  

两人齐攻曹谨行!  

曹谨行身处大雨之中,任由豆大的雨滴落在脸上:“下雨好啊…”  

他飞快拔刀,《六军镜》运转,体内八道真气瞬间合一,寒蟾真气附着刀身,出手即是《傲寒六诀》!  

方圆百米的水汽当即响应,融入那道斩出的刀光,刀气暴涨至十丈长,一刀砍在下落的两人身上!  

霸道绝伦!  

铁拳和象奴都没想到资料中刚入通幽的人能有这样凌厉的攻击,急忙运气护体。  

刀气横空,划破雨幕,与护体罡气对撞,只听两声巨响,将半空中的两人震飞向后方山体!  

两个大块头狠狠砸进峭壁之中!  

“天人合一?!”  

上方山洞里,聪书记脸色大变。  

自《平砂玉尺经》修成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感觉事态出乎预料。  

——天时不仅在他,也在曹谨行!  

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曹谨行居然以通幽境,领悟了天人合一!  

下方沈襄和吴沧海再度出剑,剑光如龙,人随剑走,直指那两人咽喉。  

“放箭!”  

曹谨行一声令下,身后数十名锦衣卫拿出强弓劲弩,弯弓搭箭,一根根箭矢射向嵌在峭壁中的两人。  

曹谨行反手按住八阵图,输入风属真气,操纵八方狂风,化作无形巨蟒,死死缠住那两人!  

霎时间!  

风雨突然变向。  

狂风夹带暴雨涌向峭壁中的两人。  

铁拳、象奴刚要挣扎起身,身上雨水已经凝结成冰,暴风也似活物般缠在身上,让他们一动不能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剑光箭雨杀到!  

两人急忙运气震飞箭雨,却挡不住之后的两把剑。  

高手过招,一招错,满盘输!  

就因为他们低估了曹谨行的那一刀,导致棋差一着,步步受制,沈襄和吴沧海两位通幽六层已经拔剑近身!  

蜀山剑宗·《沧浪剑诀》!  

两把剑穿破雨幕!  

上方聪书记眉头一皱,整个人化作惊雷闪电,从洞中冲下,要帮他们解围。  

“早等着你了…”  

曹谨行当即用出分身魔影,从马上跳起,《傲寒六诀》第二招,裹挟无边雨幕杀向聪书记!  

十丈刀气再现。  

如长江大潮,磅礴壮阔。  

聪书记眉头微皱,拍出一掌,惊雷破空,击在刀气上,连天大雨随之一滞,既而水珠炸散!  

两人同时后退。  

到底是通幽巅峰,曹谨行纵然有天人合一加持,仍让这一掌打的气血翻涌,嘴角溢血。  

但这都是值得的。  

就这一瞬间,沈襄和吴沧海已经近身出剑!  

两剑杀来,命悬一线。  

象奴和铁拳只能自救。  

只见象奴两眼一瞪,发出巨吼,全力催动《大般若龙象功》!  

“象奴”这个称号,本就由天生神力的蒙古勇士继承,更何况,他还练到了这护法神功的第十二层境界,如有龙象加身,力道之大,整个蒙古也没人是他对手!  

他嘶声怒吼,全力震碎身上冰晶,在电光石火之间,双掌合十,夹住了刺向喉间的凝光剑!  

“呵!”  

沈襄冷笑,老子的剑可不好接!  

内力加催,竟然有碧绿剑芒透剑而出,象奴大惊,急忙偏头,没成想那剑芒凝实无比,穿金破土,无坚不摧!  

瞬间切碎他的耳朵,插进他颈侧山石!  

鲜血淋漓!  

象奴惨叫一声。  

沈襄趁机偏转剑锋,第二剑一鼓作气,砍掉了他右手手掌,带起一道血线,第三剑再刺咽喉!  

这三剑一剑快过一剑!  

象奴先被切碎右耳,再被斩掉右掌,心神大乱,第三剑更是避无可避。  

关键时刻,身旁杀来一只铁手,打在剑身上,激起悦耳剑鸣,震偏长剑,总算为象奴争取一线生机。  

象奴也是久经沙场之人,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怒吼一声,左掌拍出,宏大掌力如潮如瀑,逼的沈襄和吴沧海倒退数步。  

吴沧海沉声道:“他有护心镜!”  

沈襄停步,抬头看向铁拳。  

这才发现,吴沧海那一剑被他强行提气纵身躲过了咽喉要害,只刺在心脏偏上的部位,让他的护心镜挡住了,虽剑气透体,但铁拳也有通幽后期修为,没办法一击必杀。  

“杀!”  

刚一照面就负伤,铁拳和象奴都被打出了真火,两人红了眼睛,疯魔一般不管不顾地攻向沈襄、吴沧海。  

《擒龙手》凌厉刚猛。  

《大般若龙象功》大开大合。  

双方乱战,掌风剑气已蔓延出五丈开外,修为低的人根本难以插手。  

场外的陆嘉明等人举着弓箭、拿着天雷子却瞄不准敌人,看的眼花缭乱。  

另一边。  

曹谨行也和聪书记对上了,他境界不及,但速度不差,《分身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