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章秦汉漆器的辉煌成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汉代的丧葬用具有棺、椁、木杖、木棒、木俑、笭床,以及髹漆兵器和车马器等。  

其中的双层漆奁、漆枕、漆砚、漆盂、漆钟、漆钫、沐盆、兵器架、具杯盒、漆箸等,均为先秦墓葬所未见的新产品。  

至西汉时期成为博戏的全盛时代,《史记·滑稽列传》曰:“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  

可见博戏是汉代重要的娱乐项目,湖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博为投茕博。  

这一切都表明,秦汉之时,器形演变日趋世俗化。  

汉初世俗化演变的器具,与当时漆器的礼器功能减退、实用性功能不断加强相适应。  

马王堆3号汉墓云纹漆匕的器形演变,证明了这一点。  

先秦时,人们不论祭祀或食用,其牲解习俗均有一套严格的礼制规定,其中匕是重要用具。  

《仪礼·士昏礼》郑注:“匕,所以别出牲体也。”  

用匕自鼎中取出置于俎,以备进飨,即所谓享镬、升鼎、载俎。  

在正式场合,鼎内肉块很大,匕兼用在俎上切肉。  

因此,商和西周时期的匕呈桃叶形,边较薄且锋利。  

随着宗法制社会解体,用鼎制度式微,战国时匕的功能向实用化转变。  

至汉初匕的器形演变也日趋世俗化,人们常用漆匕在鼎内盛羹和米食,前扁平的匕不便舀取,于是匕叶凹度加深,成为匙。  

马王堆1号墓漆匕叶片已明显加深,斗作簸箕形,如匙。  

为了实用功能的需要,汉初工匠常将过去的一些器形进行改进,使之更加精致和实用。  

如先秦单层漆奁,到汉初已被改造为实用的双层漆奁。  

咸嘉湖陡壁山1号汉墓,出土九子奁和十一子长方形奁,制作精致。  

内置胭脂、铅粉、丝绵扑、铜镜、梳篦等齐全的化妆用品。  

这些东西就算是放在现在,都很不简单。  

所以这些多子奁,被现代人认为是“设计为人服务”的典范。  

还有,汉代多子奁中的收纳智慧也十足,流行于汉朝的多子奁,肯定是古人设计智慧的集中体现。  

不同形态的子奁组合在一起,既有实用性,有带给人们一种和谐的美感,彰显着独特的形式美法则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汉人重仪表,化妆品种类繁多,不但脂、泽、粉、黛、香一应俱全,还加入了新的品种——胭脂。  

而铜镜、镜衣、镜刷、梳篦、假发、镊子、小刀、粉扑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梳妆用具。  

多子奁应运而生,成为最早的“包装设计”。  

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泛指精巧的小匣子。  

迄今发现的实物没有早过汉的,西汉晚期尤其盛行,在出土妆奁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母奁,以横截面为圆形者最为普遍;  

方奁也时有发现,而且往往体型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子奁。  

母奁多为单层,双层者也不鲜见,往往上层用以放置铜镜。  

子奁的数量通常为311枚,以7枚最流行。  

子奁的形状主要有圆、马蹄、椭圆、长方,汉武帝以后还出现了正方奁。  

马王堆1号墓的双层九子奁,通高20.8厘米、盖径35.2厘米。  

这件双层九子奁,是西汉早期的精品。  

全奁在黑褐色漆地上以金、白、红三色彩绘云气纹。  

个别处辅以锥画,华丽不失端庄,精致而又浑然。  

器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手套、絮巾、组带、镜衣等。  

下层在底板上凿出9个凹槽,置9枚子奁。  

最大的一件圆奁,盛假发;  

马蹄奁盛角、木的梳、篦;  

大长方奁,盛针衣和茀;  

其余装的都是各类化妆品和丝绵粉扑。  

通过造型、体量与纹样的显著差别,使用者可以轻易从外表判断里面所盛何物,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  

除此之外还有望城坡渔阳墓的双层六子奁,这一件通高17.2厘米、盖径32厘米。  

若论奢华,马王堆1号墓的双层九子奁,仍比不上同期稍晚的望城坡渔阳墓所出双层六子奁。  

虽然体积小,子奁数量少,但锥画更为细密,并且采用了更多的贵金属装饰。  

盖顶正中镶嵌柿蒂形银片,盖缘、盖壁有5道银釦,子奁也是如此。  

这一做法的器物在西汉中期以后风靡上下,能出现在文景时期的墓葬中,显然是由于墓主等级甚高、能得风气之先的缘故。  

武帝时期,多子奁中不仅出现了新的正方造型,还出现了新的装饰——金银箔贴花。  

满城1号墓是中山靖王刘胜的陵寝,此墓中出土的8个子奁中,有一枚是正方形截面,其中装的也是化妆品。  

在漆木碎片中还夹杂着一些珍珠、金箔片以及银质(镶玛瑙)和骨质的动物形饰片,这就是综合运用了贴花和镶嵌一类的工艺。  

这种工艺在西汉晚期的广陵国,及周边地区发扬光大。  

这一时期的多子奁精彩纷呈,若论造型之新颖,则莫过于天长三角圩1号墓之五子奁。  

其中有一枚罕见的半月形子奁,奁盖上留有长方形凹槽,能与另一枚长方子奁插合成一件联盒;  

插合后,五枚子奁恰好可以放入圆形母奁中。  

这样的奇思妙想,令人惊叹。  

方形多子奁数量相对较少,保存完整的更不多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