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三层铸造是国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人文社会学科学者,作为国家级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在我国是第一次,其本身就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高规格的工程以及广泛的学术讨论,特别是大幅的宣传力度,对于普及历史、考古等知识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其他都不说,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夏朝,到底是什么样子,都有什么皇帝?  

以前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但是断代工程之后,夏代的年表就出来了。  

只要是关心这些的,就可以知道。  

第一位夏代的王,肯定就是大禹治水的禹。  

根据断代工程的研究,夏朝自禹之后,是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公元前2070-前1600年,夏启立国,总共14代17王,共470年。  

其中有太康失国,这就是后羿篡位!  

在之后,少康复国中兴,最后夏桀亡国,这里就是相传为女祸,汤商灭夏。  

一块古埃及的碎石板,让陈文哲看到的、想到的很多。  

而在最后,他居然还有一点收获。  

看着最后那件如同何尊一样的青铜器,陈文哲确定这是一件商尊。  

跟这块石板放在一起,藏在一座地下室之中,这是以为收藏大家的藏品。  

他出卖了那块石板,却留下了那件商尊。  

只不过,从那件商尊的土锈来看,这东西应该出土不长时间。  

不用说,在这是在国内出土的,而且肯定来历不明。  

因为来历很清晰的这种等级的青铜器,都在国家级的博物馆之中,不可能落入私人手中。  

这也许就是那位宝主,没有选择出卖这件商尊,而是卖了这块古埃及石板。  

陈文哲倒是很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有实力,居然还能买到商尊?  

虽然只是看了几眼,但是以此时陈文哲对于青铜器的鉴赏水平,他还是能够认出来,这只商尊应该是真品。  

商尊是容酒器,陈文哲看到的这件是商代晚期铸品。  

这样的宝贝并不是只有这么一件,陈文哲记得,好像还有一件是清宫旧物,现藏故宫博物院,那一件已经是传世品。  

而眼前这件,一眼就能看出是生坑货。  

如果是放在眼前,没准闻一闻,那种泥腥味还存在呢!  

这件青铜器通高有45厘米,宽38厘米,大敞口,宽折肩,高圈足。  

肩四隅有四立体有角象首,肩中部有四双角分叉龙首。  

颈饰蕉叶纹,肩及圈足饰鸟纹。  

腹部与圈足有曲折角型大兽面纹,圈足曲折角凋成龙形。  

器四隅及每壁中心线皆设有棱嵴,上端侈出器口,形象庄严。  

这种等级的尊,都是重器。  

陈文哲有点羡慕这位宝主,他还真是幸运,居然能够得到这么一件宝贝。  

只不过,当他的视线稍微偏转,看到的画面就再次让他惊讶了,因为他看到了另外一件商尊。  

这一件跟刚才的那一件稍微不同,而且看样子出土时间应该不短了,因为没有生坑的那种感觉。  

主要是看铜锈,一看就是老锈,甚至还有一种黑漆古的感觉。  

这应该是一件西周早期的商尊,整体造型为筒状三段式,侈口,腹部微鼓,四壁铸有四道扉棱,整体雄伟稳重。  

这件西周商尊不算高,怎么看也就高30厘米左右。  

不过,这样的尊的重量,应该不轻,最少也要有十斤重,这就是五千多克。  

它的口径不小,应该超过20厘米,因为它整体造型为筒状三段式。  

它侈口,腹部微鼓,四壁铸有四道扉棱,整体雄伟稳重。  

器身采用通体浮凋的装饰手法,口外壁饰八道蕉叶纹龙纹。  

龙头向下,身尾沿叶边布局,其下饰冠羽分尾小鸟纹。  

腹部饰展体式外卷角大兽面,圈足则饰曲折角兽面纹。  

整个商尊庄严雄奇,华美富丽。  

看工艺,陈文哲能够轻易发现,这件青铜器自口至底,在四道扉棱之上,可见明显的范缝痕迹。  

从此可知器物在铸造之时,以扉棱为界,由四块壁范与一块底范组成外范。  

扉棱不甚规整,稍有斜曲,或许是在合范时有轻微错位所致。  

这是一件筒形尊,看外表的铜锈,这应该是窖藏出土。  

整件青铜器整体造型呈筒状三段式,通体均匀分布四条扉棱,大敞口,饰兽面纹。  

内底铸铭文五行三十三字,这绝对是一件国器。  

要知道国器和普通祭器,是不同的。  

很多细微之处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什么是国器,什么是普通祭器!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  

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这说明了,从夏商到周,青铜器祭奠的重大改变。  

夏商祭奠天神人祖和鬼魂,周以礼制为宗,上祭奠先祖,下祈求风调雨顺的农耕渔猎,讲究人的福成。  

所以,夏帝王主导祭奠青铜器,是三层为主。  

而商周朝大多仅仅两层,三层的是国器。  

天圆地方,中间四方带牺牲动物与火燔云烟。  

两层的是王公贵族用器,就是圆形。  

还因为夏是天朝,国主是大帝。  

商周是诸侯国,国主是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