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这一枚,又是怎么回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名片,一般是纸质的,由于武则天贵为皇帝,地位特殊,所以,她的名帖采用黄金制成。  

考古工作者曾发现过,中国历史上帝王封禅用的玉简、银简,金简只发现了一枚。  

公元699年春天,76岁的武则天去嵩山游玩。  

谁知到了嵩山不久,就一病不起。  

她降旨让大臣阎朝隐,向嵩山神祈祷,求山神保佑她快点好起来。  

阎朝隐接到圣旨后,先剃尽浑身毛发,再斋戒沐浴,然后蜷伏在一个大盘子里,把自己当作祭品,以替代平常的猪羊供品,摆在祭台上。  

阎朝隐在祭台上,为武则天虔诚祈祷。  

没想到,几天后武则天的病,居然有所好转。  

武则天早年很重视佛教,她一直宣扬自己是弥勒佛转世。  

但是晚年,一场大病以后,她开始痴迷于道教,因为道教讲究养生,宣扬人可以长生不老。  

当时,有一位道士叫胡超,深得武则天信任。  

她除了坚持按时服用胡超敬献的“仙丹妙药”之外,对其所宣扬的神仙世界也非常向往。  

风烛残年的武则天,越来越害怕死亡,经常噩梦连连。  

她不想带着这种负罪感离开人世,该怎么办呢胡道士看出武则天的担忧,就建议她做一枚金简,  

把自己的罪过刻在上面,在良辰吉日投到嵩山,  

祈求天神赎罪,  

也可以除却在人世的罪孽。  

武则天听后,  

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命胡超督造金简。  

武曌金简是一个祈福简,  

也是一个赎罪简。  

除了祈福求长生之外,赎罪也是这枚金简所承载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上内容,既有对情敌的忏悔,  

也有对子女的忏悔。  

既有对丈夫的忏悔,也有对天下、对儒家学说的一种忏悔。  

所有内心深处感到不安的事情,她都希望通过金简可以得到赦免。  

金简制成后,胡道士专程选择在七月初七来到嵩山,在山顶做法事,  

代武则天向上天参拜赎罪。  

武则天之所以选择“七夕节”这天向嵩山投山简,  

是因为民间称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  

传说这天是牛郎织女跨过天河,  

在鹊桥相会的日子,  

天上的星宿最灵验。  

之后,  

胡超将金简抛在了嵩山的最高峰峻极峰上。  

按照道士胡超的说法,武则天只要把写给嵩山山神和各路神仙的金简埋在嵩山后,就可以除去罪孽,  

同时得到上天的庇佑和保护。  

武则天希望通过金简,进行忏悔。  

她忏悔的具体内容,金简上并没有写。  

不到百字的铭文写道:“大周圀(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段铭文的大意是说,  

大周国皇帝武曌,信奉道教真神,  

在中岳嵩山向天地诸神递上这枚金简,  

请求各位神仙除去武曌在人间的罪过。  

铭文中的“三官”,是道家对天、地、水的尊称,而“九府”则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在投完金简的第四个年头,也就是公元705年,  

武则天离开了这个世界。谷那么,  

史书中为什么对这枚金简,没有任何记载呢这是因为武则天以佛教立国,她可能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晚年已经由佛转道、祈求长生的心理变化。  

这枚珍贵的金简,  

带着女皇的秘密史命,在嵩山上沉睡了一千多年,  

直到被屈西怀发现。  

现如今,这枚武曌金简作为重要文物,收藏在中国南河博物院。  

金简的存在,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女皇武则天晚年的荒唐故事。  

由于武则天的陵墓乾陵,至今还未发掘,所以,这枚金简就成为与武则天,直接相关的珍贵文物之一。  

同时也可以让人们了解,武则天独特的个性和内心世界。  

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多东西都是模糊的,只能靠我们后人不断地去挖掘,去探索,才能够填补它们的空白,才能够将它的真面目向世人展示。  

包括在历史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存在,只是没有证据来证明它们是否是真实,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它必然会有一些模糊存在。  

而且在过去的人写史书的时候,也必然带了自己的一些主观情绪在其中。  

所以我们也不能百分百的相信,过去的就是真实。  

有些时候的真实,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美化了那个年代的人物和事情。  

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用双眼去发现,用文物去证明他们,像中国历史上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一样,褒贬不一。  

翻一遍历史,就会发现这个金属片,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皇帝都用过。  

这种被称之为简的东西,记录的应该都是最真实的一部分历史!  

因为是敬献给神灵的东西,在古代那个有着漫天神佛的世界,应该不会有人敢骗神仙吧?  

简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有流传,战国秦汉时,简流行于民间,主要用于书写、记载。  

东汉道教兴起后,简逐渐被道教用作与天交流的工具。  

到了唐代,帝王开始崇敬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