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还是小看它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越地窑场的逐年没落,是无法挽回的事实。  

六九零年,北宋建国之后,作为北宋唯一官窑的汝窑,后来居上,从而结束了秘色瓷,自中晚唐至北宋中期作为“御瓷”的历史。  

在绍兴元年和四年,为南宋皇室烧造的明堂祭器,成了越窑最后的辉煌。  

越窑的辉煌消失,但是窑工可不会消失。  

还有,任何技术,都不会是凭空而来的,比如北宋的宝烧技术。  

这种技术,肯定有一个发展过程。  

很明显,宋代的宝烧,很可能就是从秘色瓷发展而来的。  

或者,是继承了部分秘色瓷的技术。  

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秘色瓷的保密技术太强了。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钱氏王朝下令,越窑只能烧制供奉皇室的器物。  

当时的产品,被官府严格控制,几乎不流于民间,其釉料配方和烧制工艺更不外传。  

这个时期,越窑青瓷均被称为秘色瓷。  

这些秘色瓷进入钱氏皇宫,在钱氏王族成员死后,部分秘色瓷器又被随葬地下。  

自宋以后,随着越窑的衰落,秘色瓷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有关秘色瓷的历史,也成为一段隐秘而又美好的记忆。  

自此,好像秘色瓷就失去了踪迹。  

清代乾隆年间,宫中奇珍异宝堆积如山,无所不有,惟独缺少一件秘色瓷。  

乾隆皇帝曾经做诗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辰星看。”  

他是为自己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无缘一睹秘色瓷的芳容而遗憾。  

其实,事情是一体两面的,也许就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之下,秘色瓷就流传了下来呢?  

秘色瓷外表如冰似玉,透着碧绿色,主要是青釉!  

这些特征,是不是有点耳熟?  

汝窑的特征呢?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  

传说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它的特征也很明显,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  

再就是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  

其实,别的都不说,就看“雨过天晴云”,“千峰碧波翠色来”这两句形容的诗句,就可以看出,跟秘色瓷的形象,是有多么相似!  

在中国陶瓷史上,各窑口之间的学习、模仿、接受、竞争和互鉴从未间断过。  

在汝窑青瓷之前,越窑已经经历了漫长的青瓷生产历史,并且在唐宋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  

质量和艺术水准极高的越窑秘色瓷,在唐宋时期风靡一时,中外青瓷窑口争先仿效,汝窑青瓷也不例外。  

种种迹象表明,汝窑青瓷与越窑秘色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只不过,这些都没法证明,因为汝窑出在北地,而越窑却在南方。  

其实这些也不用陈文哲来证明,因为很多人都探究过。  

汝窑青瓷与越窑秘色瓷,追求的审美风格是一致的。  

汝瓷淡淡的天青色,所带来的感官享受,容易让人想起宋词中的“明月”“绿水”“芳草”和“春水”等词语。  

这与越窑秘色瓷所追求的“如明月春水”、“如薄冰绿云”的釉色效果,何其相似?  

当然,这些传承历史,陈文哲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传承。  

他现在有了越窑青瓷的传承、越窑秘色瓷的传承,汝窑也得到了一部分,不算最好,但也有。  

只不过,他并没有学习。  

这部分传承,是来自上一次大海市收藏家协会举办的展览,里面有一件汝窑青瓷。  

当时没有太过注意,之后查找相关资料,才又一次看到。  

也就是说,他除了柴窑技术没有传承之外,整个青瓷的传承体系,已经从唐宋元明清,全都收集全了。  

其实,现在回头看去,古代的一些技术,说好,是真好。  

但是,研究透彻了,也就那么回事。  

比如越窑的秘色瓷,主要还是提高温度,最后在匣钵之内,完成最后的蜕变。  

这样的事情,以现代技术并不难完成。  

只不过,在古代,也就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之下,秘传烧制。  

瓷器的最终成色取决于瓷土、釉色和温度。  

温度不同,瓷釉中的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因此,若要烧造出秘色瓷,对瓷土的筛选、釉色成分,以及温度,都必须严格把控。  

到底如何掌控,便是越窑的独家秘诀,不为外人所知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谁的技术,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利己是所有人的本能选择。  

只不过,现在这项技术,就真的凭空变出来了。  

陈文哲就什么都不用付出,就白得了这么一项技术、秘方!  

此时他已经十分清楚,烧造秘色瓷还得单件装烧,即用匣钵装载瓷器,一个匣钵只能装一件瓷器。  

之后一定要满釉裹足、支垫烧制,这能有效杜绝明火、叠烧产生的缺陷,提高瓷器的质量。  

从这个程度上说,秘色瓷的“秘”,不仅在于其制作方法的绝密,更在于其高昂的成本。  

其实,得到翠色,又何必这么费事呢?  

梅子青,就是一种很好的翠色,可惜,这是南宋之时才发明出来的,不要说唐代了,就连北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