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土腥味很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把宣德炉塞进了怀了,虽然鼓鼓囊囊的,但是陈文哲不拿出来,难道被人看到了还会搜身?  

至于金条,放在口袋里就好了。  

六根金条,沉甸甸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大黄鱼了。  

民国时期所谓的大黄鱼,重量为10两一条,一根小黄鱼重量为1两一条。  

但这里有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民国度量衡和建国后的现在可不一样。  

那阵子一斤为十六两,也就说一两比现在小。  

现在一斤等于10两,一两就是50克。  

那阵子需要除以16,一两核算为31克。  

所以大黄鱼合算成克数的话,为312克左右,小黄鱼为31克左右。  

很显然,陈文哲找到的这些都是大黄鱼,每一根都有312克。  

按照现在的金价三百七算的话,一根就值十一万多,这六根就是差不多七十万。  

这么一算,寻宝可比骗人强多了。  

此时,陈文哲都有点后悔了,当时做旧了瓷器,为什么要卖了?  

白白的在陶教授面前失了分,留下了个不好的名声。  

“以后要注意了。”陈文哲有点懊恼。  

接着他又想到了钱家,他家果然是大地主,在山上留条后路,就能随随便便拿出六根金条。  

陈文哲相信,当年留下的后路,肯定不止是这么一点。  

不过,就是这六根金条,不算那件宣德炉,也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以民国燕京的房地产为例,1924年,咱们熟知的鲁迅先生,看中了一座四合院,从房东手中以大洋800块成交。  

当时的兑换,大概是一两黄金能兑30块银元,也就是说,3条大黄鱼,包括重新装修都足够了。  

所以,在那个时代,黄金不要太值钱!  

家里如果有个10条大黄鱼,就是如今的千万富翁了。  

看来,钱家的老宅子,还是需要关注一下的。  

喜滋滋的回到家,还没有进院子,就看到站在院子里那个挺拔的身影。  

“哥,你回来了?今天都二十八了,再不回来就要过完年了!”  

看到陈青川,陈文哲乐得差点跳了起来。  

陈文哲跑进院子,就给了大哥一个拥抱。  

“这么热情?你小子身上揣着什么呢?鼓鼓囊囊的!”  

“好东西!”放开陈青川,陈文哲一脸笑意。  

不过,在看到大哥脸上的意思沧桑之后,陈文哲的笑意消失了。  

从小到大,他大哥就很宠他。  

他上大学时,家里正好困难,陈青川退役没有选择分配工作,只拿了二十多万块钱,所以到现在只能在外打工。  

在外打工自然是不容易的,没有多少文化,只能进厂打螺丝。  

累,还没多少工资,所以都二十八岁了,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陈青川微笑着看着自家兄弟,他的表情可够丰富的。  

“听说你赚钱了?还给了家里十万?”  

“那才到哪?我是害怕吓着老爸,要不然还能给他更多!”  

“嗯?看来是真赚到钱了?”  

“肯定的,跟同学们一快去古玩城玩,没想到发现了一枚战国刀币,价值超过百万!”  

陈青川沉默了下来,价值超过百万,就那么容易落到自己兄弟头上?  

“放心,合法的,要不然转账都是个麻烦,现在超过十万就会被银行追踪,要是不合法,早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陈文哲不傻,自然知道大哥担心的是什么。  

“这是什么?不会是从墓里带出来的吧?土腥味很重!”  

刚刚放下心来,就看到陈文哲从怀里掏出来了一只小香炉。  

这只小香炉在泥巴里包裹了几十年,自然是土腥味很重。  

“一只宣德炉,我还没仔细查看,从青石寨中找到的!”  

“青石寨?那边都被翻遍了,还有东西?”  

陈青川很惊讶,他小时候可没少在那边寻宝,当然,现在应该说是捉迷藏。  

对于自家大哥,陈文哲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山神庙中的那只泥胚香炉,外面的泥胚是伪装,这东西就包裹在里面!”  

“啊?”陈青川惊讶的看着陈文哲。  

那只香炉他当然知道,今年夏天他进山,还在上面上了一炷烟,没想到里面居然还藏着这么一只小香炉。  

山神庙之中的一只破旧的泥胎香炉,谁会想到,里面会隐藏着东西?  

“收起来吧!对了,爸妈呢?怎么没见他们?”陈青川轻声道。  

“做生意去了吧?”  

两兄弟进了堂屋,陈文哲说了最近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朝天锅,金砖!你还真是能折腾!”  

“你是说那座古墓吧?”陈文哲的声音稍微大了点,这可是他的得意之作。  

“小声点!”陈青川的脸色变得有点奇怪,好像是脸红了。  

“怎么了?”陈文哲诧异的看着大哥。  

“你嫂子在西边卧室里睡觉呢!”  

陈文哲无语的看着自家大哥,怪不得会脸红,原来是有女朋友了。  

说好的一起熬白头,你却偷偷找了女朋友。  

本来以为他连个女朋友都没有,还在可怜他,原来他才是那个可怜人。  

没想到啊,一转眼的功夫,嫂子都有了!  

“你嫂子怀孕了,做了一天车,累得不行。”陈青川红着脸解释道。  

陈文哲张着嘴巴,惊讶的看着大哥,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